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四公子:书香门第之后,诗词文章一流
金陵四公子的介绍
金陵四公子又称明复社四公子,陈贞慧、方以智、侯方域、冒辟疆处于明朝末期,在当时文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他们成立的复社是继东林党之后又一重要的带有政治色彩的文学社团,四人均是名门望族书香门第之后,诗词文章一流。
其中方以智文武双全,为大明朝作过很多贡献。
金陵四公子之一:陈贞慧
(1604~1656)明末清初散文家。字定生。宜兴(今属江苏省)人。明末诸生,又中乡试副榜第二人。父陈于廷,东林党人,官左都御史。贞慧也是复社成员,文章风采,著名于时,与冒襄、侯方域、方以智,合称“四公子”。
曾与吴应箕、顾杲共议声讨阮大铖,由吴起草《留都防乱檄》,揭贴于南京,为阮所恨。南明弘光朝,受阮迫害,曾一度入狱。入清不仕,隐居家乡,十余年不入城市。陈贞慧文章婉丽闲雅,兼擅骈散两体。
记载掌故及纪念明末“清流”和殉难人士的作品,多寄托故国之思。又《痛史》及《中国内乱外祸历史丛书》第一辑,收录《过江七事》一种,专记弘光朝的史事,也题为陈氏之作。
著有《雪岑集》、《皇明语林》、《山阳录》、《书事七则》、《秋园杂佩》等;后三种,收入《太仓先哲遗书》,合称《陈定生先生遗书三种》。
附《清史稿》列传二百八十八陈贞慧传如下:陈贞慧,字定生,宜兴人,明都御史陈于廷子。于廷,东林党魁。贞慧与吴应箕草留都防乱檄,摈阮大铖。党祸起,逮贞慧至镇抚司,事虽解,已濒十死。国亡,埋身土室,不入城市者十馀年。遗民故老时时向阳羡山中一问生死,流连痛饮,惊离吊往,闻者悲之。
顺治十三年,卒,年五十三。著有皇明语林、山阳录、雪岑集、交游录、秋园杂佩诸书。子维崧,见文苑传。
金陵四公子之二:方以智
(1611—1671年),字密之,号曼公,又号鹿起、龙眠愚者等,兼有别号多种,是明末清初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
方以智是安庆府桐城县凤仪里(今桐城市区北大街)人,出身世家。其祖父方大镇,曾任万历朝大理寺左少卿,治《易经》、《礼记》,著述宏富。父亲方孔炤,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崇祯朝官至湖广巡抚,通医学、地理、军事,有《全边略记》、《周易时论》等著作,《明史》有传。
方以智自幼秉承家学,接受儒家传统教育,曾随父宦游,至四川嘉定、福建福宁、河北、京师等地,见名山大川,历京华胜地,阅西洋之书,颇长见识。成年后,载书泛游江淮吴越间,遍访藏书大家,博览群书,交友结社。曾与陈贞慧、吴应箕、侯方域等主盟复社,裁量人物,讽议朝局,人称“四公子”,以文章誉望动天下。
金陵四公子之三:侯方域
(16 18一16 54),长于古文,尊唐宋八大家,有《壮悔堂集》。其散文往往能将班、马传记,韩、欧古文和传奇小说手法熔为一炉,形成一种清新奇峭的风格,而尤以传记散文见长。
《李姬传》歌颂了明末秦淮名妓李香君明大义、辨是非,不阿附权贵的高尚品德。写品行高洁、侠义美慧的李香君,栩栩如生,跃然纸上;同时也写反面人物阮大铖及其他人,均有声有色,形象生动。文字简练,叙事分明,情节曲折,具有短篇小说的特点。剧作家孔尚任后来借用《李姬传》的主题创作了戏曲《桃花扇》。
“文人之文”的三位作家侯、魏、汪被称为“清初三大家”。其中侯方域的散文较为突出。
清朝初年的著名戏剧家孔尚任创作的名剧《桃花扇》中的男主人公侯方域为商丘人。侯方域字朝宗,明末清初著名文学家。侯方域博学强记,因应试中抨击时政,名落孙山。在流落南京时,结识秦淮名妓李香君。两人一见钟情,遂成佳偶。后为躲避阉党余孽追杀,与李香君分手。
在有人逼香君再嫁之时,香君怀抱与侯方域定情时候赠的一把扇子欲寻自尽,鲜血溅到扇上。著名画家杨龙友为香君的真情所动,在扇上就其血点画出折枝桃花,成了流芳后世的“鸫花扇”。
侯方域在历经颠沛流离之后,返回家中,建“壮悔堂”,取其“壮年知悔”之意。从此在其间潜心于诗文创作,成就了《壮悔堂文集》和《四忆堂诗集》。李香君后来到侯方域身边,死后亦葬在商丘,商丘古城南有“香君墓”。
金陵四公子之四:冒襄
(公元1611-1693年),字辟疆,号巢民,一号朴庵,又号朴巢,私谥潜孝先生,明末清初的文学家。他出生在如皋城一个世代仕宦之家,幼年随祖父在任所读书,14岁就刊刻诗集《香俪园偶存》,文苑巨擘董其昌把他比作初唐的王勃,期望他“点缀盛明一代诗文之景运”。
撰《巢民诗集》8卷,《文集》6卷,《影梅庵忆语》1卷,另辑《同人集》12册。
其中《影梅庵忆语》洋洋四千言,回忆了他和董小宛缠绵悱恻的爱情生活,是我国忆语体文字的鼻祖。
附《清史稿》列传二百八十八冒襄传:冒襄,字辟疆,别号巢民,如皋人。父起宗,明副使。襄十岁能诗,董其昌为作序。崇祯壬午副榜贡生,当授推官,会乱作,遂不出。与桐城方以智、宜兴陈贞慧、商丘侯方域,并称“四公子”。
襄少年负盛气,才特高,尤能倾动人。尝置酒桃叶渡,会六君子诸孤,一时名士咸集。酒酣,辄发狂悲歌,訾詈怀宁阮大铖,大铖故奄党也。时金陵歌舞诸部,以怀宁为冠,歌词皆出大铖。大铖欲自结诸社人,令歌者来,襄与客且骂且称善,大铖闻之益恨。
甲申党狱兴,襄赖救仅免。家故有园池亭馆之胜,归益喜客,招致无虚日,家自此中落,怡然不悔也。襄既隐居不出,名益盛。督抚以监军荐,御史以人才荐,皆以亲老辞。康熙中,复以山林隐逸及博学鸿词荐,亦不就。
著述甚富,行世者,有先世前徽录,六十年师友诗文同人集,朴巢诗文集,水绘园诗文集。书法绝妙,喜作擘字,人皆藏弆珍之。康熙三十二年,卒,年八十有三。私谥潜孝先生。
延伸阅读:
暂无内容!
评论列表 (0条):
加载更多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