乔达摩·悉达多与佛陀之间是什么关系?佛教的来源?
葡萄牙人与西班牙人的航海大发现,让西欧基督教徒有机会与印度人和中国人紧密接触。他们当然知道,基督教并不是世界上唯一的宗教。非洲北部有追随穆罕默德的穆斯林,他们崇拜木柱、岩石和枯树干。
但在印度和中国,征服者们发现,那里有上百万的民众从未听说过、也不想去了解耶稣,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有着几千年悠久历史的宗教信仰比西方的好得多。既然这本书描述的是整个人类的故事,而不仅限于欧洲人和西半球人的历史,那么我认为你们有必要了解两个人。在当今世界,他们的教导和榜样在不断影响着许多同行者的行为和思想。
在印度,佛陀被视为伟大的宗教导师,他的生平事迹非常有趣。公元前6世纪,佛陀诞生在雄伟的喜马拉雅山。在他出生前400年,雅利安民族(印欧语系的东部分支为自己取的名字)的首位伟大领袖——查拉图斯特拉(或琐罗亚斯德)就教导他的子民,要把生命当成一场与凶、善两神互相较量的持久战。
佛陀的父亲是萨吉亚斯部落的伟大领袖萨多达那,母亲马哈玛雅则是邻国的公主,她出嫁的时候非常年轻。但月亮不知在遥远的喜马拉雅山山脊上起起落落了多少次,她的丈夫还是没能得到一个继承人。终于,马哈玛雅在50岁那年怀上了孩子。她起程回到故乡,要在自己的子民身边生下她的孩子。
去往马哈玛雅幼年生活地——柯立阳的路途非常遥远。一天晚上,当马哈玛雅正在蓝毗尼一个花园的树荫下休息时,她的儿子出生了。马哈玛雅给他取名为悉达多,世人称为佛陀,也就是“开明者”的意思。随着时间的流逝,悉达多慢慢长成一个英俊的王子。在19岁那年,他娶了自己的表妹雅苏达拉为妻。婚后的10年里,他一直都生活在远离痛苦和折磨的皇宫高墙之内。他只需等着继承父亲的王位,成为萨吉亚斯的新国王。
但在悉达多30岁那年,发生了一件事。他驾车来到宫门外,看见一位年老体衰的老人,他虚弱的四肢几乎无法支撑身体的重负。悉达多指着那位老人,问车夫查纳他为何会这样。查纳回答说,这世上有很多穷人,多一个少一个都无关紧要。年轻的王子非常难过,但他什么都没说。他返回皇宫,继续和妻子以及他的父母一起生活,并试着开心起来。
但没过多久,他再次离开了皇宫。他的马车遇上了一个饱受疾病折磨的人。于是,悉达多问查纳,这个人为什么会受到这种折磨?车夫回答道,世上有很多病人,这些都是在所难免的,不必太在意。听到这些,年轻的王子非常伤心,但他又一次回到了家人身边。
几个星期过去了。一天傍晚,悉达多叫了马车,要去河边洗澡。突然,他的马看到路边沟渠旁躺着腐烂的尸体,惊恐万分。年轻的王子也吓坏了,他从没见过这种情景。但查纳告诉他,不用介意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这世上到处都是死人。这就是生命的法则,天地万物终有走到尽头的一天。我们都会走进坟墓,没人能逃离。
那天傍晚,悉达多回到家中,迎接他的是悦耳的音乐。在他外出期间,妻子为他诞下了一个儿子。人们非常开心,因为他们知道王位有了继承人。他们敲锣打鼓来庆祝继承人的诞生。悉达多却无法分享他们的喜悦。生命的幕布已经被揭开,他懂得了人类所面临的种种恐惧。死亡与折磨像噩梦一样缠绕着他,驱之不散。
