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用什么刷牙
在古代,牙齿若长得参差不齐,便被会视作龃龉。具体一点是,咬合不齐为龊,不平整者为龋,排列不齐为龇,这些都被视作牙齿的病态。据此可以看出,古人对牙齿健康的要求极高。
根据《礼记》记载,古人早在先秦时期,就有了刷牙护齿的习惯。所谓“鸡初鸣,咸漱”,便正是指古人通过漱口的方式清洁牙齿。当然,他们的漱口水也是有讲究的,诸如:醋、盐水、茶等具有消毒清洁作用的液体。茶水中含有氟和维生素,长期用茶水漱口,具有清洁口腔、防止蛀牙的作用。
并且,中国最早出现的牙齿清洁工具是杨柳枝。相传,在晚唐时期,人们会将杨柳枝泡在水中,需要刷牙的时候,便用牙齿撕开杨柳枝。柳枝中撕裂的纤维就如同木梳上的细小锯齿一般,清洁牙齿十分方便。古语常言“晨嚼齿木”,即早上嚼木头,这个刷牙原理就和杨柳枝的功效一样。
1954年,考古工作者在挖掘辽代墓葬时,发现了两把骨制结构的牙刷柄。这足以证明,古人用牙刷清洁牙齿的历史至少也有千年以上。
此外,相关史书曾提到,南宋时城里出现了一种专门制作和销售牙刷的店铺。虽然,当时制作牙刷使用的都是骨、竹、角、木等材料,但其头部钻孔植马尾的设计,无疑与现代牙刷十分接近。除了牙刷之外,宋代还出现了用茯苓等药材制成的古牙膏,这或许可以算作现代牙膏的雏形。
在使用这种“牙膏”时,一些人会使用竹节制成的牙刷清洁,一些人则会用手指或布涂抹摩擦,再用清水漱口。根据公元六世纪南梁雕刻的石碑内容可知,古人还有用荷叶、皂角、青盐等药物熬制膏体的习惯,这种膏体也被称作“口齿乌髭”。
相传,用这种“牙膏”刷牙可消炎镇痛、增白留香。除此之外,还有美容乌发的作用。
其实,现代人洗漱都有固定的时间,许多人会在清晨起床时刷牙漱口,并在晚上入睡前再刷一次牙。可是,在古代医学家张景岳看来,入睡前洗漱要比晨起洗漱更为护齿。他在《景岳全书》中提到“每于饭后必漱,则齿至老坚白不坏”,即:认为餐后漱口,牙齿到老都坚白不坏。
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这种说法显然是比较科学的。“洗漱”即指洗涤,在相关古籍的记载中,古人从很早之前便有了晨起洗漱的习惯。当然,这里的洗漱亦包括漱口。隋朝的巢元方曾在其《诸病源候论》中,提到“食毕常漱口数过,不尔,使人病龋齿”。即:每餐过后都要漱口,若不这样做,牙齿就会出现龋齿。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人认为,晚上漱口对牙齿有着更好的保护效果。宋人张杲其所著的《医说》中,提到“世人奉养,往往倒置,早漱口不若将卧而漱,去齿间所积,牙亦坚固”,即:认为晚间漱口更具护齿效果。后来,人们为了更好地保护自己的牙齿,索性改为了每天早晚两次漱口,此举显然已经非常贴近现代人的洗漱习惯。
此外,在刷牙工具尚未被发明前,古人常通过漱口清洁牙齿。譬如:唐代孙思邈就在其《备急千金要方》中,提到“每旦以一捻盐内口中,以暖水含口齿牢密”的漱口方法。
除了用盐水漱口外,古人还有用浓茶漱口的习惯。《延寿书》中提到,凡饮食讫,只要以浓茶漱口,就会解去所有的烦腻,调和脾胃。若是吃肉,以浓茶漱口可自然剔去齿间残留的肉渍。如此长久防护,牙齿便会越来越坚固。
除了以茶漱口外,古人还会用酒剂漱口,其实,这一做法也是符合现代医学原理的。《医说》曾提到一个小故事,即:有一位七十余岁的刘老汉,每次喝酒都会顺便漱一下口。经年累月的坚持之后,刘老汉的精神居然愈加亢奋,口中亦无龋齿。
除了清洁牙齿之外,古代还出现了镶补牙齿的技术。唐代颁布的《新修本草》就提到了一种以水银、白锡、银箔制成银膏填充牙齿的医疗措施。
可见,这类史籍证据已经表明,我国的牙科医疗技术曾远超世界各国。
现今,人们不用再为刷牙的事情烦恼,不用再为牙刷、牙膏操心了。因为,只要去趟超市,一切都可以解决,非常方便。但买回来之后,你是否按时使用呢?在这个压力巨大的社会,许多人都忽视了自己的口腔健康,也有了各种各样的麻烦。所以,行动是最重要的,不要买了不用,浪费资源。
古代皇后如何管理六宫
抗日战争中日双方实力对比
延伸阅读:
暂无内容!
评论列表 (0条):
加载更多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