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甫生平简介李林甫的故事李林甫的结局如何?
李林甫生平简介:李林甫的故事有哪些?李林甫的结局如何?小编这就来告诉你答案:
李林甫生平简介
李林甫(?~752),小名哥奴,唐玄宗时著名奸相。出身皇族。其父李思海,曾任杨府参军。他初为千牛直长(宫廷侍卫)后迁太子中允,历官御史中丞,刑部、吏部侍郎。因谄附玄宗宠妃武惠妃,被选为黄门侍郎。开元二十二年(734)拜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他收买嫔妃宦官,探得玄宗动静,迎合旨意,因而获得信任,执掌大权。他为人阴险刻忌,对于才名高和受玄宗重视的官员,必设法排斥,表面上甜言蜜语,背后却阴谋暗害,时人称他“口有蜜,腹有剑”。他在相位十九年,以精明而阴险的行政手段和工于权术闻名,成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奸相。唐玄宗晚年政治腐败,他有着重要的责任。
李林甫的故事
一、巧于投机 刻意钻营
李林甫是唐高祖李渊的堂弟、长平王李叔良的曾孙,父亲李思海曾任扬府参军,楚国公姜皎是其舅父。李林甫从小不学无术,不务正业,纯粹是个只知道斗鸡耍狗的浪荡公子,但其舅父对他非常宠爱,让他当了千牛直长的小官。开元初年,又升为太子中允的官职。
当时,身为侍中的源乾曜是李林甫的亲戚。于是李林甫便要求他赐自己做司门郎中,原本就瞧不起他的源乾曜说:“做郎官要有才能和名望,不是一般人能够胜任的,哥奴哪有做郎官的条件?”遂任他为谕德,继而又升为国子司业。开元十四年(726),李林甫又被迁为御史中丞,后来又当过刑部侍郎和吏部侍郎。这时,唐玄宗最宠爱的妃子是武惠妃,其儿子寿王李瑁和感王李琦也特受唐玄宗宠信,而太子李瑛却被唐玄宗日渐疏远。李林甫发觉这些微妙之处后,觉得这是个有利可图的好时机,便开始献媚于武惠妃,并表示要拥立寿王李瑁为太子。武惠妃听了李林甫的甜言蜜语后,非常感激,处处暗中帮助李林甫。
李林甫还巴结侍中裴光庭的夫人,与之私相往来,以至开元二十一年(733)裴光庭去世后,裴光庭的夫人——这位武三思的女儿,便请求宦官高力士举荐李林甫当侍中。这时,唐玄宗已决定用韩休,高力士就将这个消息泄露给了武氏,李林甫从武氏处得到韩休将被重用的消息后,立即向韩休献殷勤。韩休担任宰相后,在唐玄宗面前竭力推荐李林甫。没过多久,李林甫就被迁升为黄门侍郎。
开元二十三年(735)五月,李林甫被提升为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并加赐银青光禄大夫,正式登上了相位。同时为相的是侍中裴耀卿和中书令张九龄。在唐玄宗欲任李林甫为相时,曾征求过张九龄的意见,张九龄对唐玄宗说:“宰相的职位关系到社稷安危,陛下用他为相,将来恐怕会危及国家。”可是,唐玄宗没有听张九龄的话,依然拜李林甫为相。对于张九龄阻止自己为相一事,李林甫虽然怀恨在心,但因张九龄是很有名的诗人,唐玄宗很倚重他的文学才华,只好对张九龄屈尊奉迎,伺机报复。
李林甫是个非常具有政治野心的人,为了实现自己掌握大权的目的,他更加注重与宦官和妃嫔之间的往来。每次奏请唐玄宗前,他都要先通过妃嫔,摸清唐玄宗的旨意,以至于他每次上奏,都能合唐玄宗的意愿,两个人想的一个样。开元二十四年(736)十月,时在东都洛阳的唐玄宗忽然想提前返回长安,便征求宰相的意见。裴耀卿和张九龄都建议他说:“农民秋收未完,望陛下以农事为重,等到隆冬再起驾西还。”待裴耀卿、张九龄两人离开后,早就摸清唐玄宗想法的李林甫对唐玄宗说:“长安、洛阳是陛下的东西宫,往来行幸,应由陛下,何必要选择时间?就是妨碍农民的秋收,只要陛下减免路过地方的农民的税收就行了,有什么大不了的。”唐玄宗听了非常高兴,立即命令诏示百官,即日动身西行。
