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思而行的成语典故
三思而行【释义】
做一件事应多想想,然后再行动。
三思而行【出处】
春秋•孔丘弟子《论语•公冶长》。
春秋时,鲁国大夫季孙行父,即季文子,为人谨慎,凡事都要多 次考虑以后才决定做不做和怎样做,即主张“三思而行”。
一般说来,在干一件事情之前,多考虑考虑,然后行动,总是利多弊少的。可是孔子却并不赞同季文子的这种态度。孔子出生的时候, 季文子已经死去十多年了。后来,孔子听人说到关于季文子的谨慎态度时评论道:“没有必要‘三思,只要能‘再思,也就可以了。”孔子的原话,见《论语•公冶长》: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孔子为什么认为只要“再思”就可以了呢?《论语》中没有说明。 宋代儒学家程颢、朱熹等的解释是:考虑一两遍,就足以决定;考虑一多,反而要患得患失、疑惑不定了。
“三思而行”的“三思”,就是指多想。“三”不是限于三次的意思, 而是“再三” “反复多次,。劝人好好考虑考虑,有时也可以用到这句成语。
相关推荐:
延伸阅读:
暂无内容!
评论列表 (0条):
加载更多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