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历史简介汉字的传说汉字的起源是什么?
汉字历史简介:汉字的传说有哪些?汉字的起源是什么?小编这就为你介绍:
汉字历史简介
8000年前的龟甲上出现的“目”字形符号、6000年前仰韶文化陶碗上的刻划、5000年前大汶口文化陶罐上的原始图形……它们是文字吗?它们与汉字的起源究竟有着怎样的关联?透过神话传说和埋藏于黄土之下的线索,能否解开汉字起源的远古秘密,在文明记忆的最深处,是谁留下最初的刻划?
5400年前,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将楔形文字压写在一块块泥板之上;5000年前,古埃及人在巨大的石碑和神庙中凿刻下神文,古希腊人称之为圣书字;3300年前,古代中国人在龟甲上留下占卜记事的文字……这几种文字是人类最早的古文字。
盛行数千年后,大多数古文字都湮没于历史,甚至曾被人们遗忘了十几个世纪。而东方的汉字却伴随中国历史的风云激荡,一脉相承,勾勒出清晰的发展脉络。这些神秘优美的方块字究竟起源于哪里?中国的甲骨文已经是成熟的文字系统,它的形成会经过多少世纪的漫长发展呢?清华大学教授李学勤介绍说:甲骨文的单字,不同的字总在4000到5000之间,这个数量是非常大的,所以它是一个成熟的系统,这个成熟系统的形成至少也得有1000年以上的历史。
当语言的传播被空间和时间羁绊,人们怎样存留记忆?《说文解字·叙》中这样写道:“及神农氏,结绳而治,而统其事”。神农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人物,有可能是上古部落的著名首领,曾经显赫一方。先民们用结绳与契刻传言记事,但如果记事者遗忘或死去,剩下的只有一些莫名其妙的痕迹。
汉字的传说
中国的上古神话中,苍颉创造了文字。古书《淮南子》记述了那颇为惊天动地的时刻:“苍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在汉代的古墓中,人们发现了苍颉最早的画像。他端坐于地,脸上赫然是四只眼睛。
苍颉,只是一个传说吗?他是否真的存在?据说,苍颉是黄帝的史官,智慧超人,通于神明。战国时候的一些文献有关于苍颉造字这样的记载。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荀子在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好书者众矣,而苍颉独传者,一也。”在古籍和神话中人们触摸到一些久远的历史,但如果黄帝的史官苍颉只是一位文字的整理者,那么当时的文字有可能已经具备一定规模。中国的文字究竟是什么时候开始形成,它最早的形态又会是什么样子?甲骨文之前有一段漫长的岁月被后人遗忘,有人称它为文字的史前阶段或初文阶段。
宁夏中卫大麦地。一望无边的荒漠丘陵。
1989年4月10日的傍晚,已经开车寻找了一天的李祥石终于碰到个牧羊人。一年前,地质局的同志在这里发现了岩画。大麦地岩画的发现曾引起国内外轰动,而更为激烈的讨论发生在文字起源的领域。这是发现于大麦地岩画的几个符号,它们的结构与汉字非常相似。李祥石带领助手经过数次的拓摹,在8000余幅岩画中发现了1500个符号。
这些岩画符号究竟是不是文字?在贺兰口将近6000幅的单体图案中,有40%属于符号类。这么多的符号究竟在表述什么意思?其中一些似乎明显地与汉字有着某种联系,因为世界文字的起源多数与图画密切相关。
“我的图画使我成为神明,请听我的鼓声我的歌声。我坐在她的身边隐去身形。我们手臂相连,如同一人。即使她在一个孤岛,即使她在另一半世界,我的歌声也能传到她的心中,我可爱的新春的紫罗兰。”这是一首用文字画表示的恋歌。用来通信和备忘的图像,学者称之为“文字画”或“图画文字”,世界上很多学者认为将图画用于传递信息是文字的源头。
远在两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古人类就有了绘画的能力。岩画分布于世界各地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也在青海、云南、宁夏等十几个地区发现了岩画。虽然无法证明这些岩画与文字起源之间的关系,但它们向我们展现了一幅消失已久的画面。那段漫长而遥远的史前时代永远消失在时间里,石壁上深深的痕迹,经历近万年的时光磨砺,证明了曾经的存在。
6000年前的刻划符号;5000年前的原始图形……黄土之下埋藏着先民的线索,能否解开汉字起源的远古秘密。
汉字的起源是什么?
