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可喜生平简介尚可喜的故事尚可喜的结局如何?
尚可喜生平简介:尚可喜的故事有哪些?尚可喜的结局如何?下面为你介绍清初三番之平南王尚可喜的一生:
尚可喜生平简介
尚可喜(1604~1676),明清之际辽东(治今辽宁辽阳)人。崇祯时为副总兵,崇祯七年(1634)继孙有德、耿仲明降后金(清)。后封智顺王,属汉军镶蓝旗。从清兵入关,镇压农民起义军。顺治六年(1649)改封平南王。击破广东地区明军,驻守广州,为清初三藩之一。吴三桂叛乱时,其子之信响应,他忧急而死。
尚可喜的故事
一、勇而善谋 归降满清
尚可喜的父亲尚学礼曾任明朝东江(明末在登州、旅顺及鸭绿江口外海中诸岛设东江镇)游击。明天启四年(1624)三月,明军与后金(清)在辽阳东南不远的楼子山展开激战,尚学礼不幸中埋伏阵亡,总兵毛文龙便把尚学礼的部队交给尚可喜统领。
崇祯二年(1629)七月,袁崇焕诱杀毛文龙,推荐黄龙继任东江镇总兵。崇祯四年(1631)十月,皮岛上发生兵变,把黄龙拘留起来。当时,尚可喜分屯海上,得到消息后返回皮岛,果断地鼓动诸将斩杀了倡乱者,很快就平息了这场兵变,表现了他“勇而善谋”的军事才能。
孔有德、耿仲明在登州举兵叛明,后投降了清人,黄龙命尚可喜率战船八十余艘在登州海面防守,防止孔有德、耿仲明突围北上,但在海上遇到飓风,海船尽毁,尚可喜回到旅顺,然后在陆、海两方面对孔有德、耿仲明加以堵截,迫使孔、耿绕道镇江(今辽宁海城)后转沈阳。尚可喜因战功晋升为广鹿岛副将。
崇祯六年(1633)七月,投降后的孔有德、耿仲明攻打旅顺,黄龙战死,尚可喜的两位夫人和家口、侍婢等数百人都投海自尽。黄龙死后,沈世魁代黄龙为总兵。部校王廷瑞、袁安邦等构陷尚可喜,诬告其罪名。沈世魁传檄尚可喜赴皮岛,将加害于他。尚可喜从广鹿岛出发,突然狂风大作,船不能行进,而沈世魁传檄愈急,尚可喜心中不免生疑。后侦得沈世魁等人将加害自己的内情,仰天长叹说:“吾家世代捐躯报国,嫉忌者反而想置我于死地啊!”于是返回广鹿岛,派部校卢可用、金玉奎纳款于清。天聪七年(1634)正月初一日,尚可喜借庆贺新年之机,先发制人,一举逮捕了副将俞亮泰、仇震泰,又率兵攻占广鹿、大小长山诸岛,擒抓了守将马建功、王廷瑞、袁安邦等人,然后于二月十七日带领兵民一万多人投降了后金(清)。皇太极极为赞赏,不仅赐给尚可喜田宅、饮食、器用、耕牛及奴仆等,而且出迎十里,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又设宴招待,亲授尚可喜为总兵,赏赐特别丰厚。从此尚可喜成了清军中的著名战将,为清人入主中原立下了汗马功劳。
二、维护清统 征讨叛军
顺治十三年(1656),朝廷赐敕纪功,尚可喜每年增加俸银一千两。当时,广东都已归为清人的版图,但反清队伍不断拉起,他们与郑成功互相联合成了清人沿海郡县的大患。顺治十七年(1660),反清义军的将军郑耀占领了海康,尚可喜发兵攻打,郑耀转移到交趾。寨长萧国隆降清后又反清,联合洪彪、周祥、方泰、陈期新等分别占领了恩平、开平、阳春、阳江的山寨,时常攻掠广州、肇庆。尚可喜派兵攻克了山寨,擒斩了洪彪、周祥、方泰、陈期新等人以及其属下一千多人,萧国隆投水自杀。
当时,广东番禺人周玉手下有很多人,并且有缯船几百只,每只船上有三个帆、八只棹,冲浪如飞,很善于水战。尚可喜招募了他们,并封周玉为游击将军。顺治十八年(1661)清廷决定迁沿海居民到内地,距海三十里,以避免海寇扰乱。对此决定,尚可喜同总督李栖凤曾一起到海滨勘察,上奏请求停止迁海民内居,但朝廷不答应。周玉等坚决反对内迁,攻打顺德县。朝廷派尚可喜发兵加以镇压,擒杀了周玉等人,斩首二千余人。周玉手下的人在谭琳高、黄明初等的率领下转移到东涌海岛。尚可喜传檄水师攻打,谭琳高被擒,起义被彻底镇压。
康熙三年(1664),碣石(今广东陆丰东南)总兵苏利率所部万余人反抗清廷,尚可喜统兵攻打,双方在海丰交战,苏利阵亡,几千人被杀,收复了碣石卫城。因此战功,尚可喜又每年增俸银一千两。
尚可喜的俸禄很丰厚,但仍然贪婪不法。其子女共八十余人,挥霍无度。儿子娶亲,动辄几万金,女子出嫁,亦非万金不可,这样的开支,远非俸银所能应付,于是便非法掠夺。康熙四年(1665)三月,康熙下旨给尚可喜,康熙用语委婉,但用意甚明,这无疑给尚可喜敲起了警钟。
