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失败的新发现
关于项羽失败的原因,众说并不纷纭,主要不外乎两种:一是项羽性格使然,所谓“匹夫之勇,妇人之仁”,喜欢杀戮以至丧失天下民心,吝于赏赐而不获将士拥戴;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是历史必然,秦王朝已经实现大一统了,项羽却逆流而行,分封天下,必然为潮流所抛弃。
那么,这两种说法是否能站得住脚?项羽之死还有没有更直接的原因呢?
关于性格之说,从《史记》的记载来看,项羽确实表现出了凶狠残忍的一面,但这并不能说是项羽性格使然。一方面古代战争本身就比较残忍,坑杀事件在先秦屡见不鲜。另一方面,只要有人劝解,且道理中肯,项羽一般也不会大开杀戒。
据《汉书•陈胜项籍传》记载,项羽攻打外黄(今河南民权西北)十分艰苦,取胜之后,将15岁以上的男人赶往城东,想集体屠杀。当时一个12岁的少年劝说项羽不要屠城,不然以后其他城市的人肯定抗争到底,绝不投降。项羽认为有理,赦免了众人。
而“匹夫之勇,妇人之仁”不过是韩信的一面之词。韩信乃一介贫民,穷困潦倒,又自恃能力超群,所以一直期望出人头地。他被萧何月下追回来之后,刘邦立马召见,在这次会见时,韩信为了展现自己的才能,很有故意吹捧刘邦、贬低项羽的可能。
关于项羽的性格,陈平的评价较为中肯:“项王为人,恭敬爱人,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至于行功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史记•陈丞相世家》)可见,就性格而言,项羽、刘邦,各有长短。
直到秦灭六国之前,中国人一直习惯于裂土分侯的封建分封制。秦朝建立中央集权之后,天下百姓并没有发现中央集权的好处,反而更见其害。所以,一旦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天下景从”,除了故秦地之外,原来六国所在地的豪杰百姓纷纷杀死郡长、县令,以图恢复六国故地,回到以前的七雄并存的状态。
关于这一点,唐朝著名杂家唐蕤在《长短要术》中有过比较明确的评论,他认为秦朝之所以很快就灭亡,根本的原因在于没有分封诸王而一味实行郡县制。由此可见,逆“大统一”潮流之说似乎也是后人妄断。
其实楚汉之争,并不是项羽与刘邦两个人之间的决斗,而是以项羽8000子弟为代表的吴越集团与以刘邦、萧何、韩信等人为代表的苏北集团的决战,说到底是吴越文化与中原文化的较量。
项羽的亲信是会稽起义时的8000江东子弟,次亲信是原楚国故地的造反军团如英布等,最外围的则是各地投降将士。项羽的各项军政大计都由亲信制定,因此,这一部分人的判断、谋划直接影响了项羽的各项决定。其中,谋断能力最强的是范增(安徽巢湖人)。项羽一直尊称范增为亚父,且范增已经70岁高龄,不可能在最后关头叛项羽而去,而项羽却轻而易举地中了陈平的离间计,原因就在于范增不过是项羽的次亲信。项羽真正披肝沥胆、深信不疑的,只有江东的8000子弟。这8000子弟中,现在有姓名可考并且可以确认籍贯的是故吴令郑昌、壮士桓武,另外名见《史记》的还有钟离味、龙且、季布等。但这些人勇武有余,智谋不足,在关键时候不仅没有帮助项羽,反而拖了项羽的后腿。
首先,江东子弟才智能力水平欠佳。《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梁杀人,避仇于吴中,“吴中贤士大夫皆出项梁下,每吴中有大徭役及丧,项梁常为主办”。不唯智谋如此,勇武亦是如此,“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所以在楚汉相争过程之中,凡项羽亲自指挥作战的,无不取胜,而一旦需要分兵拒敌,吴中子弟却没有一人可堪大任。其中最要命的就是龙且被韩信打得惨败,可以说,龙且的全军覆没是楚汉相争的转折点,从此项羽、刘邦攻守转换,形势大变。
其次,江东子弟向来尚武少文。吴越本来僻处江东,难得接受中原先进文化的熏陶,偶尔出现的伍员、孙武、范蠡、文种等人也不能得以长久,更兼吴越连年征伐,所以吴越一带,子弟们只知斗勇,不知有文,更不知道收买人心,播撒仁义。项羽分封诸王之后,一部分江东子弟无德无能,将自己的王国搞得鸡飞狗跳,没有给项羽提供一个稳定的后方保障。
对于项羽取得胜利之后,在选择政治制度上,但凡通晓一点历史的,就应当劝告项羽取长补短,将分封制与郡县制结合起来。其亲信中无人有此才识,自然无人进谏;而那些非亲信将领则巴不得立即裂土封王,自成一国。黥布被封到九江国后,就非常珍惜自己的力量,关键时刻不仅没有出兵援助项羽,被项羽逼急了反而投靠了刘邦。反观刘邦,西汉建立后立即借鉴秦朝和项羽的经验教训,分封王侯,郡县并举,才终于稳定了政治局面。
所以,项羽的失败,不是其个人的原因,而是江东的文化底蕴不足以支撑整个国家的治理,才导致整个江东集团的失败。
更多精彩推荐:
返回大全页:历史故事新知
和珅是一头圈养的兽
延伸阅读:
暂无内容!
评论列表 (0条):
加载更多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