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王朝最后的舵手是谁?
汉人官僚的崛起,对于中央的权利是一种挑战。在甲午战争之后,地方的封疆大吏与中央的关系便若即若离,尤其涉及到财权与兵权。这种现象在“东南互保”一事上有了一个集中的体现。
义和团运动,慈禧太后宣布对十一个国家宣战,从而引发了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以两广总督李鸿章,湖广总督张之洞,两江总督刘坤一以及山东巡抚袁世凯为首的地方大员,竟然私下与列强媾和,相互约定“互不侵犯”。这是对中央权威的公开挑战,但是慈禧太后因为战争的失败却并没有在战争结束后便惩罚这些人,而是在之后的时间里渐渐的收回地方权力。但是总的来说,慈禧太后的收权对于兵强马壮的地方大员没有产生太大的挑战。
在晚清的政治生活中,虽然“立宪”与“清末新政”占据了主流。但是在暗流中,依然存在着满汉之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而这种矛盾,在宣统朝变得无法调和。一方面是因为地方的权利逐渐增强,但更多的则是以摄政王载沣为首的满洲贵族对于局势的判断。他们害怕这些地方大员有一天会联合起来反对他们,因此决定先下手为强。
载沣于1909年1月罢黜袁世凯。3月,宣布清理财政。对地方的财政情况进行检查。4月,载沣派财政监理官分赴各省调查情况,5月,设立币制调查局,拟统一币制,12月,宣布收回司法权,规定“有再请暂用就地正法章程者,以违制论”。1910年5月,任命载泽为盐政大臣,统一全国盐政,8月,将北洋六镇兵权收归陆军部统辖,12月,成立海军部。1911年1月,重新参订外省官制。
在这一系列政策推出之后,载沣又玩了一把大的,就是在1911年5月,公布了责任制内阁的名单。也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皇族内阁。当时的内阁名单如下:总理大臣奕劻(宗室),协理大臣那桐(满)和徐世昌(汉),外务大臣梁敦彦(汉),民政大臣肃亲王善耆(宗室),度支大臣载泽(宗室),学务大臣唐景崇(汉),陆军大臣荫昌(满),海军大臣载洵(宗室),司法大臣绍昌(觉罗),农工商大臣溥伦(宗室),邮传大臣盛宣怀(汉),理藩大臣寿耆(宗室)。一共十三个人的内阁,宗室与皇族的成员占了7人,而汉人只占了三位,还基本上属于没有实际权利的部门,同时,此“皇族内阁”也并没有地方大员的加入。
不到三年,载沣似乎抓到了所有重要的权利。面对着这样的集权,地方督抚自然是不会坐以待毙。他们集中全力反对集权,并在责任制内阁上面做起了文章。而此时此刻,载沣的反应却是“不管风吹浪打,我自岿然不动”。他根本没有理会督抚们的反对,面对着督抚们的奏折与御史的批评,载沣干脆“一切参奏悉留中不发,亦不谴责言者,遍体麻木不仁……”
就这样,载沣摄政的三年基本上都是在集权。更为讽刺的是载沣却打着“立宪”的幌子进行集权,南辕北辙也就彻底的将地方矛盾演化成为了民族矛盾。这也就自然而然的将朝中的维新派,立宪派和地方大员都送到了朝廷的对立面。
载沣的一意孤行终究把自己变成了孤家寡人。等真正到了辛亥革命爆发的时候,32岁的载沣才真正意识到自己已经到了孤立无援,四面楚歌的境地。这也就无怪于武昌的一声爆炸,便推倒了这个王朝。
这就是载沣人生中最“悲戚”的三年,更像是大清王朝宿命的三年。当年,清军就是靠着摄政王多尔衮的决策,在逐鹿中原后在汉人的土地上建立了满清帝国。而也是摄政王,换成了载沣却埋葬了帝国。可能载沣自己都没有想到清帝国葬送在了他的手中,但是让人感到欣慰的是,在历史潮流面前,载沣没有抵抗,而是选择了一个比较体面的方式结束了帝国的统治,但是更为讽刺的,换取皇帝退位的《清室优待条件》,是载沣恨之入骨的袁世凯谋来的。
延伸阅读:
暂无内容!
评论列表 (0条):
加载更多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