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青生平简介狄青的故事狄青的结局如何?
狄青生平简介:狄青的故事有哪些?狄青的结局如何?
狄青生平简介
狄青(1008年—1057年),字汉臣,汾州西河(今山西)人。北宋名将。
狄青出身贫寒,自少入伍,面有刺字,善骑射,人称“面涅将军”。宋仁宗时累官延州指挥使。他勇而善谋,在宋夏战争中,常披头散发,戴铜面具,冲锋陷阵,立下了卓越的战功。朝中名臣尹洙、韩琦、范仲淹等都与他的关系不俗,范仲淹甚至授以《左氏春秋》,狄青因此折节读书,精通兵法。后以功升枢密副使。狄青平生主要经历二十五战,以皇祐五年(1053年)正月十五日夜袭昆仑关最著名。
狄青生前,备受朝廷猜忌,导致最后抑郁而终。死后却受到了礼遇和推崇,追赠中书令,谥号“武襄”。
狄青的故事
一、捍边御夏 习书研法
狄青出身寒微,但自幼喜爱习武,尤善骑射。成年后,便至当时的京城开封,应募入伍,做了一名守卫宫廷的卫兵。由于他武艺出众,勤于职守,不久便担任了卫兵中散值这样的小军职。
宋仁宗宝元二年(1039),党项族建立西夏政权,元昊公开称帝,不再接受宋朝的册封,并不断派夏兵侵掠宋朝的西北部边地。宋朝派军队前去迎战,以保边境安全,但都吃了败仗而归,因此不得不增兵西北边地,以抵御夏兵的攻势。为增强宋军的战斗力,宋仁宗下诏令从守卫宫廷的卫士中选择勇猛之士,赴边御敌。狄青被选中,并任三班差使、殿侍和延州(今陕西延安)指使之官职,随宋军入陕开赴延州。
当时,夏兵勇猛,军势正盛,宋军守边的偏将屡为夏兵所败,所以宋军将士中颇有一种畏敌的避战情绪。但狄青到此后,却无丝毫畏敌心理,他认为这正是一个爱国将士杀敌卫国、一展身手的好机会。所以,每与夏兵交战,他总为先锋。每次临敌,他都披着头发,带铜面具,率先冲入敌阵,左冲右杀,所向披靡。夏兵对他十分畏惧,称之为“天使”。在延州捍边御敌四年,狄青共参加过大小二十五战,率宋兵破西夏的金汤城,攻掠过西夏的宥州地境,又率兵烧毁夏兵各种积聚之物有数万之多,收夺夏兵的兵帐二千三百余座,获西夏的马羊等牲口约五千七百余匹(只)。同时,为抵御夏兵的进犯,在边境要塞修筑了桥子谷城,还修筑了一些小城堡,如招安堡、丰林堡、新砦堡、大郎堡等。而他在这四年二十五战中,因冲锋陷阵在前,共中敌箭矢八次,可谓遍体鳞伤。有一次与夏兵激战于安远,在打败夏兵进攻后,他却身负重伤,被士兵们抬下战场。可不多时,听说夏兵又至,复又起身迎敌而战。众军士见主将如此,更是纷纷向前,拼死杀敌,终于将夏兵又一次打退。
当时,尹洙为陕西经略判官,狄青曾以指使官身份与他见面。尹洙与狄青谈论用兵之道,狄青侃侃而谈,言之有理。尹洙十分欣赏狄青的才干,于是把狄青推荐给当时的陕西经略使韩琦和范仲淹。通过与韩、范两位大将的交谈,范仲淹对韩琦夸奖狄青说:“这是一个优秀的将帅之才啊。”于是待狄青特别好。狄青在兵闲之余,也常去两位将军那里学习、求教。一次他来到范仲淹帅府,谈古论今罢,范仲淹拿出一部《左氏春秋》,赠送给狄青,并对狄青说:“这本史书对我们带兵打仗的人来说十分重要,你下去要好好读读,须知为将不知古今,只不过是匹夫之勇罢了!”
