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生平简介范仲淹的故事如何评价范仲淹?
范仲淹生平简介:范仲淹的故事有哪些?如何评价范仲淹?小编这就为你介绍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
范仲淹生平简介
范仲淹(989~1052),北宋著名政治家和文学家。字希文,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他于大中祥符八年(1051)进士及第,监泰州西溪镇盐仓,筑海堤,后人称为“范公堤”。天圣六年(1028),在晏殊的推荐下任私阁校理。因不满仁宗废后,上书直谏,被贬为睦州知府。景祐二年(1035)他任开封知府,政绩斐然。庆历三年(1043)召为枢密副使,不久改为参知政事。在宋仁宗的支持下,变法图强,即“庆历新政”。后变法遭到失败,庆历五年,罢免参知政事,出任邠、邓、杭等州知州。他一生当中,经历了无数挫折,然其忧国忧民之心始终如一。他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正是此种心态的集中反映。
范仲淹的故事
一、励志苦学 蟾宫折桂
范仲淹于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八月生于徐州。其父范墉,时任宁武军节度尊书记(徐州军事长官的秘书)。其母谢氏,为范墉继室,范仲淹排名第三。范墉于范仲淹出生次年即病逝。谢氏无奈,怀抱幼子嫁到家境富裕的朱家,居住在山东淄州长山县,仲淹从继父姓朱,取名悦。
范仲淹从小就励志磨炼自己,苦读诗书,他寄宿在位于长白山上的醴泉寺里,生活极其清苦。早起煮一锅粥,分为四块,早晚各两块,再加几根腌菜,就是一天的饭食了。然而在学习上他丝毫都不松懈,早起晚睡,勤于诵读,如此三年,学业大有进益。二十三岁时,范仲淹偶然得知自己的身世,身为范家之子而寄于朱家之篱下,范仲淹深感震惊,他决定恢复自己原来的姓氏,离开朱家,等到能独撑门户时,再接母亲过去。他心意已决,只带了几件随身衣物,孑然一身,踏上漫漫求学之路。
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1011),范仲淹来到应天府书院,这是北宋四大书院之一,又称为南都学舍,原来只是儒士戚同文讲学的地方,后来又扩建校舍,增多藏书,逐渐吸引了大批才华横溢的人前来教授、求学。名师荟萃,人才济济,藏书丰富,又有良好的学习氛围,这一切都使范仲淹大长见识。再加上这里免收学费,范仲淹毫不犹豫地将此处选定为自己的求知之所。生活的清苦一如从前,范仲淹不以为意,终年以粥度日;学习上更是废寝忘食,沉浸于其中。有生于富家的同学,对他的贫苦生活深表同情,送美食给他,他却谢绝了,说自己习惯于喝粥的生活,怕吃了美味食物,就觉得粥难以下咽了。他学习时聚精会神,不受外界干扰。一次宋真宗路过南京,众人蜂拥而出,希望能一睹龙颜,他仍闭门读书,不为所动。同学问起缘由时,他回答:“日后再见,也未必晚。”其志向之远大,非一般人能及。
范仲淹以读书为乐,不改初衷,晨起舞剑,夜半乃眠。寒来暑往,清苦生活依旧,知识与日俱增。五年之后,范仲淹对儒家经典已然十分精通,擅长吟诗作文,胸怀大的抱负。十年磨剑之苦,终于到了蟾宫折桂之时。大中祥符八年(1015)春,他一举中榜,登进士第,时年二十七岁。京都汴京,二月繁花似锦,进士们更是春风得意,但范仲淹想到自己已二十七岁,仍未建功立业,欣喜之余不免多了几分怅惘。“长白一寒儒,名登二纪余”充分描述了他复杂的心境。