张九龄为官清廉,为人正直,遇事不论巨细,均据理力争,渐渐让唐玄宗感到心烦。开元二十四年(736)十月,唐玄宗因朔方节度使牛仙客勤于工作,有所政绩,想任其为尚书,张九龄认为不可,他说:“尚书一职,自唐朝建国以来,只有德高望重的人才能担任。牛仙客不过是个边境小吏,担当此任,恐怕使朝廷蒙羞啊。”李林甫为了迎合玄宗,趁机进谏说:“牛仙客为官勤恳,是难得的相才,张九龄他不过是一介书生,却不识大体。陛下要任用臣相,正大光明,有何不可?”第二天,牛仙客便受爵陇西县公,食封三百户。但张九龄坚持己见,唐玄宗为此大怒道:“难道什么事都要听你的吗?”此后,李林甫日夜在唐玄宗面前揭张九龄的短,使得唐玄宗渐渐疏离了张九龄。十一月,武惠妃哭着对唐玄宗说:“太子暗中联合党羽,将害妾母子。”唐玄宗听后大怒,要废太子。张九龄上谏说:“陛下坚持废太子,臣不敢奉诏。”唐玄宗为此更加不满。开始时李林甫不说话,待退下来了才对唐玄宗说:“这是皇上家事,全由陛下安排,何必问外人。”
没过多久,李林甫推荐萧灵为户部侍郎。此人平时并不好学,曾将“伏腊”读为“伏猎”。中书侍郎严挺之因此对张九龄说:“省中岂容有伏猎侍郎!”于是,萧灵被调任岐州刺史。李林甫为这事大为不满,对张九龄和严挺之恨之入骨。巴不得马上就报上一箭之仇。
这一天终于到了。严挺之的前妻离婚后,改嫁给了蔚州刺史王元琰,刚好此时王元琰犯了贪污罪被打入大牢,严挺之看在前妻的情面上,为王元琰说情,因此,受到牵连。张九龄上奏唐玄宗,认为严挺之不该获罪,唐玄宗十分不满。李林甫趁机上疏唐玄宗,说裴耀卿、张九龄是同党,要求弹劾。唐玄宗遂免去了裴耀卿和张九龄的宰相职位。改授他们尚书左、右丞,李林甫则改任中书令,牛仙客为工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李林甫由此迈出了他独掌朝政大权的第一步。
开元二十五年(737),监察御史周子谅上书弹劾牛仙客,认为此人是不学无术之人,结果,牛仙客没被告倒,周子谅反倒被流放。李林甫落井下石,在唐玄宗面前诬告周子谅是张九龄的同党,并说张九龄当初推荐周子谅时就有所谋。昏庸的唐玄宗已分辨不清奸相的谗言,遂把张九龄贬为荆州刺史。唐玄宗还采纳了李林甫的意见,杀死了他的三个儿子。天下人为之不平,却没一人敢站出来声张。而大理少卿徐峤却在此时上奏唐玄宗:“大理寺监狱过去杀气较盛,鸟雀都不敢来栖息。现在刑部处理死囚,每年只有五十八人,鸟雀也敢在狱中做窝了。”他的意思是,大理寺已无人犯法。群臣纷纷为此事上表祝贺。唐玄宗听了很高兴,将功绩归于宰相李林甫,立即下诏赐李林甫为晋国公,牛仙客则为豳国公。次年,李林甫又兼陇右节度使和河西节度使。从此,他独掌大权,涉足武备,总管朝廷文武选事,实现了他一人之上、万人之下的政治野心。
二、嘴甜心毒 顺昌逆亡
李林甫独揽大权后,继续扮演他“口蜜腹剑”的嘴脸,对人笑脸相迎,心里却盘算他人,逆我者昌,顺我者亡。天宝元年(742)三月,兵部侍郎卢绚骑马从勤政殿下经过,唐玄宗见他雄姿英发,不由赞不绝口,流露出要委以重任的神情。李林甫看在眼里,心里马上就打起鼓来。他想,要是卢绚被委以重任,必将危及到自己的权势。于是,他立即把卢绚的儿子召来,说:“尊府名望高,皇上想让你的父亲去广州任职。如不想去,就让你父亲说自己年老了。”卢绚害怕被调任到偏远的广州,急忙上书唐玄宗,诉说自己已经年老,不堪重任。唐玄宗一看非常生气,随后就免去卢绚兵部侍郎之职,改任华州刺史。后又授太子员外詹事。因为李林甫的一手操纵,卢绚从此被排挤出仕途。