狄青出身行伍,少未学书,听了范仲淹的这番教诲,他深有感慨,把范仲淹的话牢牢记在心里。此后,凡有余暇时间,狄青决不随便浪费掉,专心致志,认真读书。《左氏春秋》又名《左传》,记载了我国春秋时期二百多年的历史,其中包括春秋各国的政治、外交活动,更包含不少对当时著名战役及战略战术运用的描写。狄青在边陲十余年,发奋读书,坚持不懈,终于精通了秦、汉以来各代将帅的兵法,不仅使自己成为一位勇猛敢战的将领,而且成为精通兵法、善于带兵打仗的帅才。狄青虚心读书十余年,朝野皆知,于是其名愈为时人所闻。
狄青守边御敌十余年,因军功数次升职,由泾原路副都总管、经略招讨副使,又加捧日天武四厢都指挥使。
二、请缨南征 肃正军纪
宋仁宗皇祐四年(1052),广源州(今广西与越南交界处)蛮人侬智高因依附宋朝事未果,遂出兵大举进攻宋朝南方的两广地区。宋廷军队没有准备,在侬智高的进犯中,连连败退。侬智高军先攻下宋的邕州(今广西南宁),然后顺江而下,又连破宋九个州县,并包围了广州(今广东广州)。岭外骚动,朝野震惊。宋仁宗先诏命杨畋安抚经略蛮事,但出师很久,未见任何效果。仁宗遂又命孙沔、余靖为安抚使讨贼,也未获成功。此时侬智高因连败宋兵,气焰嚣张,要宋朝封他为邕桂节度使,承认他割据广南。宋仁宗一时手足无措,朝中大臣们也议论纷纷,意见不一。
这时,狄青由于受到宋仁宗的欣赏,刚进京不久,任枢密副使之职。狄青得知岭南败事,敌势猖獗,国家有难,于是上表请缨南征。第二天,仁宗召见他,问他请缨南征之事。狄青说:“臣起于行伍,本为军人。作为一个军人,不能保国御敌就无法报国。此次南征,愿带番邦(指少数民族地区)骑兵数百,再增派些禁军,一定擒拿敌首献于廷阙。”仁宗听罢狄青这番话,很为他气壮山河、忠心报国的豪气所感动,遂答应狄青的请求,调兵遣将,一任狄青安排,并封其官职为宣徽南院使,宣抚荆湖南北路。一切安排妥当,狄青临行,仁宗又在垂拱殿置酒为狄青送行,愿他早传捷音。狄青也请仁宗放心,此行决不辜负圣意。言毕,遂披挂上马,率领宋军而行。此次随军而行的诸将中,有杨业之孙、杨延昭之子杨文广。
由于敌寇势盛,宋军屡不能胜,所以此次狄青南征,仁宗诏命岭南各路军马均听从狄青统一调动指挥,违者以军法处置。意在加强宋军的团结,壮大宋军的力量,一鼓作气,消灭蛮寇。狄青率兵南征,不急于速至岭南。因为他知道,若宋军从开封到岭南长途跋涉后再与敌交战,多有不利,于是采取有驿必停、遇州便息的进军方法,使宋军始终保持充沛旺盛的精力。另外,狄青严明军纪,长途进军,不准军兵高声喧哗,骚扰百姓。所以万人的队伍,行军时几乎悄然无声。
狄青所率宋军未到岭南前,有军将蒋偕、张忠光与侬寇兵战,结果都因为轻敌,兵败身死。所以狄青下令诸军,必须听从统一指挥,不得私自出兵战敌。广西钤辖陈曙对此不以为然。他想乘朝廷兵将未到,先抢夺头功,于是带八千人马与侬寇兵战,结果大败而归,殿直官袁用等也因兵败逃遁。狄青知道此事后,非常气愤,说:“军令不协调统一,所以导致了失败。”于是第二天清早召集诸将在帅堂议事。话未多说,狄青请陈曙离座,随后又把殿直官袁用等三十几位将校一齐抓来,接着就在帅堂上高声宣布他们违令败亡之状,宣布完毕,命军士们将陈曙及三十多人全部推出军门斩首。当时,孙沔、余靖都在场,见此均相顾失色、不敢作声,堂上诸将也都吓得双腿打颤。