康熙十年(1671)八月,尚可喜以年老多病为由,上疏请求以长子尚之信回粤代理藩务。康熙皇帝此时正以藩王专权为患,很快就答应了尚可喜的请求。康熙十二年(1673)二月,尚可喜上疏,请求两佐领甲兵以及藩属官员,凡孤寡老幼都随自己回到辽东海城耕种。康熙下旨说:“览奏俱见恭谨,能知大体,朕心深为喜悦。”疏下户、兵二部议定,令尚可喜率诸子、藩属、十五佐领全部移归。三月,康熙又特派两名侍卫专程往广州存问,实则是催促其早行,康熙并特派户部尚书梁清标速赴广州督理搬迁事务。
不久,康熙又下令靖南王耿精忠、平西王吴三桂也仿效尚可喜,撤藩归耕。但十一月底,吴三桂反,康熙下诏暂停撤藩,仍留尚可喜等镇守广东。
吴三桂派使下书给尚可喜,劝其造反。尚可喜拘留了使者,并把吴三桂的信呈奏。
康熙十三年(1674)三月,耿精忠据福建反清。广西将军孙延龄也举兵反清,占据着桂林。尚可喜得到了孙延龄的檄文,内中有三藩并变之语,他便马上上疏剖白说:“臣与耿精忠为婚姻,今精忠反,不能不踌躇于中。惟捐躯矢志,竭力保固岭南,以表臣始终之诚。”尚可喜并建议说:“吴三桂遣贼兵二万屯黄沙河,若与孙延龄联合,势益猖獗。请就近移师,同臣剿贼。”康熙下旨说:“王累朝旧勋,性笃忠贞。朕心已洞悉。览奏披沥悃忱,深为可嘉。其益殚心进剿,以副倚任。”于是命清军驻江西部队,分流会剿。
四月,潮州总兵刘进忠反,依附耿精忠。尚可喜派次子、都统尚之孝前往攻打,并且上疏说:“臣众子中惟之孝堪继臣职,至军机事宜,虽衰老尚能指挥调度,不致有误封疆。”十月,康熙下旨说:“王为国抒忠,厥功懋著。当兹军兴之际,提督抚镇以下,俱听王节制;文武官员听选补,奏闻;一切调遣兵马及招抚事宜,亦听王酌行。”
康熙十四年(1675)正月,尚可喜被封为平南亲王,尚之孝授予平南大将军。这时,简亲王喇布统师江西,因为吴三桂、耿精忠结连为寇,未能以重兵达粤。粤东之连州、惠州、博罗、河源、长宁、龙门、增城、从化一带之举兵反清者蜂拥而起。尚可喜发兵加以攻打,屡奏捷报。刘进忠向郑锦求援,郑锦派一万多人加以增援,声势更为浩大。反清的祖泽清占领了高州,联合广西义兵接连攻下了雷州及德庆、开建、电白诸县,尚可喜接连上奏告急。康熙下诏令简亲王派兵速进。
尚可喜的结局如何?
康熙十五年(1676)二月,清廷曾派额驸、尚可喜的第七子尚之隆率军增援广州,但军队在江西受阻而回。而在这时,尚可喜藩下的总兵班际盛、孙楷宗、水师副将赵天元、赵有仪等又相继反清,广东顿时陷于崩溃之势。这时,尚可喜病情加重,卧床不起。于是又上疏说:“臣病日剧,臣子之孝出兵潮州,恐省城有不测,请遣威望大臣驻镇。”康熙下旨说:“王实心为国,计虑周详。朕与王情同父子,谊若手足。览疏未竞,朕心恻然。但王驻镇日久,措量咸宜,军民依赖,若必遣大臣,恐事未周知。王可于诸子中择才略素著者遣赴潮州理军务,大将军尚之孝回省城,侍王左右,捍卫封守。王其加意调护以慰朕念。”这圣旨还未来得及到达广东,吴三桂驱兵进逼肇庆,并授予尚之信“招讨大将军”之封号,尚之信于是反清,而尚可喜卧于病床,时而昏迷,根本无法加以节制。尚可喜气愤至极,于是自缢,幸亏左右及时加以解救,这才苏醒过来,但到十月二十九日便死去。
康熙十六年(1677),尚之信又归顺了清朝,迎接清兵入广东,袭了其父的爵位,尚之孝回京,康熙令部议尚可喜恤典,谥曰“敬”。
康熙二十五年(1686)五月,康熙皇帝下旨谕廷臣说:“尚可喜当阖城皆叛,矢志不移。临殁犹被服太宗所赐朝衣,言死后必葬于海城,魂魄有知,仍事先帝。其忠诚之心,始终无二。今尚之孝往迎骸骨,俟至都门,即以奏闻。”九月,尚可喜的灵柩到达丁字沽,康熙遣内大臣、学士各一员前往祭奠,并下旨说:“王素笃忠贞,人尽如王,天下安得有事?朕又念王至老怀诚,克殚忠荩,殊伤悼之。”又赐白银八千两作为殡葬之用,立碑于墓道,其墓在海城县东南之凤翔山(后迁葬文安山)。
不久,尚之信因罪除爵,家属俱归旗。诏尚可喜往年在海城的田宅给其第七子尚之隆,设佐领二名,以其一为可喜守墓。尚之隆后官至领侍卫内大臣。
关羽为何曾被封帝?
延伸阅读:
暂无内容!
评论列表 (0条):
加载更多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