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之盟是什么意思 金匮之盟的真相是什么?
“金匮之盟”的核心是兄终弟继,也就是说宋太祖死后要把皇位传给弟弟赵光义而不是他的儿子。按照赵光义和赵普的说法,“金匮之盟”的订立应该在961年,太祖就位之后的第二年六月。当时赵匡胤的生母杜后病重,临危之际召见太祖,问他何以得天下。宋太祖一时不知如何回答,只好说全是因为父母积德行善才有今天。
杜太后正色道,你能够顺利谋得天下,是因为周世宗让年幼无信的儿子当了皇帝,假如后周有一位年长有威的皇帝,你还能得到天下吗?随后,杜太后嘱咐宋太祖把帝位传于赵光义,不要传于幼儿之手,以保全宋室江山。宋太祖表态一定遵从母亲的教诲,赵普受命将杜太后的遗命记录在案,藏在了金匮之中,这就是史上所传的“金匮之盟”。
“金匮之盟”所提到的兄终弟继的方案并不是杜太后首创,早在商代就有先例,但这种办法实施得并不顺畅。“兄终弟及”看起来可以解决弱童当政的问题,但却引发了意想不到的矛盾,那就是在弟继兄位之后,接下来的继承权应该给谁?
按理说应该传位于“兄”之子,但当政的“弟”往往存有私心,总是想方设法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子孙,所以商代的传位一度非常混乱,后来实行了传位于子的办法,王室就比较安定。
到了西周,为了矫正商朝“兄终弟及”所带来的弊病,周公吸取商代传位教训,创立了嫡长制继承方式。所谓嫡长制,就是根据母亲身份的贵贱尊卑将皇子区分为嫡子和庶子,以此确定继承人的资格和顺序。因为当时君王多妻,孩子众多,必须保证国家最高权力在限定的范围内平衡过渡。从此,中国大多数封建王朝都沿袭了这种制度,将之奉为不可动摇的“万世上法”。
宋太祖善读书、喜学习,估计不会不知道这些前朝旧事,而且他登基以后采取的种种措施,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巩固宋室江山,确保长治久安。关于皇位继承权的问题,从理论上讲,并不是太复杂。自西周以来,一直都按照“父位子承, 长幼有序”的原则进行。赵匡胤共有四子,其中前三子为原配贺氏所生,长子滕王赵德秀和三子赵德林夭亡,赵德昭是次子,赵德芳是第四子,也是最小的儿子。也就是说德昭虽然不是长子,但却是在世的最年长者,如果赵匡胤想把帝位传给德昭,那将是天经地义的事。
按照皇室惯例,皇子成年,都是要封王的,然而宋太祖在位时,他的两个儿子都没有被封王位。相反,其弟赵光义却被封为晋王。德昭只被封为“贵州团练使、同平章事”,没有什么实际权力。但这不能作为宋太祖无意传子的根据,因为杜太后死时,太祖不过35岁,赵光义22岁,德昭只有11岁,德芳刚刚2岁,一切尚早,不必急于行事,公开矛盾。
总之,宋太祖生前没有确立太子,也没有明确赵光义为合法继承人。尽管在他自己看来,一切都还有回旋的余地,但这却使得王位继承问题变得扑朔迷离,各方势力都瞄着皇位,觉得自己大有希望。
首先,从道理上讲,赵德昭是法定继承人,而且聪明英武,很有韬略,有点当仁不让;另一方面赵光义占据着开封府尹的核心位置,培植了大量心腹羽翼,争当接班人占了先手。但关于皇位继承问题,并不是只有赵光义和赵德昭充满欲望,还有不可小视的第三方,那就是赵德芳。当时的皇后宋氏非常宠爱赵德芳,力主立他为太子,宋太祖虽然没有表态,但须知枕边风历来威力无穷。