从上世纪开始,中国考古学家们不断在黄土之下发现史前先民的遗迹,遗迹中出现的种种符号,让人们不断地惊喜和猜测,寻找着汉字起源的线索。著名学者郭沫若、于省吾等人,曾认为文字的产生可以一直追溯到距今6000年前的半坡仰韶文化。郭沫若认为半坡陶钵口沿上刻的二三十种刻划符号“应该就是汉字的原始阶段”。于省吾也认为“这是文字起源阶段所产生的一些简单文字”。
类似陶符还在甘肃、青海等地相继发现,符号更加复杂。这些符号是否真的与汉字起源有关系?这些符号大部分为简单的几何形符号,专家们认为,它们没有记录或传达语言的作用,可能是为了个人或本族制陶业的需要,在陶器上画出的简单符号,与汉字的发展并没有传承关系。
世界考古学界将文字作为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准之一,探索汉字起源的过程,也是探寻祖先精神世界、寻找本源的时光旅程。去年,浙江余杭良渚镇也出土了类似的符号。良渚文化,是中国长江下游太湖流域一支重要的古文明。它创造了高度发达的文化,精美的玉器制作让人叹为观止。
在这些作为祭祀的玉器上,人们发现了一些刻划的图形,它们与山东莒县等地出土的陶符比较相似。相似的符号在不同区域出现,是否意味着这些图形是当时通行的一种文字符号呢?与仰韶文化中的几何形符号不同,它们与古文字更加接近,刻划的位置与后来青铜器上的族徽文字很相似,而且具有繁简二体。
山东的大汶口文化与浙江的良渚文化,在4500年以前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并存,当时两地的生产力发达,记录语言的要求可能已经出现。4500年前使用它们的人早已消失,只留下这些原始的文字符号出现在陶罐和玉器上,它们在传达着什么样的信息呢?
这些符号似乎在图形与最古老的文字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大多数学者认为存在原始文字的可能性,但由于没有成句的实例,还是无法十分肯定它们的性质并做出解释。
在孤立出现的符号中,河南舞阳贾湖遗址的出土非常奇特,年代也更为久远。
贾湖村有一片上百亩的湖泊。1983年,一支考古队和当时郑州大学历史系的师生在湖边发掘一处距今8000年的史前遗址。一天下午五六点钟,队员们突然在探坑里发现了一件超乎想像的东西:在一片龟甲上,有与甲骨文极其相似的刻划符号。如果这就是汉字,中国的汉字史将界定在8000年以前。
它刻划的方式、刻划的位置与它象形的这种方法都跟后来的甲骨文比较接近。可是它时间隔得太远,这已经到了公元前6000多年了,和后来的甲骨文反而没有一个联系。
散发光泽的珠串或许曾属于一位美丽的姑娘、古老的占卜用具与殷商的龟甲占卜似乎有着某种联系,光滑的石箭、祭祀工具上模糊的符号……这些都让人去想像8000年前生活在这个湖泊旁的部落,他们拥有怎样的文化?又为什么在6000年前没有了他们的遗迹?专家推断,贾湖文化可能在6000年前的一场水患中消失或者迁移。
当一切化为尘土,吟游的诗人老去,是什么能将英雄的故事继续传唱,将部落的往事留存下来?生产力的发展,使考古学家们认为应该有文字的出现,但在已知的出土文物中,大多是单一的符号。人们期望能有进一步的发现。
4000年前,山东半岛的某个部落。有人拿起一块已经碎掉的瓦片,在上面刻下了十一个符号。这个人是谁,为什么刻下这些符号,刻写的内容又是什么?答案已经无人知晓,4000年后,一支考古队在数米深的地层中发现了它。
