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节是什么时候年节的起源有哪些传统习俗节俗文化
中国人最重要的一个节日便是春节,春节这一天阖家团圆天南海北不论在哪儿都会赶在过年之前回家,中国人的年节是什么时候呢?历史上年节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年节有哪些传统习俗和节俗文化?
年节是什么意思?
年节,指春节及其前后的几天。在诸多传统节日里,中国人过得最认真、传统保存得相对完善的,要数一年之首的年节。年节是中国人的第一大节,海外华人,甚至欣赏中华文化的一些外国人,也都十分重视它。这里的“第一”之年画收藏趁年节谓,既因为它在一年的时间序列中排在最前面,更因为它规模最大、人们最看重。
中国年节文化中,有欢乐成分也有忧患元素,翻检年节的传统,有许多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元素,值得复兴和发扬。 然而现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感觉年味变少,很多传统礼节、传统活动变得越来越简单,甚至缺失。那么在今天的社会条件下,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些传统节日。孔府的节日,最热闹的要数“过年”——春节。在许多种活动中,磕辞岁头、拜家庙、拜祠堂、拜佛堂、拜观音菩萨、拜天地神、祭孔庙等不可少的礼仪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年节的起源
一般说,传统节日及其有风俗均有其来历。但是,节日风俗不同于历史过程,后者有据可查,而节日风俗的来源考查起来就难多了,即使对有些风俗的源头现在有比较统一的看法,但认真考究起来,均可找到诸多的疑点。如“端午节”,都认为是纪念屈原,但从全国各地和各民族的情况看,还有的说为纪念伍子胥,有的说是起源于越王勾践,有的说是纪念白洁夫人。
而闻一多在《神话与诗》中考证说,端午是中国原始时期的“龙子节”的延续,起初是纪念祖先“龙”的,这和常说的“源自屈原说”在时间上相距甚远,这说明有些民俗事象还要待我们后人去加以进一步考证。
年节的节俗文化:年节风俗既是一种颇具地方文化特征的传统习俗,又是一种地方的民俗事象。年节既具有延续性,即有它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流向,又具有变异性,既在延续的过程中,受一个地方人情风俗的约束和受历史演变潮流的冲击而产生变异:一些习俗变化、甚至消失了,又生成了一些新的习俗,这就在各地产生了一些较有独特风格的节俗文化。
传统节日风俗就是如此。传统节日有农事节日、祭祀节日、纪念节日、庆贺节日、社交游乐节日之分。但惠州现存的一些节日却不能简单地归属哪一类。如农事节中的“十月朝”,本是庆祝晚造丰收,让牛歇耕,但多有祭牛、祭神等活动,加进了许多的祭祀成分;又如纪念性节日“端午”,是纪念屈原的,“清明”据说是纪念介子推的,但这些节日又多有祭祀和游乐等内容。故现存的传统节日,“终合型”的居多。
年节法定节日:如中国国务院颁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2007)所称“年节”。
年节:在诸多传统节日里,中国人过得最认真、传统保存得相对完善的,要数一年之首的年节。人们大扫除、贴春联、放鞭炮,除夕之夜阖家团聚吃年夜饭,欣赏春节晚会兼守岁,给小辈发压岁钱,大年初一出门拜年等等,近年又有利用年节长假外出旅游的,可以看作传统节目“走三桥”、“走百病”的现代演化,欢欢喜喜、热热闹闹。
传统节日的起源,有人把它归为下述几大类:一是起源于原始的祭祀活动,如春节祭灶君、清明祭祖、端午祭龙、祭屈原、十月朝祭等等皆是,这类节日的源头一般都比较古远;二是起
年节中国有哪些传统习俗?
源于宗教活动,这方面较为典型的是中元节,既惠州民间的七月十四,它源于道教中元节的醮会和佛教的盂兰盆会日;三是起源于农事活动,清明、十月朝、冬至等即是;四是起源于社群的娱乐活动,如端午之龙舟竞渡,是西周就已有的社群娱乐活动;五是起源于重大的历史事件。可能还有其他方面的来源,但以上几个来源,已基本能把惠州民间十几个主要的传统节日渊源解说清楚。
从一些地方传统年节及其风俗来看,应该说有相当一部分是汉民族传统节俗的自然延续和翻版。惠州春节的扫尘、守岁、拜年,元宵观灯,清明祭墓,端午赛龙舟、吃棕子、挂菖蒲艾蒿,七月十四醮事、祭鬼,八月十五拜月亮、吃月饼等等,都是和汉族大部分地区相同的节俗。但是也应看到,汉族大部分地区相当多的传统节俭在惠州有了变异。
如正月半的摆山灯,二月二伯公会和二月十九观音会的做会形式,七月七夕储七夕水之俗,七月十四道佛混杂的“盂兰醮事”,九月重阳放纸鹞及制作习俗,“十月朝”风俗,“过冬”风俗等等不胜枚举,数量是相当多的。
