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对待太平天国降将到底有多残忍
据记载,清朝对待太平天国降将战俘手段极其残忍,处死这些将领,使用的都是酷刑,凌迟,就是老百姓说的活剐。由此可以看出,清朝统治者对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镇压是何等的恨之入骨。
当然,剿灭太平天国的主要军队是曾国藩率领的湘军,因此,曾国藩也有“曾屠夫”的恶名,这书上也有记载:“太平军‘愈剿愈多,愈击愈悍’,湘军死伤极重,锐气挫损。提倡报仇泄忿,兴国、大冶战斗,获俘虏一百三十四名,‘一概剜目凌迟’;九江城外俘虏十二人,立即“凌迟枭首示’;又生擒十三人,‘就地挖目凌迟’,还有著名的湘军安庆屠城,太平军二万余人,跳水图逃的又被水师截杀,‘实无一人得脱’。攻破南京屠城,‘分段搜杀,三日之间,毙贼共十余万人,秦淮河尸首如麻’,‘三日夜火光不息’金陵城破,十余万贼无一降者,至聚众自焚而不悔,实为古今罕见之剧寇。
看看,这些文字流传到了后世,人家一看,这曾屠夫的名字也就名符其实了。
当然,也有太平军杀人的记载,如怆州屠城,象这类记载多的原因,是因为宣传机器当时都掌握在清政府手里,‘粤寇惨虐,不可胜言,然择肥而噬,穷檐不暇搜求。或伪结民心,多偿市直。兵则攫取奸污,穷户且难幸免。还有《全州血史》记:“城既破,胜军纵火焚烧,下令屠城,无论官民兵勇,老幼男女,一概不留,亦可见其仇恨之深矣。大杀三天,始下令封刀。至第四日,即随街高声呼喊:“老百姓可以出来”。全城兵民被屠杀者,或被焚毙者无数。”
所以,关于杀人多的问题,敌我双方相互指责这是正常的情况,因为战争过程谁都标榜自己是正义,都想得到更多大众的支持,这也是一场战争胜利的根本保障。
太平军则在攻破金陵城后,“屠驻防婴孺无遗,复驱隐匿之妇女出聚宝各门,尽于桥上杀之,河水皆赤”;天京缺粮之时,“尽取年十五以上、五十以下之妇女,指配给众,不从则杀之,守志者多自尽,死者万计”;“秀成踞苏十有一日,出伪示安民,城厢内外凡收尸八万三千馀具,而从者犹盛称秀成爱人不嗜杀也”……在战乱所及范围内,民众没有其他选择,不从太平军者立刻被杀死,随从者不是在作战中被杀,就是在被俘后斩杀,受降而得活命者极少!!!《清史稿.洪秀全传》结语或能使后人有所感悟:“攻城略地,杀戮太过,又严种族之见,人心不属。此其所以败欤”?
也正是因为太平天国杀的人太多,敌人一旦抓住了将领后,那自然而然就要报复,报复的方式,就是使这些人死得很惨,叫不得好死,就叫冤冤相报何时了。
清军杀人的动机很简单,第一是报复性杀人,当时,湘军攻占太平军占领的区域,对一些曾经帮助过太平军的,在太平天国所谓的政权工做过工作的,都是采取格杀勿论,有点类似于清初多尔衮之流下达的剃头令一样,出现征服全国大屠杀,往往攻克一地,不分男女老幼,尽行屠戮。这批俘虏,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从刚出世的婴孩,到80岁蹒跚而行的老翁,从怀孕的妇人,到10至18岁的姑娘,无所不有。清军把这些妇女和姑娘,交给一批流氓强奸,再拖回来把他们处死。
另一方面,他们为了打胜仗,首先把城里老百姓的所有物质洗劫一空,一旦围的几个月,就会出现大量的百姓死亡现象。因为被敌人围困在一个城市里面,他们全城所有的百姓一切行动都要服务守城,所以,任何一方在城里都是先把老百姓的财产占据。这样,随着城围得越久死亡的人数就自然越多。
当然,也有些百姓是抓住后,成为义务的挑夫,壮丁进行力量补充,这是任何一方都需要做的事情,兵拆毁房屋,以作柴薪;捉去归民,为伊搬运;所有店铺,被兵勇辈占居买卖;更有夫役人等,借名砍伐竹木,而实攫取室中器物;城乡内外,房屋完全者百无一二。还有如城邑‘一经之所谓克复,借搜缉捕匪为名,无良秀皆膏之于锋刃,乘势淫掳焚掠,无所不至,卷东南数省之精髓,悉数入于湘军,或至逾三四十年,无能恢复其元气,若金陵其尤凋惨者也”事实上湘军攻破一城,不肯交财者就地屠灭,也就是洗劫一城,所谓’城破时,百物同归于尽’就是全城生命财物,顿时化为乌有。
所以,正是清朝末年这场针对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杀戮,让近代所有的仁人志士,都看穿了清政府的邪恶本质,他们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草菅人命,最终的下场也就可想而知了。
明神宗朱翊钧38年不上朝的原因
延伸阅读:
暂无内容!
评论列表 (0条):
加载更多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