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迟敬德生平简介尉迟敬德的故事尉迟敬德的结局如何?
尉迟敬德生平简介:尉迟敬德的故事有哪些?尉迟敬德的结局如何?本文将为你讲述唐朝名将尉迟敬德的一生:
尉迟敬德生平简介
尉迟敬德(585年-658年12月26日),名融(后世误载名“恭”),字敬德,以字行,朔州善阳(今山西省神池县)人。唐朝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尉迟敬德纯朴忠厚,勇武善战,一生戎马倥偬,征战南北,驰骋疆场,屡立战功。玄武门之变时助李世民夺取帝位。官至右武侯大将军,封鄂国公。晚年谢宾客不与通,于显庆三年(658年)去世,册赠司徒、并州都督,谥号“忠武”,陪葬昭陵。
传说敬德面如黑炭,擅使铁鞭,骑乌骓马,据《西游记》一书,尉迟恭与秦琼因保护唐太宗李世民免于龙王鬼魂之犯,成为两位道教传统门神,尉迟恭年少时曾为铁匠,后世铁匠常奉之为职业守护神。
尉迟敬德的故事
一、诚心归唐 多建奇功
隋大业十三年(617),马邑人刘武周聚众造反,自称皇帝,声势浩大。尉迟敬德看到隋朝政治腐败,失尽民心,于是投奔刘武周,被任为偏将。随之,尉迟敬德与刘武周属下的西南道大行台宋金刚合兵南下,攻陷晋、浍二州(今山西临汾、翼城)。敬德又深入夏县(今山西河东),打败唐军永安王李孝基,生擒唐将独狐怀恩、唐俭等人。
武德三年(620),李世民带兵征讨刘武周。刘武周命令尉迟敬德与宋金刚在介休(今山西介休)抗拒李世民,结果,一日八战,李世民大胜,俘斩宋金刚兵数万人,宋金刚轻骑逃奔突厥。尉迟敬德收拢残兵,坚守介休城。李世民围而不攻,派任城王李道宗和宇文士及入城劝降,于是敬德与骁将寻相举城归唐。李世民十分高兴,赐以歌舞盛宴,任尉迟敬德为右一府统军,此后便随李世民开赴洛阳前线,征讨王世充。
不久,原刘武周部下的降将寻相等多人叛变逃走,唐军将领由此都怀疑尉迟敬德早晚必叛,就把他囚禁了起来。行台左仆射屈突通、尚书殷开山齐向秦王李世民进言说:“尉迟敬德归降日浅,其情感志向尚未完全转变过来。这个人勇猛异常,现在关押在军中。他也知道被猜疑有贰心,必然心生怨气,这样下去恐怕会出乱子。为了免除后患,不如现在就把他杀掉。”秦王说:“依我所见,未必尽然。敬德假如想走的话,还会落在寻相之后吗?”当即命令释放尉迟敬德,并将他请入卧室之中,赐予一包金银,对他说:“大丈夫以意气相投而共事,请不要对以前几天的怀疑介意。我本人始终不听信谗言而害忠良之士,想你能够理解这一点。如果你一定要走的话,我送这些金银作为路费,以表示咱们一时共事的情意。”尉迟敬德听了这些话深受感动,几天来囚禁生活的怨忿顿时冰消雪化,同时又为秦王的宽宏大量所折服。他意识到这是有生以来遇到的真正英明之主,于是起身拜谢,说:“敬德虽为一介武夫,但也知道良禽择木而栖,士为知己者死之理。”
当天,秦王特邀尉迟敬德一同外出到榆窠一带(靠近敌方的前沿地区)打猎,意在通过他的一言一行进一步观察其去留心意。没想到敌方早已发现了他们,以为是偷袭之兵。王世充带领步骑兵数万人来战,骁将单雄信挺枪跃马直取秦王。尉迟敬德一看情势危急,来不及细想,拍马迎战单雄信,将其横刺落马,而后奋力保护秦王突出重重包围,又率骑兵返回来与王世充交战,结果王世充兵众溃败。尉迟敬德生擒敌将陈智略,俘虏其排矟兵六千人,大胜而归。秦王对尉迟敬德说:“这一仗足以证明你不叛的心迹。这真是天意安排,让你来救我,只是回报怎么这样快呢!”当即又赐给尉迟敬德一盒金银。自此,两人感情更见深厚。