1991年1月,工作人员在清洗后的陶片上誊写编号,突然,他发现了一些很奇怪的图案。在薄薄的陶片上,人们看到了那十一个连续书写的神秘符号。它们是文字吗?因为发现于山东邹平丁公村,它被称为丁公陶文。两年的谨慎调查和研究后,陶文的公布轰动了整个文字学界。
4000多年前,是谁刻写了这块陶片,刻写的内容又是什么?历史研究所的张政烺老先生看了以后特别兴奋,他当时看第二排上面有一个字,说这不是个“猴”嘛?日本一个学者考证后认为是一封信。当时田昌五先生建议把它叫成“陶书”,不是陶文,“陶书”,它是讲了一件事或者讲了一件东西。很多学者对丁公陶文进行解释,但没有统一的认识。而且,陶片上符号的书写方式似乎与已知的甲骨文有着形态上的不同。
这个刻划的时候,是用尖锐的石器来刻划的,是连续的,这种做法就和后来我们看到的一般的字有所不同。所以有人认为,这种文字是一种没有被继承下来的文字。
丁公陶文出土于龙山文化晚期的遗址。龙山文化,是古代东夷部族创造的一个重要文化阶段,它以黑陶为主要特征,代表了当时制陶业的顶峰。中国上古时代存在着夏族、夷族等多个部族,他们在相互的交往与征战中逐渐融合。那么中国文字在起源发展的过程中,是否也经历了这样一个多元融合的过程呢?
汉字仅仅是一种文字,在古代的时候,特别是远古时期,作为今天我们中国境内是不是还出现过其他的文字?在不断的交流过程当中,趋同性不断加强,最后形成了中华古代文化、中华古代文明的这样一个过程。很可能文字也是这样一个过程。
《尚书·多士》记载: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殷革夏命。意思是说,商人在灭夏时已经有了记事典册,记载了“殷革夏命”的历史。甲骨文中屡见“册”“典”二字,字形像串好的许多竹简和双手捧着简册。因此是否可以推测,在殷革夏命的夏桀、商汤时代,已经有了文字。也就是说商代、夏代也有文字,只是我们没有发掘到而已。
有典有册,意味着当时至少要有初步的文字体系,只有零散、个别的字符是无法进入应用时期的。这个破损的扁陶壶出土于山西临汾陶寺,人们在陶壶上发现了两个用朱砂书写的文字。
陶寺文化大约在公元前2200年以上一直到公元前2600年左右,这个时间,从文献记载来说,已经基本上超过了夏代了。那个文字,没有学者看了之后否认它是个字。这两个字和甲骨文是完全同一个体系的文字,可以说是今天汉字的祖先。所以从汉字这个角度讲,我们现在最早能够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
汉字体系的形成,还应有一个记事图画和刻画符号与语音结合、并由零散的字符逐渐积累的过程,这个过程绝不会短暂,因此有学者认为,汉字起源的上限无疑应该从夏代初期再往上推移。到夏代,中国的文化开始统一,如果文化不统一,就不可能有统一的文字,而且这段时间发展是相当慢的。
由于考古证据的缺乏,人们仍然无法解开中国汉字起源的远古秘密,但在这些已知的线索中,隐隐透露着来自过去的信息:生长于亚洲东部的先民,用他们的观察和想像创制了文字,这些线条像是优美的图画、像是炽烈的舞蹈,记录了中国人的故事,记录了这块大地的文明……文字的产生,标志着人类由蒙昧走向文明,由传说时代进入信史时代,文明的发展将以加速度的姿态,在时间之轴上留下坐标。
延伸阅读:
暂无内容!
评论列表 (0条):
加载更多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