自二十七岁始,范仲淹走上仕途。中举后不久,他被任命为广德军司理参军(掌管讼狱)。他兑现了离家时的承诺,接来母亲,恢复范姓,改名为仲淹。
二、命运多舛 赤诚不改
真宗天禧五年(1021),范仲淹改任泰州西溪镇盐仓监。当地自然环境极为恶劣,范仲淹不愿居闲职而无所事事,他带领民众,排除万难,开始修建海堰。此中艰难使众人几次都要放弃,但范仲淹依然坚持到底,毫不退缩,使众人鼓起勇气坚持了下来,终于修成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海堰——范公堤,造福于民。
两年后,范仲淹被调回京师,任大理寺丞,成为京官中的一员,此时范仲淹已三十六岁。仁宗天圣四年(1026),范仲淹的母亲病逝,他回到南京,离职服丧。晏殊当时任南京留守,早就听说范仲淹的才名,就邀请他主持教学。范仲淹欣然前往,尽职尽责。他讲授《易》文,很受学生们欢迎。他还倾囊帮助那些有心读书却贫苦无助的学生,很多人都慕其名不远万里前来求学。
天圣六年,范仲淹服丧期满。经晏殊力荐,他被任命为秘阁校理,实际上是皇帝的文学侍从。担任这一职位能侍立于皇帝左右,是一条平步青云的捷径。然而正是身居此位,范仲淹得以了解许多政治斗争的内幕。
宋真宗驾崩后,年仅十三岁的宋仁宗即位,由刘太后辅助,事实上刘太后独揽了大权。天圣七年(1029),宋仁宗年满二十岁,可以亲政了,但刘太后仍把持朝政,丝毫没有向宋仁宗移交皇权的迹象。更为露骨的是刘太后为庆祝自己六十一岁寿辰,要百官陪同仁宗给她行朝拜之礼,这使得范仲淹极为愤慨,他不顾后果,立即上奏疏,极力反对刘太后这种独揽大权,损害皇帝尊严的做法。紧接着再上奏疏,要求刘太后将大权还给仁宗。此事引起轩然大波,举荐范仲淹的晏殊更是胆战心惊,质问范仲淹为何做事不顾别人的安危。范仲淹义正辞严,毫不妥协,说正是为了知己的信任,才要做得称职,才要忠直,晏殊无言以对。
之后,范仲淹又写信给晏殊,详细阐述了自己这么做的道理,晏殊更是惭愧不已。这次直言的后果是范仲淹被贬为河中府通判。朋友们送他出城,却祝贺他:“范君此行,极为光耀啊!”
宋仁宗明道二年(1033),刘太后死去,范仲淹被召回京师,担任右司谏(言官),他更是直言不讳。这一年,京东和江淮一带旱灾又加上蝗灾,民不聊生。宋仁宗对此事却无动于衷,范仲淹质问仁宗:“若宫廷中停食半天,陛下该怎么样。”一句话使得仁宗恍然大悟,接受他的建议,赈济灾民。
由于范仲淹刚正不阿,触怒了当朝宰相吕夷简。在与吕夷简的斗争中,范仲淹又两次被贬。
吕夷简本无将相之才,是个谄媚之徒,靠溜须拍马才得以仕途顺畅,平步青云。他由刘太后一手提拔,在刘太后死后却对她大肆诋毁。吕夷简与郭皇后不和,被免去了相职,他就玩弄权术,耸恿仁宗废掉郭后。
此时,宋仁宗另结新欢,郭皇后失宠。在吕夷简的挑拨下,仁宗降下废后诏书,并下令禁止百官参议此事。范仲淹正直的性格使他不能缄口不言、明哲保身。他与诸御史前往垂拱殿门前,请求面见仁宗。然而仁宗废后之志已坚,此事料无回转的余地,但范仲淹不屈不挠,直到以手叩门,大声质问皇帝为什么不纳谏官之言。无奈宋仁宗不见他们,百般努力终无结果。
范仲淹与众人商议,准备在次日早朝之后,与吕夷简就此事辩论,希望宋仁宗能辨明孰是孰非。第二天,还没等范仲淹诸人将计划实施,吕夷简就下手了。未等上朝,仁宗已降下圣旨,贬范仲淹为睦州知州,并要他即刻离京。进京未满一年,即遭第二次贬谪,但范仲淹心中不平之气未超过坦荡之感。举酒饯别之际,众人又祝贺他:“此行更加光荣。”