赵德芳与赵德昭并非一母所生。德芳出生于贺后去世的第二年,也就是959年,生母姓王,是后周巢国公之女。史上对王氏的评价很高,称她优点很多,一是待人仁慈,二是恭勤不懈,三是善古琴才艺,同时还虔信佛教。王氏生有一子二女,乾德元年(963年)病逝。也就是说,赵光义取代赵匡胤的时候,她也去世十几年了。
既然赵德芳的生母早就去世,那么主张立德芳为太子的皇后又是何许人?了解了这一点,有助于我们理解,为什么赵匡胤死后,宫中太监王继恩敢不听她的命令。这位皇后姓宋,她的父亲是左卫上将军宋廷渥,母亲则是后汉高祖刘知远之女永甯公主。虽然也是系出名门,但在宫中资历尚浅。太祖去世时,她只有25岁,且不过是德芳的养母。宋皇后对太祖的两个儿子德昭和德芳照顾有加,因为德芳年龄最小,与她更为亲近,所以尤其偏爱德芳,经常鼓动赵匡胤立德芳为太子。
由此可以想见,这在三方势力中,赵德昭的地位最为尴尬,因为赵光义手握重权,而赵德芳有皇后的支持,他自己只有空洞的道义。史书记载,他一生寡言,喜读书,淡泊名利,但性情刚烈,这样的描述非常符合他的身份和境遇。
宋太祖对此可能心知肚明,所以对由谁继承王位一事,一直不轻易表态。但这种不表态对赵光义来说,就是一种表态,因为最经不起拖的人就是他。如果真有金匮盟誓,或者尽管没有,而赵光义又想当皇帝的话,那么潜在的风险就可想而知了。
赵光义比太祖年轻12岁,德昭比他小11岁,他们的年龄基本就是个等差数列。宋太祖越不表态,赵光义继位的希望就越渺茫。挡在他前面的有身体强健的太祖,后面又有不断成长的两个侄儿。如果太祖不死,他继位的空间会越来越小。继位之争,看起来是赵光义与太祖的儿子之争,实际上是太祖与赵光义之争。
对于宋太祖来说,若想顺利传位于子,必须剔除阻碍传位的障碍,在当时情况下,赵光义显然是最大的“眼中钉”。宋太祖算得上史上最仁慈的皇帝,他不仅自己不轻杀大臣,还立下秘密誓言,要求子孙后代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之人,否则必受天殛。
一个连大臣都不肯轻易枉杀的皇帝,是不会将屠刀伸向看起来没什么过错的亲弟弟的。如果赵光义也如宋太祖一样,那么历史将会重写。但赵光义不是赵匡胤,他对皇位的渴望程度显然超出了宋太祖的预料。宋太祖可能寄希望于以拖待变,依靠自然的方式消解掉王位继承中的矛盾,这符合他一贯的行事方式,用软方式而不是硬杀戮的方式解决问题。
宋太祖应该没有进行过换位思考,他感受不到赵光义对皇位的迫切要求,所以也没有意识到自身的危险。如果赵光义想当皇帝,以他的身份,从他的角度,一场针对继位的夺权阴谋就不得不暗中进行了。宋太祖平平安安地活着意味着赵光义将失去机会,那么,若赵光义不想按照太祖的意思一直拖下去,除非是一场飞来的横祸,赵光义的愿望很难实现。
“兄终弟及”这一制度的前提是兄必须死,兄若不死,弟何以为继?所以“金匮之盟”这份盟誓的前提是赵匡胤必须死,赵光义若要当皇帝,宋太祖必须先死,如果生死由天,自然死亡,赵光义的皇帝梦可能就只是空想了。天定不可取,那就只有人算了。
究竟有没有杜太后临终遗命其实已不那么重要了,赵光义想要当皇帝,宋太祖没有不死的理由。这样一种结局,杜太后恐怕做梦都没有想到,也不愿意看到!
三河坝战役是谁指挥的
延伸阅读:
暂无内容!
评论列表 (0条):
加载更多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