尉迟敬德有一项独特的武艺是善于解矟(长矛,即槊),并且夺取敌矟予以反刺,常常单骑冲入敌阵,敌方矟兵群起攒刺,始终伤不了他,故而那天遭遇王世充的突然包围时,他出入重围往返无所阻。秦王的弟弟齐王李元吉也善于马上使矟并解矟,听说尉迟敬德有此本事,不相信他比自己的武功高强,要同他比试一番。秦王说:“军中比武是可以的,但须取掉矟刃,以防万一。”尉迟敬德说:“只取掉我的矟刃就可以了。即使有刃,我也不会受伤的,他就不必取了。”比试了一场之后,元吉始终没有刺中尉迟敬德。秦王问:“夺矟与避矟,哪一项更难?”回答说夺矟难,于是让尉迟敬德夺元吉手中之矟。元吉紧握矟柄,跃马向前,想刺中敬德,敬德腾挪闪扑,不一会儿就夺回三次。李元吉本来也是一员猛将,今日输在尉迟敬德名下,虽然叹服其技艺,但心中很不高兴。
二、辅佐秦王 扬威玄武
唐高祖李渊建立唐朝当了皇帝之后,同前代所有的帝王一样,须确定太子以继承皇位。按照常规应立长子李建成,但次子李世民在建国前后的征伐平乱中功劳最大,他也曾对次子有过承诺。就在他举棋不定之时,长次之间争夺接班人位置的斗争已经酝酿多时了。
隐太子李建成与其四弟齐王李元吉结为一党,企图谋害秦王李世民。为此,李建成秘密拉拢人,以扩展自己的羽翼,削弱对方的实力。于是,他们派人悄悄给尉迟敬德送去一车金银器具,并附信一封,表示愿与交为朋友,相互关照。尉迟敬德本来早在秦王府供职,对于太子之争十分清楚。
见到来信和礼物之后当即表示:“我本贱民出身,流落叛军之中,按理说罪不容诛,但承蒙秦王的惠顾,才使我获得新生,如今又让我担当将领,我唯愿以身报恩。而对殿下(建成)实无寸功,所以不敢接受重礼。如果我私下应许了殿下,便是有了二心,见利忘义,为人不忠,这样的人对殿下又有什么用呢?”这样回绝了建成,建成大怒。事后尉迟敬德将此事报告了秦王,秦王说:“你的心迹如山岳一样清晰沉稳,即使是满斗黄金也买不动你的坚贞情操。不过,既然送来了,就可以留下,这样可以继续得知他们的阴谋,再想对策。”
这件事使秦王进一步看到了尉迟敬德感恩相报的义气,同时也引起了另外一方李元吉的嫉恨。李元吉命令壮士伺机刺杀尉迟敬德,尉迟敬德得知后故意敞开所有的门庭,在家中安卧不动,行刺者多次进入其庭院,但始终不敢迈进家门。行刺不成,李元吉又在高祖面前反复讲述尉迟敬德的坏话,捏造罪名,说得高祖信以为真,下诏逮捕了尉迟敬德,准备问成死罪。秦王挺身而出,以事实一一驳斥虚假的罪名,终于使尉迟敬德无罪释放。
武德九年(626)夏,突厥侵扰边镇,李建成向高祖推荐李元吉领兵出征,预谋请秦王到昆明池来一同为四弟饯行,在宴会上杀死秦王。尉迟敬德得知了这一阴谋,立即与长孙无忌去禀告秦王,劝他先发制人,不然危在旦夕。秦王却长叹一声说:“我虽祸在须臾,但是同胞骨肉,始终不忍心加害其身。我想等他们先挑起事端,然后以正义之理予以反击,你们觉得如何?”尉迟敬德说:“怕死乃人之常情,现在众人都以死来拥护你,这是天意。如果天赐良机而不利用,反而会受到惩罚。虽然要顾念亲情,但也不能忘掉了维护社稷的大计。你现在眼看大祸临头而不恐慌,如果打算逃跑以求独自安然,这就失去了为人临难不避的气节,也缺乏古圣先贤大义灭亲的品格。以我之见,请先动手杀掉建成和元吉。如果你不听我的话,就请允许我先逃跑,我不愿束手待毙。我要逃走的话,无忌也要与我一齐走!”
