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人为什么喜欢穿貂皮大衣
自古以来,以貌取人就是人们的常态,在外貌里,除了难以改变的生理特征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衣服。从中原王朝角度来说,动物皮毛暗含着原始、野蛮、未开化的意味。它们大多来自于荒芜的边疆,是蛮夷的服饰。
那么,从不屑到推崇,这个转变发生在什么时候呢?
这就是蒙古人一统天下的元朝。在蒙古人统治汉地之后,普通人对毛皮的了解逐渐增加,需求也逐渐增加,游牧民族的趣味成为了新的主流。而且,这种趣味一旦兴起,就不会一下随着朝代更迭而消亡,在明朝初年,蒙古文化依然对汉人的时尚有着很深的影响。
在明朝弘治年间,就有御史进言,说京城男女“胡服汉语”,汉人也穿貂皮狐衣。他强烈建议“复华夏之淳风”,还敦促朝廷“扫胡元之陋俗”,以便“习俗纯正”。
到了清朝,越来越多人追求貂,引起了清政府的不满,所以,在康熙和雍正时期,朝廷会以“禁奢”的名义,限制大臣追逐貂。康熙皇帝曾经在廷议之后,对一群穿着华贵的大臣群体表达不满,“尔等好用貂缎贵物,不知一貂帽、一缎衣,其价值狐皮帽、羊皮袍数件。尔等何用此贵物?”
到了乾隆五年,清政府正式发布对东北的封禁令,禁止汉人进入,这种维护环境的“纯洁性”,带着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
但没想到,越禁忌越美丽,在权力、风尚和禁忌的各种作用加持下,貂的身价进一步被抬高了,反而给边疆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打击。
随着市场膨胀,一股史无前例的商业扩张和自然资源开发热潮,改变了边疆的生态环境,狩猎行为日益频繁,野生动物毛皮数量锐减。
据记载,17世纪,在西伯利亚地区,貂惨遭过度捕猎的厄运。到了19世纪,它们基本上从清帝国控制下的蒙古、满洲地区和库页岛消失了。以清朝的乌梁海地区为例,他们每年要向朝廷进贡包括貂皮在内的九种毛皮。1816年,进贡的貂皮数量多达3800张,1831年跌至1878张,此后年均最多1200张。
所以,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毛皮供不应求,价格进一步上涨,成为了奢侈品中的奢侈品。人们对于貂的需求欲望,以及穿貂的象征意义,就在各种因素的推动下,达到了顶点,并持续了几百年。
一直到今天,这种影响力,才随着环保理念的兴起和审美观念的变迁,慢慢衰弱下去。
延伸阅读:
暂无内容!
评论列表 (0条):
加载更多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