第二年,范仲淹由睦州知府改任苏州知府,由于功勋卓著,被召回京师,任尚书礼部员外郎,获得天章阁侍制头衔。吕夷简从中作梗,故意刁难,让范仲淹担任开封知府。开封乃北宋都城,是个鱼龙混杂的地方,治理问题向来令官员头疼。正是这样的环境使得范仲淹大显身手,展现了他杰出的政治才能。他整顿官僚机构,改革弊制,几个月后,开封府就“肃然称治”。
吕夷简在朝中拉帮结派,势力很大,朝廷里很多官员都是他一手培植出来的亲信,朝廷上下一片乌烟瘴气。范仲淹对这种状况很是担忧,经过调查,他绘制了《百官图》,并上奏宋仁宗,上面罗列了哪些官员是不依规定只凭私人关系得到提拔的。吕夷简恼羞成怒,自然不会善罢甘休,双方针锋相对。
在这件事上,吕夷简并没有占到多少便宜,他就常怀报复之心。他趁机在宋仁宗面前说范仲淹的坏话,先是诬陷范仲淹勾结朋党,没有成功。宋仁宗二十七岁仍没有子嗣,范仲淹出于臣子对皇族延续的关心曾上奏过此事。吕夷简就在这件事上大做文章,说范仲淹这种作法实属对皇帝不敬。宋仁宗不明是非,贬范仲淹为饶州知州,这是范仲淹第三次被贬。
为范仲淹鸣不平的官员也随之被贬,朝中正直之士七零八落,对范仲淹钦佩有加的官员,毫不畏惧地为范仲淹饯行,称此行“尤为光彩”。范仲淹更是不把被贬之事放在心上,他对被贬早已习以为常。
自大中祥符八年(1015)至景祐三年(1036),为官将近二十年间,范仲淹三次被贬,其正直的性格渐为世人同僚所认可,其忧国忧民之心更是无比诚挚。在出任地方官辗转各地期间,他患上肺疾,遭受无数奔波之苦,妻子李氏也病死在饶州,尚未赢得生前死后名,可怜已是白发丛生!
三、边疆之战 声名大振
仁宗宝元元年(1038)十月,居住在甘州和凉州一带的党项族人,其首领元昊称帝,建立西夏国,宋与西夏间臣属关系遭到破坏。康定元年(1040)正月,元昊调集十万军马,攻打延州,边疆局势紧张万分。
范雍时任延州知州,是一个胆小如鼠、怯懦无能之辈。面对元昊大军压境,他只是紧闭城门,祈求神灵。北宋边疆久无战事,军队战斗力很差。急报传入京城,大臣们不能统一意见,宋仁宗也迟疑不决。局势的发展越来越不利于北宋:先是援军遭到伏击,损失惨重;其次是延州北长达百里之地,皆为西厦军队占领,就连延州也几丧于敌手。国难当头之际,宋仁宗任命夏竦为主帅、韩琦为副帅,在韩琦力荐下,起用范仲淹,任命他为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共同抗击西夏的入侵。在抗敌的同时,范仲淹的政治命运由此有了转机。
此时的范仲淹已五十二岁,几十年仕途坎坷、漂泊无定的生活,并没有使他的心态沧桑不堪。他千里迢迢奔赴延州抗敌,积极投入斗争中。在仔细分析北宋兵力和军备状况的基础上,范仲淹形成了自己的战略思想,即以守为主,先守后攻。然而同为副帅的韩琦却大加反对,而且韩琦大举反攻的计划已得到仁宗的认可,范韩两人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尹洙受主帅夏竦之命前往延州,要说服范仲淹发兵,然而范仲淹坚持自己的看法,顶着来自朝廷各方的压力,拒不发兵。尹洙说:“您过于谨慎,看来真不如韩公!”范仲淹回答:“大军一发,万命皆悬,不能只以一句置之度外就不负责任了。”
庆历元年(1041)二月,韩琦接到战报说元昊打算进攻渭州,他决定全面出击,进行直接对抗。士兵由任福指挥,正面出击,并打算在西夏军背后伏击。西夏军佯装败退,诱宋军到好水川口处,西夏军伏兵一出,进行反击,宋军大败。包括任福在内的十六名将领战死沙场,军士战死者更是数不胜数。宋军折兵断戟,一路上阵亡将士的家属哭倒在路旁,骨肉永别之悲痛,其惨状令人不忍目睹。韩琦也是泪落不止,懊悔不已。惨重的代价使正副将领统一了意见,使以守为主的战略思想得以确立。