秦王听出尉迟敬德的话中具有明显的威胁和要挟,但仍犹豫不决。长孙无忌说:“今天你要再不听敬德的进劝之言,就该知道敬德等人今后也就不再是你的人了。看来事情要败坏,我们还能做什么呢?”秦王缓和语气说:“我刚才所说的话,也不是没有道理嘛。你们再想想还有什么好办法。”尉迟敬德急切地说:“秦王你今日处事犹疑,不像智者所为;临难不决,不像个大丈夫。纵然你不听我的话,请你自己决策,国家怎么办?你自身怎么办?今天我已将八百多勇士全部引入宫中,他们披甲执刃,专等号令。如今是箭在弦上,你还推辞什么!”尉迟敬德感到自己该说的都说了,只是秦王还在犹豫,于是转身出去,找来侯君集,连夜劝进。终于,秦王决定行动,但要召来近臣房玄龄、杜如晦仔细筹划。
当时房、杜二人被高祖调出秦王府,且不准他们再进。秦王派长孙无忌秘密去召唤时,房玄龄回答说:“皇上有令不准再进,今天如果私自进去,必然遭致诛杀,所以不敢从命。”长孙无忌回复秦王后,秦王大怒,对尉迟敬德说:“这两个人是不是要背弃我?”说着摘下随身的佩刀,交给敬德,并说:“你再去一趟,如果看出他们仍然不来的心思,便把他们斩首,提头来见。”尉迟敬德临出门时,对长孙无忌说:“既然秦王已决计即日杀贼,你就在他身边筹划吧,咱们四个人不宜同时在街上跑来跑去。”但是长孙无忌还是与尉迟敬德一同去了房、杜两家。房、杜都换了一身道士的服装,跟随长孙无忌进了秦王府,尉迟敬德故意绕道,也随后回来。经过一番紧张的策划,决定立即动手,其时已是六月四日的凌晨。
早上,秦王带尉迟敬德等九人到玄武门。其时高祖派人去召集文武大臣。李建成与李元吉走到临湖殿时,发觉情况异常,拨转马头想退回自己的宫府。李世民当即呼唤他们回来,元吉在马上张弓搭箭欲射世民,但是仓促之间因过分紧张,三次都没有拉开弓。而李世民则只发了一箭,即将李建成射死落马,李元吉拍马便跑,李世民随从一齐放箭,元吉落马。这时,李世民的坐骑在树林里被枝杈挂住了绳索,急切间拉不出来,元吉跑过去抢夺世民的弓箭,两人扭打起来。尉迟敬德骑着马跑过来大声呵斥,李元吉急忙往武德殿跑去。尉迟敬德紧追不舍,将李元吉杀死。李建成府中将领薛万彻、谢叔方、冯立等率精兵二千赶至玄武门,杀死了屯营将军,想把守玄武门以援救李建成。这时,尉迟敬德手提李建成、李元吉的首级登在高处让府兵看,府兵将士见主帅已死,大势已去,惊骇之余纷纷逃离。
李世民看到玄武门前的局面基本稳定,但恐宫中有变,便命尉迟敬德入宫保护高祖。尉迟敬德披甲持矛迅速入宫,转了几个大殿不见高祖踪影,问过宫人,才知道高祖正在海池的船上游玩。尉迟敬德走到岸边,只见高祖与萧瑀、裴寂在小龙船上安然说笑,心中稍安。高祖见到全副武装的尉迟敬德,大吃一惊,心知必有动乱,于是问:“今天是谁作乱?你来这里做什么?”尉迟敬德回答:“太子(建成)与齐王作乱,秦王已经率兵把他们镇压,恐怕皇上受惊,派我来保护您。”高祖这才放下心来。其时,宫城的南衙、北门一带以及太子宫、秦王府附近仍在交战。尉迟敬德请高祖手书命令,令各路军队一律听从秦王的指挥。此令一出,各处的局部战斗很快平息。
在这次有名的玄武门之变中,尉迟敬德从策划到行动始终都坚定、勇敢。因此高祖特意慰劳他,说:“你对国家有安定社稷的大功劳。”赐给他大量珍宝。当时商量如何处置追随李建成的一百多人,都说应予捕杀,没收其家产,唯有尉迟敬德提出异议,他说:“犯罪的元凶只有二人,现在都已除灭,如果扩大打击面,就不是稳定大局的策略了。”秦王采纳了他的意见,那些人都免于问罪。秦王在宫里主持政务,授尉迟敬德为太子左卫率。论功行赏时,尉迟敬德与长孙无忌为一等功,各赐绢万匹,另外又将齐王李元吉的府第财物全部赏给了尉迟敬德。
尉迟敬德的结局如何?