应该说,这里面不仅仅有变异节俗,而且不少是本地独有,即土生土长的节日及节俗,如正月二十补天穿之挂门蒜之俗,正月半之人公仔展览,四月八买扇之俗及沐浴风俗,六月六祭拜太阳仪式等等。在民间,人们传说“年”是一头头上长角的怪兽,岁末会出来吃人。各地的云南少数民族的多彩年节。
这一传说还各有地域色彩:有山的地方说年兽“住在山上”,除夕夜下山来祸害人畜;靠海的地方说年兽“住在海底”,快过年了爬上岸来残害生灵。所以过年又被叫做“过年关”,人们除夕不敢睡觉,要“守岁”,守住自己的年岁就是延续自己的生命。给小孩子“压岁钱”,是因为孩子人小力薄,靠自己的力量不行,需要大人帮他们“压”住年岁。
贴门神、挂桃符、行傩祭、放鞭炮等,都是为了吓走年兽。第二天大家再见,不管认识不认识,都互相道贺,“恭喜恭喜”,言下之意是恭喜你还活在世上。民间俗信层面上“年”的说法和“应对”的做法,表现了人类一种忧患意识:人生在世,不会只有吉祥没有灾难。人们在年节这个时点,给自己和大家提了个醒。巴赫金说:“死亡和再生、交替和更新的关头总是节日世界感受的主导因素。”这一点,在年节习俗里体现得特别明显。
其次我们现在过年,是不是过于重视吃而忽视穿了?如今年节和平时吃的东西虽然没太大区别,但吃的气氛更欢快更热闹,而穿衣实在是没什么两样了。过去中国人过年是吃穿并重的。元代赵孟頫的《题耕织图》诗云:“田家重元日,置酒会邻里。小大易新衣,相成未明时。”民谣里也有这样的新年歌:“穿新衣,戴新帽,老太太要花,老头儿要炮。”
这样的传统在今天似乎衰微了。其实装点年节喜洋洋服饰是更加外在、更加一目了然的文化标识。我们缺乏节日盛装,缺乏穿盛装过节的意识,缺乏很有民族特色的让人们有普遍认同感的服饰。韩国人穿韩服过年,日本人穿和服过年,我们是不是也应该有自己的民族服装?
笔者提倡文化上的“拿回主义”,是不是可以从和(唐)服里取回一些传统元素,糅合进现代服饰之中?眼下,可以穿汉装、唐装或旗袍,最好是丝绸的、锦缎的,繁华、灿烂,体现我们中华丝绸王国的特色和韵味。
可以恢复的传统礼仪里,作揖最帅气、最卫生。可以恢复中国传统的作揖礼。传统节日作为平台,在它自身得到保护传承的同时,应当发掘和恢复一些健康的传统仪式。同时,只有相关的礼仪文化得到发扬了,传统节日的内涵才能显得丰厚。作揖礼是最帅气、最卫生的。
中国的作揖礼远在先秦时期就有了。它分三类:其一叫“天揖”,来源于敬天的祭祀,然后才用于人事,先对天子用“天揖”,再推而广之,对家长、对老师,对所有值得尊重的人。天揖的手势是:稍稍地往上举,曰“推手小举”。
其二叫“土揖”,与天揖正好相反:“推手小下”,亦源于自然崇拜,由大地崇拜过渡到对人表示敬意,如老师对学生就可以行“土揖”。其三,揖,“平推手白帮苗年节”,用于平辈之间。时揖,对时间作揖,对时间表示敬重。天揖和土揖是空间之揖,时揖是时间之揖。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就在于“天人合一”的世界观。
小小的一个作揖礼,亦包含了这一世界观。汉字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符号、一项密码。“揖”字,提手旁,一个口,一个耳,表明作揖要用手、用口,还要用耳。除了抱叠双手做动作,还要加上恭敬的用语,同时谦逊地倾听,不能漫不经心,人家在说话不带耳朵。三合一,三者都到了,这才是“揖”,这礼节才算到位。
巴赫金说:“狂欢节没有演员和观众的分工。它甚至没有萌芽状态的舞台,舞台会破坏狂欢节。人们不是消极地观看狂欢节,他们就在其中生活,大家在一起生活,因为从观念上说,它是全民的。”我以为,现在人们对春晚的不满主要不是节目内容,而是不知道怎么参与进去。
不妨学学日本,把20多年积累的好节目,特别是群众中耳熟能详、流传甚广的好歌拿出来重唱,把群众中有影响的艺人请出来亮相,照顾各年龄层次和社会各界的人,让大家都有张得开嘴、舞得开手脚的机会——这年过得肯定更尽兴。
20多年来,央视的春节晚会,已经成为全中国年节的一大重心和主角。它曾给中国人带来莫大的兴奋和快乐。但近年来,与其说是人们的胃口越来越大、口味越来越刁,不如说“春晚”这种形式本身存在缺陷——民众成了“看客”,“看节”取代了过节。
日本人过年也有类似我们“春晚”的电视文艺晚会,叫“红白歌会”,一支红队一支白队,斗歌,斗整整一夜,唱的都是老歌。民众则一边看电视,一边自己也“斗”,单位同事、学校师生,甚至家里人,统统分作两派,有的喜欢红队,有的支持白队,有的喜欢到广场、公园看大屏幕,边看边唱甚至手舞足蹈,嘻嘻哈哈,吵吵闹闹,欢声雷动。
这样就有参与感、狂欢气氛,就不会是局外人了。中国古代除夕夜的“乡人傩”,全民参与性就非常强,“一国皆如狂”(孔子语)。中国民间一些地方至今如此。如山西某地乡村,过年表演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全体村民都跟着高头大马上的“关公”,转悠五六个村子。安徽贵池傩有“喊断”,“年首”在上面喊,村民在下面应,真所谓一呼百应。
孙中山故居和纪念馆在哪里
延伸阅读:
暂无内容!
评论列表 (0条):
加载更多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