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胜生平简介魏胜的故事魏胜的结局如何?
魏胜生平简介:魏胜的故事有哪些?魏胜的结局如何?
魏胜生平简介
魏胜(?~1164),字威彦,淮阳军宿迁县(今江苏邳县)人。南宋初期抗金将领,名震一时。魏胜起于弓手,善骑射,武艺高强,智勇兼备,有救国救民之志。率民为兵,自集成军,捍守海州,抗击金军达数十万人。后遭诸将忌妒,壮烈殉国。死时年四十五岁。官至山东路忠义军都统制兼御前军前军统制,忠州刺史。卒后,赠保宁军节度使,谥“忠壮”。
魏胜的故事
一、招民为兵 德服海州
魏胜年轻时曾应募为弓箭手,徙居山阳(今江苏境治)县。宋高宗绍兴末年,金主完颜亮将率大军南侵。魏胜闻知,便招集诸路百姓自以为军,以抗金兵。他号召大家说:“我们救国抗敌的时候到了!”于是招聚忠义之士三百人,聚储粮食,制造兵械,准备为国效力尽忠。
涟水(今江苏涟水)军离山阳(今江苏淮安)不远,当时属金人之地。于是魏胜率领所募忠义士三百人,渡过淮河,手持自造的兵械,攻打涟水军城。兵至该城,魏胜向那里的军民宣布朝廷的德意,为国效力尽忠的道理,不杀一人,竟攻下涟水军,涟水之民欣然归附。
不久,魏胜又率民兵攻取金之海州(今江苏连云港西南)。海州郡守是渤海人高文富。得知魏胜要带民兵来攻取海州,遂派兵捕捉魏胜。在距海州南八十里的大伊,魏胜所带民兵与海州金兵相遇。魏胜率先奋勇冲杀,众民兵相继争先恐后杀敌,金兵败逃,魏胜率民兵追敌八十里,直至海州城下。城中守敌纷纷传说此次魏胜攻海州,并非只陆上一军,水师也将至,所以惊恐万状。高文富紧闭城门,不敢出战,并且驱赶城中百姓登城守御。魏胜令民兵在城外多树旗帜,并到处举烟火以为疑兵,城中守敌更为惊慌。于是趁敌守兵慌乱之际,魏胜又分派诸人,分头到海州城各城门,向海州城民晓以大义,言金人如今背信弃盟,又攻南宋,不仅中原之民又遭蹂躏,江南之民亦遭涂炭。金兴师无名,必败无疑。宋朝宽仁大义,早有恢复中原之意,希望海州之民不要被金人蒙骗,早早反戈一击,都助王师北伐金军。海州城上的百姓闻听此言,很受感动,于是开门迎接魏胜。魏胜派遣勇锐之士登城楼而战,以杀退金兵,其余民兵皆从城门而入,没有什么人抵抗。唯独高文富与其子高安仁率牙兵拒守。魏胜整军与高安仁父子战于谯门内,杀安仁及州兵千余人,擒文富,海州遂安。
魏胜自己管理海州之事,减免百姓租税,释放被押罪囚,发放仓库粮食,犒赏战士,并整编军队,将所隶忠义之士分为五军,严明纪律,各指派将领,自兼都统制。还进一步招募忠义之士入伍,扩大队伍。不到十多天,又得兵数千人。然后将有关各事俱报于该境的宋朝将官,希望朝廷得知,并支援他们一些军装兵器。但当时守卫该境的宋朝将官,虽然也已得知金人将要背盟南下的消息,但尚未发现有入侵之事,于是不敢将魏胜之事报知朝廷。
二、激战苍山 捍守海州
海州西北有沂州(今山东临沂),当时为金人占据。左军统制董成欲出兵攻取,魏胜劝而不听。董成率一千士兵攻沂州。起初获胜,杀敌三千余人,得器甲数万,金众降。继而金生力军至,与董成作战,董成败归,魏胜欲斩其首,但因其骁勇,留之未杀。
其时沂州之民有数万进入苍山,坚壁立寨拒金。金人长久围攻苍山却攻不下。寨首滕告急于魏胜。魏胜出兵相救,列阵于苍山下。金人设伏苍山,魏胜兵遇埋伏,都跑入苍山营寨中。金兵从后面追击。魏胜提刀单骑居后掩护民兵入寨。金兵见其状,知为统将,便以五百骑兵层层包围了他。魏胜挥刀杀敌,往来驰突四击,金人的包围圈分而复合。战斗了一个多时辰,魏胜身上已有十数处枪伤,但终于冒刃突围。金兵急忙追赶,并施放箭矢,魏胜所骑之马中箭倒地,魏胜下马,步战入寨,金人没有挡者。