严挺之曾为尚书左丞,善于知人善任,后因得罪李林甫被贬为绛州刺史。天宝元年(742),唐玄宗忽然问李林甫:“严挺之在哪里?此人还可再用。”随后,李林甫召来严挺之的弟弟严损之,对他说:“皇上要重用你哥哥,你赶快想办法让你哥哥进京面见皇上。”严损之非常激动,立即找来纸笔,写上请求进京就医的文字,然后递给李林甫。李林甫拿着严损之写好的纸条去见唐玄宗,并说:“挺之年高,有病在身,须任闲散的官职便于在京城就医。”唐玄宗听了,叹息不已,深感遗憾。天宝六年(748)四月,唐玄宗授严挺之太子詹子,好让他在东都洛阳养病。
宰相李适之与李林甫素来不知,李林甫一直在寻找机会陷害他。一天,李林甫对李适之说:“华山有金矿,皇上还不知道。”几天后,李适之将此事上奏唐玄宗,唐玄宗征求李林甫的意见。李林甫说:“臣很久就知道,但华山是陛下的根基所在,有王气,不宜开挖。所以一直不敢开口。”唐玄宗奉信道教,听了李林甫的话后非常生李适之的气,对李林甫则更加信任。李林甫趁机诬告李适之私结朋党。李适之立即遭贬,被株连而被贬者达数十人。随后,李林甫又逼李适之自杀身亡。
由于李林甫善于拍马奉承,唐玄宗非常宠信他,凡有政事,无论大小,都要和他商量。天宝三年(744),唐玄宗对高力士说:“现在天下太平,人民安居乐业,我想把政事全部托付给李林甫,你看怎么样?”高力士答道:“天子大权岂能让他人代柄,李林甫权势已够重的,一旦他大权在握,谁还敢议论朝政!”唐玄宗听后不大高兴,高力士急忙叩头谢罪,说自己头脑发昏,口出胡言,罪该万死。高力士是唐玄宗非常宠信的宦官,他都这个样子,谁还敢说话?
为了堵塞言路,掩蔽唐玄宗耳目,李林甫便召集众谏官宣布说:“当今皇上圣明,作为臣下应该顺从他的旨意,而不是老想着去挑三拣四。立在那里的仪仗用马,它的食料相当于三品官的俸禄,但它必须终日不叫,一旦嘶叫,就会被杀,那时后悔不及了。”从此,众谏官没一人再敢随便发话。
李林甫自己不学无术,却嫉恨那些有才能的文人。天宝六年(747),唐玄宗下诏求贤,凡是有一技之长者都要到京城参加面试。李林甫担心这些人会在奏对中揭露不学无术者,便对唐玄宗说:“这些草莽之人行为粗鲁,地位卑贱,说话没有礼貌,到时会辱没圣上。臣请皇上全部委托尚书省进行策问考试。”唐玄宗遂下令各郡县长官精心选拔,将有非凡才能者送到尚书省进行复试。结果,因为李林甫从中作梗,在复试时一个人也没有录用。李林甫还因此上奉唐玄宗,恬不知羞地说之所以没有选中一人,是因为天下有才之人已被朝廷所用,还要祝贺圣上。
李林甫也会尽力提拔人,但被他提拔的人都是那些讨好自己且又平庸无能之人。李林甫这把这类人培养成自己的爪牙、走狗。左相陈希烈,没有一点政绩,仅靠讲老庄玄学被重用。李林甫见唐玄宗喜欢这一套,加上陈希烈软弱,容易控制,就上奏唐玄宗做了尚书左丞相。从此,陈希烈成了李林甫的心腹。按唐朝惯例,宰相每天午后六刻退朝回府,但李林甫奏请唐玄宗批准,每天提前退朝回家,这样,许多国家大事就在家里处理,再由陈希烈下达、部署。唐玄宗不理朝政时,李林甫就召集朝官们到自己家中听候指示。
李林甫就这样阴险奸诈,从不露声色,对人一味奉承,而在暗地里,只要是不合他意的人,他则想尽办法陷害,绝不心慈手软,所以,当时的人都称他:“口有蜜,腹有剑。”后来的成语“口蜜腹剑”,就是因此得来的。
三、处心积虑 利己害人
李林甫为迫害异己,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他家中专门设有一中间厅堂,称为“月堂”,一旦要排挤大臣了,他就住进去思谋计策。如果他出来时洋洋得意,就证明他已把一切谋划好了,至于哪一家又要遭殃,只有他自己知道。他还设立了推事院,专门治理狱事,并任用了萧灵、吉温、罗希奭等一批酷史。当时的人称他们为“罗钳吉网”,是专门迫害异己的地方。