范仲淹“以守为主”的战略思想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守”。他不赞成主动出击,一举收复所有失地的方法,而是选择稳扎稳打、步步推进的方法。庆历二年(1047)三月,范仲淹暗中让长子纯佑和蕃将赵明率兵袭击西夏军,占领了被西夏军攻陷的马铺寨。之后,他又出其不意地率军向北推进,并在十天里就建成了大顺城,范仲淹深谙“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之道,因此,这次出兵他极为慎重又十分保密,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范仲淹率军建造的大顺城处于宋与西夏之间,战略位置很重要,再往北就是西夏军的边防重地。范仲淹正是以大顺城为中心构筑了北宋的边防体系。
此外,范仲淹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以争取战争的胜利。他注重提高将士的素质,选拔了一批有才能的兵士培养成将领,对士兵进行严格挑选,再集中加以训练;在防御工事的建设方面,他下令建起一系列军事据点,包括在延州东北二百里外建城;在民族关系方面,争取团结羌族,削弱西夏的力量;在战术方面,他废除旧的体制,采取灵活的战术,根据敌兵人数来决定作战士兵人数。
后来,他又奏请仁宗,建议在边疆地区推行屯田政策,使边疆地区军粮和军用物资的供应有了保证,又可免去运送的耗费。范仲淹和全体将士的努力,使北宋的边疆地区呈现一派新的景象:延州筑起青润城,东北边防虽不是固若金汤,但防范能力已有很大的提高;庆州北部也基本上巩固了。元昊已不敢攻打延州,西夏军兵士也相互告诫不要再攻打延州,说现在“小范老子腹中有数千万兵甲”,这里的小范老子即指范仲淹。
宋的边防得到了空前的加强,宋与西夏之间战争的主动权转移到了北宋手中,这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此时西夏国内部也是困难重重,在内外压力下,元昊求和。庆历四年(1044),双方达成协议;西夏仍臣服于宋,宋每年给西夏一定数量的钱、绢、茶等物资。宋与西夏的战争暂时告一段落,西北边境恢复和平。范仲淹出色的军事才能在这场战争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西北边境流传“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的歌谣,范仲淹声名远播。
四、推行新政 励精图治
庆历三年(1043)年,范仲淹升任枢密副使,八月,拜为参政事,即副宰相。此时的北宋,社会弊病丛生。综观北宋一朝,都是“积贫积弱”。北宋自创建时起,就崇尚分权治之,忌惮官员手握重权。官僚机构膨胀,政府入不敷出是伴随北宋始终的政治危机。仁宗时,边防开支剧增,内政亟待改革。据史料记载,至宋仁宗时北宋官员已达两万之多。面对严峻的形势,范仲淹连连上书,要求变法以图强,解决国家财政上的危机。
此时宋仁宗也赞成改革,希望以此摆脱困境。为表示自己的决心,宋仁宗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将宰相吕夷简免职,重用韩琦和范仲淹等正直之士,又广开言路,增多言官,还使得朝廷上下污秽之风顿去,吏治较为清明。范仲淹总结经验,提出了十项革新主张。在这些改革措施中,最重要的就是改革官制,也涉及经济、军事和人民生活等方面,这十一项改革措施得到了宋仁宗的同意,并于庆历三年(1043)以诏书颁行全国,北宋开始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变革运动,史称“庆历新政”。