接着,金人攻寨更紧急,寨中无水,适天下骤雨。金人又环绕苍山建立营帐,攻寨更急。魏胜估计苍山寨坚,敌军攻之不下,必转攻海州。于是从小路出寨,回至海州城中。未过多久,金人果然解了苍山之围,直奔海州。金兵从四面攻城,魏胜募勇士登城守御。交战时,矢石如雨而下,双方大战七天。金兵伤亡惨重,只得退去。此战激烈时,魏胜曾率军出战,被敌箭射中鼻子,箭矢达于齿,不能吃饭,然而仍亲自登城督战。
金主完颜亮举兵渡淮河攻宋,怕魏胜率兵从后扰之,遂分兵数万攻打海州。这时宋将李宝恰好率领宋舟师而来,宋兵于是先破敌舰,又与魏胜在海州新桥处大败金兵。但金兵未撤退,没过多久又再次来到海州城下,建营寨于北砂巷,列阵将攻关门。交战之前,金人先派人游说魏胜,欲使他降金。魏胜开城门出,对金人说:“你们的主子叛盟失信,无故兴兵,我朝以仁义之师,来收复旧疆。你们的主子渡淮必败。你们应该早日投降,必会会获得爵位和赏赐。”金人无奈逼关而阵。魏胜登关门饮酒奏乐,犒劳军士,令士兵一定坚守勿出城。金人无法攻关,转而渡河袭关后,魏胜收兵入城,独自横刀立马驱逐敌兵,大声叱敌说:“魏胜在此!”金兵知其骁勇,全都退避,不敢向前。
其后金兵又从砂堰攻城,也不能胜。一日黎明,金兵趁着晨雾弥漫,从四面发起进攻,攻势很急。魏胜激励士卒,竭力卫城,当时矢石交下。城中溶金液而固城守,投“火牛”击敌,金兵最终也不能靠近,又多有死伤,就拔营北去。随后完颜亮被杀,海州之围遂解。
海州第一次守卫战以胜利告终,魏胜之功经李宝转达于朝廷。朝廷褒扬了魏胜,所授各官职悉如魏胜所请。
三、二守海城 再败金军
金军几次攻打海州均遭失败,却不甘心。不久,又派五斤太师为帅,发各路人马二十万人再攻海州。金兵先派一军至州城的西南,欲断绝魏胜的粮道。魏胜挑选三千骑兵,全是悍勇之士,也赴州城的西南,拒敌于石闼堰,金军不能前进。到夜间,魏胜留一千余骑兵驻守堰险,带其余兵马还城。金兵派十万人来夺险隘,魏胜再次引兵与金兵鏖战,杀数千敌兵,金兵退败,魏胜下令守险勿追。海州形势严峻,敌兵甚众,魏胜派人报知李宝。这时,李宝已率兵登舟,不再发兵。金兵又聚集一起,大举攻城,魏胜带宋军拼死守战,从早上一直激战到傍晚,金兵最终不能夺城,略退。
这时海州城外的百姓因听说李宝已带兵登舟,恐怕金兵又大至,于是扶老携幼皆欲入城内。统制郭蔚关闭城门,不让百姓入城。城下百姓牛马蔽野,呼号动地,城中兵民不忍见其状。魏胜闻知,命令开城纳民。城外百姓在城中还未住几天,金兵又来攻城,魏胜与郭蔚分兵备御城中。金兵至,见城中旗偃鼓息,寂若无人,十分警疑,数日不敢攻城。其后方置云梯、炮石,从四面包围了海州城。并令其兵士背运土石,填城下壕沟。魏胜先令众将士静观敌状,不要妄动,等到金兵靠近城墙,就百鼓齐鸣,张旗立帜,金兵先是大吃一惊,继而城中箭飞石下,如暴风骤雨,随后又继以“火牛”金液,仿佛从天而降。双方激战三天三夜,金兵伤亡甚多,而终不能进军尺寸。金军于是罢攻,在海州城外修筑营垒,挖掘河道,谋为固守。魏胜见敌人欲固守,或趁其不备袭击金营,或带轻骑出城扰敌,使金兵不得休息。
金人既而又并力攻城。魏胜告急于李宝,李宝还报说,已派张子盖率兵来解围。金人也听说宋军有援军到,已有退意。不久,张子盖先率骑兵至,后步兵也至。魏胜遂率兵出城北砂巷,与金军大战,金兵不能挡,遂退兵,魏胜又追敌数十里,斩杀敌兵无数。
魏胜与张子盖商议进击金兵之事,张子盖言:“受诏解围,不知其他。”之后便率军还。
时都督张浚在建康(今江苏南京)招魏胜,问以军务。并转授魏胜为阁门宣赞舍人,山东路忠义军都统制等职,仍于海州屯守。
魏胜的结局如何?