李林甫排除异己的方法之一是利用矛盾,拉一派打一派。户部尚书裴宽和刑部尚裴敦复矛盾很大,就在李林甫获知唐玄宗有提裴宽为相的想法后,李林甫便和裴敦复结为善交,然后让裴敦复揭发裴宽,裴宽遂被贬为睢阳太守。紧接着,李林甫又派人去杀裴宽。裴宽叩头祈求,才得免一死。不久,裴敦复因有战功受到唐玄宗嘉奖,李林甫马上因为忌妒而诬害他,将他贬为淄川太守。
刑部尚书韦坚的妻子是李林甫舅舅姜皎的女儿,妹妹是太子李玙的妃子,很早做官,深得唐玄宗赏识,后来被提拔为陕西太守、水陆转运使。就在韦坚有做宰相的迹象时,李林甫便开始算计他。天宝五年(746)春,河西节度使皇甫惟明因破吐蕃有功,进京报捷。他见李林甫一人掌权,就劝唐玄宗除掉李林甫。李林甫获知后,密派人监视其行动。这时正值元月十五日晚,太子出游和韦坚见面,韦坚又和皇甫惟明会见于景龙观。李林甫高兴至极,立即参奏韦坚与皇甫惟明勾结,欲阴谋拥立太子为帝,遂将韦坚和皇甫惟明逮捕入狱,随后分别贬为缙云太守和播州太守。韦贤的弟弟韦兰和韦芝上书为韦坚喊冤,并请求太子李玙为之说情,唐玄宗非常气愤。太子见事不妙,奏请与韦妃离婚,声称不想因为与韦氏有亲戚关系而徇私枉法。于是,唐玄宗又把韦坚贬为江夏别驾,韦兰和韦芝则被贬到岭南,数十人因此受到牵连而遭贬官、流放。
李林甫还一手制造了历史上著名的“杨慎矜案”。杨慎矜原来是李林甫的门下,后被唐玄宗重用,提升为户部侍郎。李林甫为此非常妒忌,便利用杨慎矜和王铓的矛盾,让王铓参奏杨慎矜,说杨慎矜是隋炀帝的玄孙,家中藏有谶书,阴谋复辟。唐玄宗听后大怒,下令逮捕杨慎矜。太府少卿张瑄因是杨慎矜所荐,也被逮捕。杨慎矜屈打成招,但始终搜查不出谶书来。李林甫心生一计,派卢铉再入杨家搜书,并在袖中藏入谶书,不一会儿,卢铉就拿着谶书走了出来。杨慎矜绝望地说:“我根本就没藏此谶书,看来今天必死无疑了!”不久,杨慎矜被迫自尽,妻子儿女被流放岭南,案件牵涉数十人。
历史上的安史之乱,李林甫也难逃其咎。唐玄宗前期,朝廷宰相有不少出自节度使。李林甫独掌大权后,建议唐玄宗任少数民族将军为节度使,他说:“用文臣为将,会害怕打仗,不能身先士卒,不如用蕃将。他们生性雄壮,习惯骑马打仗。若陛下能用他们,必以死效命,夷狄也就不可怕。”其目的,就是使掌握军权之人不能入朝为相,这样就能使自己的地位没有什么威胁,可以长期保住他的地位。他的建议被采纳,才使安禄山得以重用,羽毛日丰,为以后发动叛乱创造了条件。
李林甫的结局如何?
李林甫在相位十九年,阴险狡诈,善于拍马,丧心病狂,迫害异己。唐玄宗晚年之所以政治腐败,他有着很大的责任。他也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奸相。他为相期间,还凭着手中的权势,极尽奢侈之风。他在京城的府第和楼台亭榭,十分豪华。到了晚年,更沉溺于声色,家中姬妾侍女无数。当然,他自己的内心也并不舒坦快活。他自知积怨太多,常常惧怕刺客,每次出门总要有百余步骑左右保护。住宅周围则岗哨林立,每天晚上要换几个地方睡觉,备受折腾。
天宝十一年(751),李林甫终于死了,无人不拍手称快。在他临死前,杨国忠、陈希烈等人就开始揭发他的罪行。就在他刚刚死去还没来得及下葬,杨国忠立即上奏唐玄宗,告他有预谋造反。结果,唐玄宗下令以庶人礼埋葬。李林甫的几个儿子,则被流放到岭南。
春秋管仲竟是国营娼妓业祖师爷
各国吃饭居然还有这么些习俗!
延伸阅读:
暂无内容!
评论列表 (0条):
加载更多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