狄青以国事为重,决斩陈曙等人,严肃了军纪军法,使宋军各路人马无人敢掉以轻心、私自为战,保证了宋军内部的统一和战斗力,为战胜侬寇奠定了基础。
三、巧施妙计 夜袭昆仑
肃正军纪后,因侬寇据关凭险,军势方盛,一时难以破敌,所以狄青没有马上进军与敌交战。当时正值新春,狄青传令全军休息十日,并故意传出消息:所以不能进军,是因粮草有缺,故休息十日,以筹备军粮。此时侬智高早已派人来探听宋军动向。听说宋军因粮草未到,休息十日,便放松了戒备。
昆仑关位于邕州和宾州的交界之处,要攻打侬寇、进军邕州,昆仑关乃必经之地。但昆仑关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若正面进攻,宋军很难取胜,弄不好会重蹈覆辙。狄青早把这一情况彻底弄清。他宣布休兵十日,假传军中乏粮,正是为了麻痹昆仑关的守敌而制造的假象。侬智高自作乱以来,连连战败宋军,对宋军早就不放在眼里。这次虽然听说是狄青带兵前来,虽心中惊诧,但听说宋兵到来后,休息十日,不敢来战,所以觉得这次打败宋军也不在话下。有人曾向他建议昆仑关应增派守兵,他也未予理睬。
又过数日,已是上元节日,狄青令宋军各营大张灯彩,宴饮尽欢。恰巧侬智高派人再探,知此消息,便安居邕州过节。第二天,狄青仍令官军各营张筵宴饮。到了二鼓时分,狄青离座入后帐,说是身体不适,并安顿诸将明日清晨进军。众军官又宴饮多时,方才散席。待至清晨,诸将皆至帅帐听令,却不见狄青出来。传令官告知诸将说:“昨夜二鼓后,狄帅已引前锋军直袭昆仑关,请诸将即刻前往,不得有误!”众将方才明白昨晚狄青退席之事,急忙带兵前往。
狄青二鼓离席后,早已等着他的先锋官孙节率先锋军在帐外听命。于是狄青换上戎装,率先锋军连夜疾行。天未明时,宋先锋军已夺下昆仑关,越过关险。黎明后,宋大军陆续赶来,全军越过昆仑关,直奔侬智高的巢穴邕州。
此时,侬智高还陶醉在节日的气氛中,忽听宋军已过昆仑关向邕州杀来,慌忙派兵迎战。双方在邕州附近的归仁铺相遇。狄青早已在此列好军阵。侬智高因失昆仑关,知道形势不妙,倾巢而出,以拒宋军。两军激战于归仁铺,宋先锋官孙节战死山下,贼气益盛。狄青先让步兵迎敌,不久,便挥动白旗,令伏藏于阵中的骑兵分两翼冲向敌人。侬寇军猝不及防,宋骑兵左右冲击敌阵,敌军大乱;宋步兵又奋勇向前,贼敌不能抵挡,遂大败而去。贼敌主要人物黄师宓、侬建中、侬智中及伪官死者五十七人,被宋军生擒者有五百余人,侬智高放火烧城,趁乱逃走。后侬智高逃往大理(今云南地区),不久被当地人杀死。至此,岭南侬寇骚乱得以平息。
狄青还军京师,宋仁宗嘉奖其功,拜枢密使,赐第宅于敦教坊。当仁宗听说狄青破贼,激动地对宰相说:“赶快商讨奖赏,慢了就不足以激励人心了。”
狄青的结局如何?