在一个月光如水的夜晚,悉达多醒了过来,开始思考诸多问题。他再也无法快乐起来,除非他能为生存的谜团找到答案。他决定远离自己深爱的人,去寻找答案。他悄悄走进妻子雅苏达拉和儿子休息的房间和他们告别,随后叫醒忠实的车夫查纳,让他跟自己一起走。
就这样,两个男人一起走进了漆黑的夜幕中。一个是为了寻求灵魂的安宁,另一个则是为了效忠自己挚爱的主人。
悉达多在印度流浪了多年,期间当地发生了剧烈的社会变革。他们的祖先——印度土著人被好战的雅利安人征服,从那以后,雅利安人就成为成千上万温顺矮小的棕色人种的统治者和主人。为了坐稳统治者的宝座,他们将人口划分成不同的等级,并将一套严厉而刻板的“种姓”制度逐渐强加到当地人身上。印欧征服者的后裔属于最高“种姓”,即武士和贵族阶层;其次是祭司阶层;再往下是农民和商人阶层。而原先的土著居民则被划分为贱民——一个不受重视、命运悲惨的奴隶阶层。一旦被划为贱民,就永无翻身之日。
雅利安人甚至将人们的宗教信仰也进行了划分。在古印欧人几千年的流浪生涯中,他们经历过许多奇特的冒险。这些故事都被收录在一本叫作《吠陀经》的书里。这本书由梵文写成,梵文与欧洲大陆的希腊语、拉丁语、俄语、德语及其他几十种语言都有着紧密联系。但只有三个高等种姓的人才能阅读这本书,最低种姓的贱民则无权了解它的内容。如果哪个贵族或僧侣教授贱民学习圣书,他就会受到严厉的惩罚!
因此,大部分印度人都生活在悲惨之中。既然他们在现世获得的快乐少得可怜,就必须通过其他途径来摆脱痛苦。他们想通过对来世的幻想来获得些许慰藉。
婆罗吸摩是印度神话里万物的缔造者,被印度人民视为掌管生死的至高统治者。印度人民对他无比崇拜,视他为完美的化身。许多人都想像婆罗吸摩一样,将摒除对财富和权力的杂念视为生存的崇高目标。在他们看来,圣洁的思想比圣洁的举止更为重要。因此,许多人走入荒漠,靠树叶为食,饱受肉体上的饥饿,却把婆罗吸摩的光辉、智慧、善良和仁慈当作他们的精神食粮。
通过观察那些孤独的流浪者,悉达多发现他们都会到远离城市与乡村的地方去寻找真理,他也决定和他们一样。于是他剪短了头发,摘下身上的珠宝,还写了一封诀别信,让忠诚的查纳送回家。在没有任何随从的陪同下,这位年轻的王子向着荒漠进发了。
很快,他圣洁的言行就在山区中传播开来。5名青年前去拜访他,希望能够聆听他睿智的训导。他答应如果年轻人能够跟随他,他就会收他们为徒。他们同意了,悉达多便将他们带进了山区。在温迪亚山脉孤独的山峰间,他花了6年时间把所有他知道的东西都传授给徒弟们。然而,在这段研习经历的最后阶段,他发现自己还远远没有达到完美的境界。
他虽远离尘世,却仍然受到外界的干扰。于是,悉达多让学生离开他,他坐在一棵老树的树根上,整整禁食了49个昼夜。终于,他的付出得到了回报。在第50天的黄昏降临时,婆罗吸摩向他忠实的仆人显露了自己的真身。从那一刻起,世人便把悉达多称为佛陀,意即“开明者”,相信他会把人们从注定死亡的不幸中解救出来。
在恒河河谷里,佛陀度过了他生命中最后的45年。他始终教导人们要以谦恭温顺的态度对待他人。公元前488年,在度过完满的一生后,佛陀去世了。而那时,他受到百万人民的爱戴。他并没有在某个单一阶层中传播教义,甚至是最低等的贱民也能称自己是佛陀的信徒。
延伸阅读:
暂无内容!
评论列表 (0条):
加载更多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