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中最早的五方概念
五行之“行”是一个空间、这个“空间”是宇宙空间,远古洪荒时期人类所能见的“空间”只能是平面五方——东、南、西、北、中。
一般认为:华夏的“五方”概念最初萌芽于商代,因为在甲骨文中有“四方”之说,不难看出,商代崇尚的是中央,所以就有五方的观念,四方加一个中央,就是五方。也就是说,“五方”概念起源于大约四千年前。其实不然,华夏的“五方”概念远产生于大约一万年前的伏羲时期。
古籍《山海经》就华夏“五方”概念起源的最原始记载。
《山海经》成书于战国,记述终结于“洪水滔天……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而起始于大约一万年前野蛮向蒙昧过渡的新石器时代早期。
过去很长一段历史时期,由于认知的局限,将《山海经》界定为“一部记述古代志怪的古籍”,随着考古发掘的不断印证和古文化研究的不断深入,现在大多数学者认为《山海经》是一部早期有价值的地理著作。
《山海经》全书原共22篇,现存五藏山经5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5篇、大荒经4篇共18篇,其余篇章内容早佚。《山海经》有系统严密的逻辑体系,这个体系就是由近及远的“五方”概念。
《山海经》包括“海内”、“海外”、“大荒”三个部分。
“五服”是远古时期对地域(空间)划分的认知。蛮荒时期的古代人由于视野的局限,根据距离“京畿”(帝王都城所在)的远近,由内而外将地域划分为“五服”:甸服、侯服、绥服、要服、荒服。
“五服”的范围有多大?根据《尚书·禹贡》记载,大禹时期的五服大约纵横五千里,即京畿五百里范围为甸服、而外五百里为侯服、而外五百里为绥服、而外五百里为要服、而外五百里为荒服,五服单向二千五百里,纵横则五千里。
为了更加明确范围,“五服”之外还要融合“五方”的概念,《山海经》的山经、海经都是由这样的逻辑体系展开记述的。
《五藏山经》是非常明确的华夏最初的“五方”概念,记述顺序就是明确的《南山经》、《西山经》、《北山经》、《东山经》和《中山经》,记述凡例也是又南、又西、又北、又东等五方概念,《五藏山经》就是远古华夏的山川地理百科全书。
“海经”部分则由于遥远而相对晦涩难分。其实,《山海经》的海经已经超过了平面大地的“五服”范畴,其“海内”是指平面大地之“海”,“海外”和“大荒”已经延伸到平面大地之外的无限外太空——“三千大千世界海”。
“海经”最为代表性的“五方”概念是《大荒经》,分为《大荒东经》、《大荒南经》、《大荒西经》、《大荒北经》四个方位记述,这四方都是延伸到平面大地之外的无限外太空的、超出平面大地“五服”范畴的“大荒”。何以见得?
《大荒经》的每一方都设定了七山。东方七山:大言、合虚、明星、鞠陵于天、孽摇頵羝、猗天苏门、壑明俊疾;南方七山:衡石、不庭、不姜、去痓、融天、涂、天台;西方七山:丰沮玉门、龙山、日月、鏖鏊钜、常阳、大荒;北方七山:不咸、衡天、先槛大逢、北极天柜、成都载天、不句、融父。四方共“二十八山”是一个涵盖外太空的大“四方”空间概念。
加之《五藏山经》所在的华夏中土大地,则是包罗万象的宇宙“五方”了。这是“无极生太极”的伏羲八卦的空间观的滥觞。
“五方”为“五行”之原始,“五行”由“太极生两仪”而发生,构成华夏文明的源头。这样的宇宙密码并布是处于茹毛饮血时期的古人类“仰观俯察”所能发现,只有伏羲这样的宇宙智慧传播者才能植入人类文明,引导人类文明的发生、发展。
董卓之乱是怎么回事
华夏一词是怎么来的华夏是什么意思
延伸阅读:
暂无内容!
评论列表 (0条):
加载更多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