狄青除冲锋陷阵、英勇杀敌,其为人正派、品德高洁也堪称一流。打败侬寇军之后,宋军进入邕州城,侬智高已经逃窜。但在打扫清理邕州城时,却发现一具穿着金龙衣的尸体。当时许多人都说这就是侬智高的尸体,主张呈报朝廷说贼首已死。狄青不同意,他说:“这具尸体已经面目全非,怎么能知道不是敌寇的诈谋呢?我宁可丢掉杀死侬智高之功,也不能为贪功而欺骗朝廷呵!”
狄青对下级军将或士兵,有功必赏,而且决不贪功为己有。每次战役,总让参战的诸军将有功可得。这次消灭侬智高贼寇,若非狄青御兵,后果难料。军中孙沔,本在狄青之前任安抚使,全权负责讨侬寇之事,但率兵出岭南,却师久无功。狄青师出岭南,谋划决断均为狄青一人,孙沔未予参与。但平贼后,邕州的清理及善后之事,狄青全都委派孙沔去做,自己却退至一边,好像一点也不关心这些事情一般。至报功时,狄青则将孙沔之功一一俱报,毫无漏者。孙沔起初只佩服他的英勇,后来又佩服他的为人。而且自认为不如狄青。
尹洙原为陕西经略判官,当时是狄青的上级,也是第一个赏识狄青才干的人,同时又将狄青推荐于韩琦、范仲淹。狄青对此念念不忘。后尹洙被贬死,狄青知道后,尽自己的全力帮助其家。
狄青在宋朝的西北边陲战斗多年,因功而至显官,但其脸上尚有初次投戎时被刻刺的字样。这本是宋朝防止逃兵的一种做法。狄青官职很高,而脸上刺字犹存,宋仁宗曾下敕书让狄青敷药除去脸上的刺字,但狄青不肯。他说:“陛下因功劳而提拔臣下,不问出身门第,因此才有了我的今天,也才有了脸上的刺字。我愿意留着刺字,以此激励、鞭策将士,所以不敢奉诏除字。”一般来讲,对一个已身居显位的将官来说,当年脸上的刺字是一种耻辱,它标志出身的低微,非将门后裔。但狄青却认为,没有当年的刺字,不会有今日的显职,而且有这刺字,一可说明朝廷用人唯才是举,二可劝励军士杀敌立功。不为自己考虑,却为国家、他人着想,狄青的品德,由此可见一斑。
但狄青生活的时代,毕竟是门第观念甚重、奸人邀宠的封建社会,所以他的一片爱国热忱,对宋室的耿耿忠心,都会由于其出身低微而被抹杀。另外,宋朝统治者一向奉行防范武将权力过重会导致尾大不掉的国策,也促成了狄青的悲剧。
嘉祐中,京师暴雨积成大水,狄青因避水迁家至相国寺中居住。于是有人诬告狄青行止可疑。又有奸人说,狄青家的狗长了角,乃不祥之兆,请朝廷让狄青去外任。这些莫须有的怪议终于使宋仁宗对狄青产生了怀疑,于是罢狄青枢密使职,出判陈州(今河南淮阳)。狄青至陈州后,宰相文彦博还派人每月“抚问”狄青两次,名为抚问,实为监视。狄青就在这种被怀疑、被监视的状况下生活了半年,终因忧愤成疾,疽病突发而死。
宋神宗继位后,考察评价近世将帅,认为狄青以行伍出身名震夷夏,深沉而有智略,十分感慨,为了追念他的功绩,就下令将狄青的画像挂在禁中,并亲手御制祭文予以悼念,并派使臣带猪羊祭品至狄青家中祭祀。
画中十哲指的是哪十位画家
鸦片战争武器真相
延伸阅读:
暂无内容!
评论列表 (0条):
加载更多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