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诏令魏胜守海州,招抚使贾仲和也驻军于海州。贾仲和忌妒魏胜,私下令人煽惑忠义军,使其不安定。魏胜找贾仲和分辨是非,贾仲和又进谗言于都督府。于是魏胜被招至镇江“计事”,遂罢免其职,改京东路马步军副总管,建康府驻扎。不久,都督府得知贾仲和为诬言,复派魏胜还海州,恢复旧职。
魏胜既还海州,镇抚一方,民安其政。海州城西南有孤山,金兵每至,登山鸟瞰,海州城内虚实一目了然。故西南受敌创最为厉害。于是魏胜派兵围山筑城,将孤山包于所筑城内。金兵若再进犯,该城则先拒之,至此海州城备更为坚固。
隆兴二年,因宋金议和,海州守戍便被撤销。诏命魏胜至楚州(今江苏淮安),并专门屯守清河口。当时和议尚未最后确定,金兵乘宋军松懈,用舟船载兵器粮食自清河出,欲侵犯宋的边境。魏胜得知金人之谋,便率兵拒金人于清河口。金兵诈称欲运粮至泗洲(今江苏盱眙北),必须经清河口入淮河。都统制刘宝以宋金双方正在议和,不许御敌。金人骑兵遂越过其边界进入宋地。魏胜率部拒敌于淮阳,自清早战到中午,胜负未决。这时金军增派生力军前来助战,魏胜又率兵力战,一面派人告急于刘宝。这时刘宝在楚州,离淮阳四十里。魏胜告急报至,刘宝仍坚持说,双方已讲和,决无战事,于是不发一兵。魏胜箭矢用尽,救兵不至,仍依高土坡为阵死战。他指着高土坡对士卒说:“我今天当死于此地,突围出去的人一定要归报天子!”就令步卒居前,自率骑兵殿后,退至淮阴东十八里,中敌箭,坠马而死。
魏胜之事被朝廷得知后,众人皆称其壮勇,为其死而叹惜。赠保宁军节度使,谥“忠壮”。立庙于镇江。等战事平定,乃改其祠于赴难之处。并令有司刻木而殓,葬于镇江。诏令因刘宝不出救兵,削夺其官职,贬琼州死。
魏胜生前善用大刀,又能左右射,军旗上书“山东魏胜”四个大字,每遇战,则高举其旗,金兵望见即避退。魏胜还懂车战之术,曾自创如意战车数百辆,炮车数十辆。车上做兽面人牌,大枪数十立于其外。每车用二人推动,车上可遮蔽五十人。行军则载辎重器甲,止则为营,挂搭如城垒,人马不能近,遇敌又可御箭矢。每当列阵,如意车在外,炮车居中,交阵则出骑兵,两车掩出,获捷则拔阵追袭,少却则入阵间稍息。士卒不疲,进退便利。魏胜以其制报于朝廷,朝廷诏令诸军俱遵其制而造车。
三国蜀汉名将马谡生平小故事介绍
诸葛亮死前为什么要点亮49盏灯
延伸阅读:
暂无内容!
评论列表 (0条):
加载更多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