为提高办事效率,范仲淹要求扩大宰相实权,并向各个地方派遣按察使监督地方官员的任职情况,然后向他汇报。这使得那些不称职的地方长官不能再尸位素餐。在撤换不称职人员时,他一点情面都不讲。新政的实施使北宋的政治、社会生活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北宋精简了官僚机构,“冗官”问题得到了初步改善,政府机构办事效率也有了提高。然而,改革官制就意味着对权贵官僚既得利益的侵犯。改革的不断向前推进,使得改革派与守旧派的矛盾更加突出,改革道路上阻力重重。
守旧派开始散播大量不利于改革派的言论,在行动上也不加以配合,千方百计地给予阻挠;将改革派官员调离京城,分化改革派的势力,继而又阳奉阴违,大肆诋毁改革派。庆历四年(1044)夏,夏竦指使台官们伪造证据控告石介和富弼谋逆。宋仁宗虽明白此事定另有隐情,但慑于守旧势力的强大,对于新政已不如当初满怀热情了。
这之后,富弼出使边地,范仲淹带职巡视边防。随着改革派中坚力量一个个离开京城,加上边境危机已解,宋仁宗更无推行新政之心了。守旧势力开始反扑,制造一系列冤案,迫使改革派官员纷纷离京。庆历五年(1045)正月,宋仁宗诏令废除改革措施,罢免范仲淹参知政事一职,富弼也被免职。北宋历史上轰动一时的“庆历新政”仅实行一年就以失败而告终。
“庆历新政”失败后,范仲淹调往邠州(今陕西彬县)一带任知州,这是范氏发祥地,冬天寒冷异常,年近六十岁的范仲淹体力不支、难耐寒冷,请求移往邓州,获得皇帝恩准。
如何评价范仲淹?
范仲淹青年时代就善诗文,正所谓“文如其人”,他一生坎坷不平,赤子之心未改,忧国忧民之情在他的诗文中时有体现。范仲淹驻守西北边陲之时,经过三年苦心经营,边疆危机才得以解除,当时他五十四岁,虽已建功立业,但目之所及,皆寂寥广袤的边境,苍凉沧桑之感顿生,他的《渔家傲》就有体现:
寒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宦海浮浮沉沉,直至“庆历新政”失败后,他居住在邓州,已垂垂老矣。应好友滕宗谏之邀为岳阳楼题记。值秋高气爽之夜,皓月当空之时,他对着岳阳楼图,回忆起年少时所见,豪气满怀,把酒临风,一篇洋洋洒洒脍炙人口的《岳阳楼记》一气呵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将个人荣辱置之度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使多少志士仁人扼腕而泪落。
“先忧后乐”的思想正是范仲淹一生高尚情操的体现,少小时胸怀大志,青年时为官正直,中年时奋勇抗敌,直至老年时,仍以天下为己任。他为官就要为国家效力,为百姓造福;他为朋友则倾其所有,无比忠诚。而范仲淹对自己则是非常严格。直到年老,他也没有一所像样的房屋,妻子儿女的衣食只是求个温饱。街头巷尾,穷乡僻壤,百姓都叫得出他的名字,声望之高,无人能及。
皇祐三年(1051),范仲淹移往青州。次年(1052)初,他又被调往颍州,此时他已患病,但仍坚持前往,途中病死在徐州,时年六十四岁。遵照他的遗愿,他被葬在洛阳南郊万安山下,紧挨着母亲谢氏墓地,消息传出,举国哀痛。
延伸阅读:
暂无内容!
评论列表 (0条):
加载更多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