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锦:最熟练的工人每天也只能织出最多几厘米!
蜀锦,四川省成都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蜀锦,专指蜀地(四川成都地区)生产的丝织提花织锦。蜀锦多用染色的熟丝线织成,用经线起花,运用彩条起彩或彩条添花,用几何图案组织和纹饰相结合的方法织成。
蜀锦有两千年的历史,大多以经线彩色起彩,彩条添花,经纬起花,先彩条后锦群,方形、条形、几何骨架添花,对称纹样,四方连续,色调鲜艳,对比性强,是一种具有汉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格的多彩织锦。与南京的云锦、苏州的宋锦、广西的壮锦一起,并称为中国的四大名锦。
四川古称“蜀”、“蜀国”和“蚕丛之国”,这里桑蚕丝绸业起源最早,是中国丝绸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蜀锦兴于春秋战国而盛于汉唐,因产于蜀地而得名,在传统丝织工艺锦缎的生产中,历史悠久,影响深远。
2006年,蜀锦织造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蜀锦也是日本国宝级传统工艺品京都西阵织的前身。
2010年09月03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蜀锦”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蜀锦的产品特点
蜀锦织品经纬比例恰当,图案清晰,色彩丰富,花型饱满,工艺精美。蜀锦分为经锦和纬锦两大类。以多重彩经起花的蜀锦为经锦,以多重彩纬起花的蜀锦为纬锦,其中经锦工艺是蜀锦独有的。
蜀锦的产地环境
成都市地处四川盆地西部边缘,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四季分明,无霜期长,雨量充沛,日照较少。土壤肥沃、类型多样,生物资源丰富,具备了蜀锦需要的桑蚕丝及草木植物染料为主要原料。
蜀锦的历史渊源
蜀锦是中国四川生产彩锦,已有两千年的历史。汉至三国时蜀郡(今四川成都一带)所产特色锦的通称。以经向彩条和彩条添花为特色。
蜀锦历史悠久,秦汉末年已有大量生产,早期以多重经丝起花(经锦)为主。朱启钤《丝绣笔记》:“盖春秋末时蜀未通中国,郑、卫、齐、鲁无不产锦。”又云:“自蜀通中原而织事西渐,魏晋以来蜀锦勃兴……”西汉时,蜀锦品种、花色甚多,用途很广,行销全国。
三国,蜀丞相诸葛亮把蚕桑生产放在重要位置,蜀锦在当时不仅是对外贸易的商品,而且也是军费开支的来源。《太平御览》引《诸葛亮集》:“今民贫国虚,决敌之资唯仰锦耳”。
唐代蜀锦技术有很大发展,远销到日本、波斯。唐代蜀锦保存到现代的有团花纹锦、赤狮凤纹蜀江锦待多种,其图案有团花、龟甲、格子、莲花、对禽、对兽、斗羊、翔凤、游鳞等。
北宋建立成都锦院,元明以来品种更多,应用更广。宋元蜀锦十分精美,可从元《蜀锦谱》中窥见一斑。
明末全国性大动乱对蜀锦生产摧残严重。
清代蜀锦得到恢复,并受到江南织锦很大影响,产生了月华锦、雨丝锦、方方锦、浣花锦等品种,其中尤以色晕彩条的雨丝、月华最具特色。雨丝锦是利用经线彩条宽窄的相对变化来表现特殊的艺术效果;月华锦则是利用经线彩条的深浅层次变化为特点。
月华锦牵经时要根据彩条配色以及经线配色的编号,按彩条的次序、宽窄、色经的深浅变化规律来排列籆子,每牵完一柳头,必须调换一部分篗子,称为“手换手”,此为蜀锦独有的牵经方法。
蜀锦的织造在汉唐时期以多综多蹑织机为主,唐宋以来使用束综提花的花楼织机。现代蜀锦采用的是分条整经的方式,适宜于牵彩条经。
现代蜀锦用染色熟丝织造,质地坚韧,色彩鲜艳。传统构图大体可分为雨丝锦、方方锦、条花锦、散花锦、浣花锦和民族锦六种。
大清后宫妃子一早要做哪些事?
曹操“割须弃袍”的成语故事介绍
延伸阅读:
暂无内容!
评论列表 (0条):
加载更多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