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后的礼仪典制
清代最讲究国法礼仪,官场上的礼度和称谓言谈极有分寸,特别是皇帝或皇太后召见内外大臣,大臣们觐见、奏对,更要遵守礼仪制度。稍不注意就会“失仪”,最轻者也要罚俸,重者还会降级、丢掉官职甚至判刑,因为这都有礼仪规章,觐见皇帝也是六部之一礼部的职掌。
清代文武官员被皇帝或皇太后召见,应一律跪安,汉大臣必须自称“臣×××恭请皇上圣安”或“臣×××恭请皇太后圣安”,满籍大臣则称“奴才”。跪奏时大臣们与皇帝的对话极其简明扼要,不像现在影视剧中长篇大论,喋喋不休。因为说话越罗嗦,跪的时间就越长。我们现在看清代档案召见记录,一般皇帝问话较多,大臣回答简而又简,几乎没有废话。跪奏是一件痛苦的事情,所以清代大臣都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无论奏对何事,必以三语为率,并须简浅明白。”而且都用厚棉絮做成护膝,以免跪奏时间过长引起疼痛。并且经常练习,以免“失仪”(清制君前“失仪”要受处分)。清代笔记载:同光时军机大臣王文韶年届70,仍每日在家练习下跪;贵为直隶总督的李鸿章在慈禧做寿前也每日练习三次下跪。不少大臣常因跪之太久,腰酸膝痛直至病倒。所以跪奏时绝不会长篇大论。
另外,清代题材影视剧中召见场面皇帝与大臣往往光头、便服,这在清代也是绝对不允许的。大臣觐见须着常服补褂朝珠,戴红缨官帽。皇帝也是常服袍褂着冠。常服是皇帝在宫中正式场合所穿礼服,用为处理一般政务或召见大臣。官员亦如是,按清制穿错朝服最轻也要罚俸一月,因为这是清代制度所严格规定的,即以天子之尊,亦不能违背。还有一点必须指出:无论召见或引见,太监、侍卫等均不得在屋内停留。
今日,小编与大家一起了解礼仪繁重的清宫吧。主要有:皇帝与“九”,清代颁诏礼仪,清代皇帝的用膳,清代皇帝吃饺子,满汉全席,清宫用酒,清代皇帝的大婚,帝后结婚的洞房,清代帝王的生育,清代皇子抓周,清帝围猎,乾隆朝宫廷西洋乐队,晚清宫廷演戏点滴,宫廷养鸟,紫禁城里叫蝈蝈,清代动物园,紫禁城内骑马,清宫的太医,清代祭陵。
上一节:太监轶闻:清代宫廷的皇家象征
返回首页>>>话说故宫:明清紫禁城的宫廷秘闻
延伸阅读:
暂无内容!
评论列表 (0条):
加载更多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