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泰如何成为蒋介石智囊的?
杨永泰是为国民党高级官员,蒋介石的首席智囊。但身有原罪的他是如何进入国民党党内的呢?
1936年10月25日,时任国民政府湖北省主席杨永泰受邀参加日本驻汉口领事馆的晚宴,宴会结束后,杨永泰回程途经江汉关轮渡码头时,突然冲出一人举枪便对着他连续射击,数声枪响后,这位“当代卧龙”倒在血泊之中,命归九泉。杨永泰死讯一出,立即引发各方猜疑,有人认为杀杨是力行社核心人物之一邓文仪的报复,也有人认为主谋是以二陈(陈立夫、陈果夫)为首的CC系。杨永泰是“政学系”之首脑,是CC系和力行社的政敌。无独有偶,就在一个多月后的12月5日,政学系的另一灵魂人物黄郛也在上海病逝。
因北洋政府解散旧国会,政学会随之烟消云散,无论是黄郛还是杨永泰,仕途都相当坎坷。黄郛只担任了不到一年的副委员长,1926年即被迫辞职,只好受蒋介石之邀南下。至于杨永泰,辞职后蛰居上海,终日感叹自己怀才不遇。1927年南京政府成立后,黄郛即将赋闲的杨永泰引荐给蒋介石。1928年,黄郛因济南事件辞职后,杨永泰便开始为蒋介石出谋划策。
实际上杨永泰想要在刚统一全国的南京政府有所建树并非易事,因为在老国民党员看来,他这种政学会旧人是有“原罪”的,其先后投靠孙中山、西南军阀、北洋军阀,不仅人品颇受质疑,政治上也不可靠。他曾想在立法院谋个“委员”职位,结果遭立法院院长胡汉民坚决反对,并公开表示:“杨某昔曾反对孙总理及陷害同志,吾焉能用之?”
从胡汉民的态度不难看出,只要元老派还在掌权,满身黑历史的杨永泰就不太可能名正言顺的进入以党统国的国民党中枢。好在国民党并非铁板一块,只要有斗争,就有杨永泰这样人的用武之地。作为蒋介石的谋士,他早在蒋桂战争期间就开始为蒋奔走,帮蒋介石打击政敌(收买桂系俞作柏)。1931年2月,胡汉民被蒋介石软禁,引起宁粤对峙。杨永泰的机会来了,他“奉命赴香港秘密工作,对西南加以分化运动”。后来随着宁粤分裂的解决,蒋介石短暂下野,而杨的拦路虎胡汉民却彻底脱离了南京政府中央。
1932年蒋介石复出后,杨永泰即跟随其赴汉口主持鄂豫皖三省“围剿”红军的军事行动。从1930年至1931年,国民党对苏区先后进行了3次大规模军事“围剿”,但3次都铩羽而归。这一次,杨永泰总结以往失败教训,为蒋介石献上一套“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策略,深得蒋介石认可,杨永泰也因此被任命为“剿共”司令部秘书长,不久又升任军事委员会南昌行营秘书长。“剿共区域”的政治事务,包括人事任免都归其统筹。获得正式官职的杨永泰在南京国民政府的地位从此名正言顺。
此后几年,杨永泰官运亨通,至1935年底国民党五全大会后,被任命为湖北省政府主席。这段时间里,杨永泰与张群、熊式辉等官员互相协助,关系密切,而外界也将这个圈子称之为“政学系”。这个名称完全是因为杨永泰的个人经历,承袭北洋时期的政学会之名而来。今人看来,政学系是个颇有文化气息的名称,但在当时绝不是一个好名——政学会是为前朝(北洋政府)服务的,杨永泰本人更是因一而再再而三的换东家,声名狼藉。1931年宁粤对峙时,广州政府历数蒋介石四大罪状,其中就有一条是起用“政学会”旧人杨永泰。可见这个名称也颇有点贰臣集团的讥讽意味。
政学系的成员除了杨永泰、黄郛、张群、熊式辉、吴铁城等活跃人士被外界认为板上钉钉外,具体由哪些人员组成,始终众说纷纭。因为被归为政学系的人不承认有政学系的存在,而很多人即使与杨永泰等人交情不深,也没得到政学系什么好处,只因得罪了其他派系,也会被扣上一顶政学系的帽子。综合来说,这个派系主要由官僚政客、实业家、知识分子以及少数军人聚集而成,但没有实际的组织和纲领。
但是为何这样一个松散的组织,在1932年至1936年间能在政坛如此活跃,甚至左右时局?被视为首脑的杨永泰更是党内无渊源,战场无战功,满身黑历史,仅靠一张嘴就成为封疆大吏。这都与同时期蒋介石改造国民党的一系列动作息息相关。
曹操为何杀高顺留张辽
左宗棠抬棺上阵收复新疆
延伸阅读:
暂无内容!
评论列表 (0条):
加载更多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