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惠帝朱允炆马皇后
姓名:马氏
生卒年:不详
婚配:明惠帝朱允炆
封号:皇后
封后时间:公元1399年
子女:二子(长子朱文奎、幼子朱文圭)
朱元璋开创了大明帝国,却为承袭人的人选所困扰。最终他按照立嫡的传统,于公元1368年立嫡长子朱标为皇太子。
为了确保朱氏王朝统治,他又开始大肆屠戮功臣而封自己的儿子为王,予以厚禄,分驻在全国各战略要地。朱元璋的用意是“立太子为天下本”,“用宗室以为天下屏藩”。既可以不虞反侧,又可镇压一切异己力量。然而这乃是一项自相矛盾的错误政策,在立太子的同时,又大力培植、加强诸王的军事政治力量,致使这些朱家皇室子弟成为尾大不掉的“藩王”,变成了对皇位继承和行使皇权的极大威胁。
公元1392年,皇太子朱标去世。朱标有5子,长子早夭,第二子朱允炆便居长了。朱元璋乃按照传统,册立10岁的朱允炆为皇太孙。朱允炆的性格仁柔寡断。而当时,诸王都是他的叔父,且多久经沙场,屡建战功,手里又握有重兵,自然没把年轻懦弱的朱允炆看重。但是朱元璋健在,诸王畏其威势,不敢犯上。
转眼3年过去了,朱允炆已满16岁,到了成婚的年龄。皇太孙既是未来的皇帝,皇太孙妃即是将来的皇后,故选婚更得精益求精。经过严格的筛选,光禄少卿马全女,力挫群芳,雀屏中选。
公元1395年,朱允炆大婚,册封马氏为皇太妃,婚礼按照“六礼”顺序进行,场面几乎同于皇帝册后一般隆重。朱元璋看到皇太孙长大成人,成家即立业,心里多了几分宽慰。是年,马妃怀龙胎,生龙子“文奎”。68岁的朱元璋真是乐不可支。
公元1398年,71岁高龄的朱元璋与世长辞,遗诏让皇太孙继承皇位。朱允炆做了皇帝,改年号“建文”,人称“建文帝”。第二年即公元1399年,册封马妃为皇后,长子朱文奎为皇太子。
朝野庆贺,歌舞升平,仿佛太平无事,暗地里却危机四伏。各王府不断出现谋反的迹象,觊觎皇位。特别是朱元璋的第四子、朱允炆的四叔父燕王朱棣,早已蓄谋夺权,在王宫中私制兵器,偷印宝钞,招兵买马,搜罗党羽,对朝廷造成严重威慑。建文帝和兵部尚书齐泰、太常寺卿黄子澄,深知朝廷权力处境之危殆。
但是,燕王蓄谋已久,仓猝难图,决定先削废周、齐等王,剪除燕王的手足,然后再剿燕王不迟。于是,建文帝上台之后,便全力废黜诸王,实行坚决的“削藩”政策,数月之间,撤免周、湘、齐、代、岷5个亲王的藩王爵位,废为庶人。“智勇有大略”的燕王朱棣不甘示弱,他统率10万大军先发制人,于同年七月起兵。为了以示行为正义,他打出了“清君侧”、“靖难”的旗号。
朱家王朝内部争夺最高统治权的斗争就这样全面爆发了。朱元璋尸骨未寒,他的子孙们就兵戎相见,交相声讨厮杀。史称此次皇室斗争为“靖难之役”。
经过3年恶战,朱棣终于攻陷南京。朱棣命臣下搜捕建文帝,臣下答说想必建文帝已自焚了。朱棣遂令撰写祭文以祭建文帝。并在众多尸骸中随便寻出两具遗骨当作建文帝与马皇后的尸骨,以帝、后的礼节安葬,然葬地所在,无人知晓,也没有追赠庙号谥号。由于死不见尸,明人有关建文帝出亡记载多传闻异辞,所谓成祖即位后曾派人遍行天下郡县,名为访仙人张邋遢,实是暗访建文帝下落。又一说建文帝蹈海而去,故成祖时有郑和下西洋之行。无论关于建文帝传说怎样,看来马皇后自焚也许是无疑的。
在明朝帝后世系中,建文帝和马皇后一直没有正式的地位。直到清乾隆元年才上了谥号“恭闵惠皇帝”,而马皇后始终没有谥号,也就无正式地位。
马皇后一生无明显失德之处,竟连个谥号也没有未免太不公正。而最为可怜的还是她的两个儿子。当年燕王攻入南京,皇太子朱文奎在皇宫起火的一片混乱之中,不知去向,当时他仅是七岁的孩童。而马皇后两岁的幼子广王朱文圭,被朱棣幽禁于中都广安宫,称为“建庶人”。
公元1457年,英宗复辟后,突发恻隐之心,下令释放“建庶人”,拨给宦官20人,婢妾10余人,婚娶出入自便,妥善安置于凤阳。
下一节:明成祖朱棣徐皇后
李渊和皇后窦氏传说二则
明朝淮西二十四将简介
延伸阅读:
暂无内容!
评论列表 (0条):
加载更多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