贞观元年(627),唐太宗李世民拜尉迟敬德为右武侯大将军,赐爵吴国公,与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四人各自享有一千三百户食邑。突厥十万大军入侵泾州(今甘肃泾川),尉迟敬德以泾州道行军总管率兵出征。敌军进至泾阳,敬德以轻骑兵先出挑战。杀死敌军名将后,其军溃乱,尉迟敬德挥师掩杀,突厥大败。
尉迟敬德性情憨直,居功自傲,每见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常常当面讥讽他们,议论其长短,有时在宫廷之上当着众大臣的面厉言争辩,于是渐渐与他们不和。贞观八年(634)尉迟敬德当了同州刺史。一次,太宗在庆善宫设宴招待文武百官。在座位的安排上,尉迟敬德大有意见。他对坐在上席的人说:“你有什么功劳,敢坐在我的上席?”这时坐在他下席的任城王李道宗赶快解释,说明原委,没想到尉迟敬德竟勃然大怒,挥起拳头朝李道宗脸上打去。李道宗猝不及防,眉眼上挨了一拳,眼角立时出血,几乎被打瞎。这一来,欢宴不欢,太宗沉下脸摆手示意停止宴席,严肃地对尉迟敬德说:“我浏览汉代的史书,发现刘邦建立汉朝时的开国功臣只有少数人寿终正寝,我常常因此而产生忧虑。所以登上皇位之后,我十分注意保护有功之臣,更想让他们子孙相继,家业兴旺。但是你任职为官以来多次触犯法律,我才理解了韩信、彭越之所以被杀戮,并非刘邦之错。国家的大事,重要的是赏赐有功之人,惩罚罪犯,谁也不应有非分之想。希望你从今以后注重自身的修养,不要做出后悔不迭的事情。”这一席语重心长的开导,说得尉迟敬德低头不语。
贞观十一年(637),太宗分封功臣官爵,可以世袭刺史。册拜尉迟敬德为宣州刺史,改封为鄂国公,后历任鄜、夏二州(今陕西横山一带)都督。贞观十七年初,尉迟敬德请求回家养老,授开府仪同三司,令他每月初一、十五上朝即可。二月,太宗命画家于凌烟阁上绘制二十四位功臣的图像,既有开国元勋,也有贞观之治中贡献颇大的文臣学士,以显示人才济济、群臣荟萃的盛世景象。入图凌烟阁是国家给予的最高荣誉。尉迟敬德即在其中,因此他又深受鼓舞,太宗出征高丽时,他又主动请战,随军远征,得胜而还。
尉迟敬德晚年迷信方士仙丹,为求长生不老,在家中设炉炼丹,又按照方士的指点,服食云母粉,以为可以返老还童。同时,在庭院之中大兴土木,修建池台,栽花养鱼。他还喜欢质地精良的绸缎衣服,新衣盛装之时,常命人为他弹奏清商之乐。他闭门谢客,在家中研习仙方,观花赏乐,十六年不与外人交往,怡然自乐。显庆三年(658),高宗皇帝以尉迟敬德功大,追赠他的父亲为幽州都督。当年,尉迟敬德病逝,享年七十四。高宗为之废朝三日,举行哀悼,并且命令五品以上的京官和入朝的地方使节一齐到他家吊唁。又册赠司徒、并州都督的官衔,谥号“忠武”,陪葬于昭陵(太宗陵园,在今陕西礼泉县东北)。
刘伯温《烧饼歌》预言明朝灭亡?
延伸阅读:
暂无内容!
评论列表 (0条):
加载更多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