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康保兴隆遗址入选考古中国
国家文物局昨日(9月24日)在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工作会,通报了河北康保兴隆遗址等5项重要考古成果。
兴隆遗址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康保县照阳河镇兴隆村东南,地属长城以北冀蒙交界的坝上高原。遗址坐落于季节性河流赛圪垯沟西岸一低山南侧缓坡上,遗址于2016年坝上地区区域系统调查时发现。2018至2019年,中国国家博物馆与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张家口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组成联合考古队,对遗址进行发掘,发掘总面积约1100平方米。
2018年度田野工作初步弄清遗址面积、堆积类别与分布情况、绝对年代范畴等,发现一类以圆形(或近圆形)房址和圆坑墓为代表的遗存。2019年度对遗址展开了多学科分析与研究工作,从动植物遗存、碳十四测年、C、N稳定同位素、人骨古DNA、古环境地貌等角度,协同解决遗址的文化性质、生业经济、环境景观以及可能的文化发展与人群演变等问题。
兴隆遗址主体堆积为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初步判断,其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至少可以分为四期:第一至第三期的年代距今约8500至7000年,揭露的遗迹以房址居多,还有一座室内葬合葬墓,出土遗物中石器以大量磨盘、磨棒、打制石器和细石器为主,陶器以尖圜底釜、筒形罐和板状器为代表,麻点纹盛行,此外还有精致的骨角牙蚌器,以骨柄石刀和小装饰品为主;第四期遗存年代距今5800至5200年,遗迹主要以类“灶”石圈、细石片堆和圆坑墓为代表。此期遗物以圆坑墓随葬品为主,骨角牙质的小装饰品为代表,其中微型石珠和马鹿牙串饰较为特殊,后者常见于旧石器时代以来的欧亚草原地区。
遗址一至三期出土动物骨骼数量巨大,初步研究显示,有牛、鹿、羊、马、猪、狗、鸟、兔等,其中牛、鹿比例较大,还有少量鱼骨。动物种属与年龄的季节性表征,为论证该遗址为常年定居聚落提供了证据。遗址二至三期出土大量植物遗存,有栽培作物粟黍以及野生植物山杏、大籽蒿、藜等。其中,黍是我国目前有直接测年数据的最早的黍类遗存之一,为探讨黍的驯化与早期栽培提供重要材料。
中原文化有什么特质
延伸阅读:
暂无内容!
评论列表 (0条):
加载更多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