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蔚如:涪陵“站着死的英雄”
烈士李蔚如简介
李蔚如(1883—1927),字郁生,号鸿钧,涪州(今重庆市涪陵区大顺乡)人。青年时期,受邹容的《革命军》和宣传民主革命的书刊的影响,立志寻求救国救民之道。
1904年春到日本,先后考入成城学校、东斌学校学习。在中国近代史上,李蔚如可谓是个传奇人物,早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参加辛亥革命,带领学生军打开通远门,迎接革命军进入重庆城。
在家研制炸弹,不幸炸瞎右眼炸残右手成“独臂将军”,却照样领导和参加了四川讨袁、护国、护法之役,并屡建战功。
1924年,因厌倦军阀混战而解甲归乡;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涪陵四镇乡组建八千农民自卫军,与刘伯承等领导的顺泸起义相呼应;1927年7月,被军阀郭汝栋诱捕,英勇就义。
李蔚如生平经历
一、辛亥革命
李蔚如(1883—1927),1906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908年8月,李蔚如奉孙中山之命,回四川视察中国同盟会工作,他与同学高亚衡等宣传革命,发展组织,建立同盟会所点,准备武装起义。后因事机不密,遭重庆知府耿保揆通缉,被迫流亡出川,到上海、广州等地宣传革命。
1911年广州黄花岗起义失败后,返回四川,在重庆任体育教习,秘密组织学生军、炸弹队。同年11月22日,中国同盟会在重庆发动起义,夏之时率军入城受阻,李蔚如率学生军配合起义军迎接夏军入城,并捕捉清朝官吏钮传善、段荣嘉,威逼其剪发、交印。
蜀军政府成立后,李蔚如被派回涪陵,任涪陵军政府司令。1912年任熊克武师参谋兼重庆镇守使参谋。
二、讨袁护国
1913年夏,李蔚如积极参加熊克武、杨庶堪等人领导的讨袁斗争。四川讨袁军失败后,李蔚如、熊克武、李庶堪等遭袁世凯通缉,先后走出四川,李蔚如再次赴日本学军事。
1914年加入中华革命党。1915年,护国讨袁战争开始,李蔚如同熊克武回到昆明,参加蔡锷领导的护国军起义,随同云南护国军一支队入川。他们一边作战,一边招集流散的川军旧部,扩大队伍。
1916年2月,四川招讨军成立,熊克武任司令,李蔚如任参谋长兼成都讲武堂堂长,主持练军,整顿军队和参与改革币制。
从1917年起,四川开始军阀混战。连年的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极大的灾难,使他非常痛心,总决心引退田园,不顾熊克武再三挽留,毅然回到故乡涪陵大顺场。
李蔚如坚定的革命信念
1926年夏,李蔚如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开展四镇乡农民运动。1927年1月,四镇乡的农民的武装改编农民自卫军。
农民武装力量迅速壮大,7月2日,涪陵驻军二十军师长郭汝栋(李蔚如的学生)派人送信与李蔚如,诡称:“刘湘进犯四镇乡,实欲一并消灭淞云(郭汝栋号)部队,淞云惟有追随老师坚持抵抗。”农民接信后,认为郭、刘(湘)近月接触频繁,有相互勾结的迹象,提防有诈,要求李蔚如不要亲自前往。
李蔚如认为,刘军压境,敌众我寡,形势危急,即使共同御敌不成,也可争取郭汝栋保持中立,消除我军腹背受敌这险。7月3日,他不顾个人安危,率领快枪排40多人向同东镇出发,当行至同乐镇石垭村时,警卫人员被郭军所阻,李蔚如遭诱捕,关押在同乐镇一庙里。
敌当即设庭审讯,问:“为何参加共产党?”李蔚如自豪地回答:“四川有几个配当共产党,我得为共产党虽死犹生。”
7月5日,许尧卿将李蔚如押往重庆,王陵基等自知李在川军中威信极高,恐进城有变,则阻止将李蔚如押入市区,在刘湘的授意下,7月8日将李蔚如杀害于重庆黄桷垭。
看了以上的介绍是否对李蔚如更加了解了呢,更多中国历史人物请关注中国历史栏目。
黄金台典故:燕昭王招贤纳士的故事
火牛阵:田单复国的故事
延伸阅读:
暂无内容!
评论列表 (0条):
加载更多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