蹴鞠的历史起源和发展
蹴鞠在我国有悠久的发展历史,无论是电视剧还是小说中,都有关于古人蹴鞠玩乐的场面。最为人熟知的,应该是《水浒》中的两大蹴鞠高手——宋徽宗与高俅。甚至有人戏言自从高俅退役后,中国足球软了一千年……
其实真实历史上,并没有关于高俅擅长蹴鞠的记录。退一万步讲,即使他擅长蹴鞠,他个人对古代蹴鞠的影响也是微乎其微的。而对蹴鞠的发展真正起决定性作用,是古代帝王。
蹴鞠的发展
蹴鞠的起源十分久远,但真正起源于何时则是众说纷纭。
最久远的一种说法是起源于黄帝时期,“蹴鞠者,传言黄帝所作”。在古老的4000多年前,黄帝擒杀蚩尤,把他的胃做成球供士卒踢。
另一种说法是起源于殷商时期,在殷商时代的一段卜文中有记载“庚寅卜,贞:乎品舞,从雨”,这里的“品舞”就是足球舞的意思。
第三种说法是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苏秦描述过当时齐国的景象“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弹琴、击筑、斗鸡、走犬、六博、踏鞠(即蹴鞠)者”,因此临淄被很多人认为是蹴鞠的发源地。在2008年国际足联成立的100周年庆典的闭幕式上,足联主席就为临淄颁发了“足球起源地证书”。
在汉朝以前,史书上关于蹴鞠的记载只有零星碎片,但是从中不难看出,蹴鞠至少起源于春秋战国时代,而且兼具娱乐和锻炼的性质,并且在此后的数千年社会中,蹴鞠一直兼具这两种性质。
到了汉代,蹴鞠得到快速发展。最先对蹴鞠的发展起到关键作用的人物,是刘邦的父亲刘太公。
刘邦称帝后,刘太公定居长安,对家乡的蹴鞠十分怀念。刘邦于是在长安城找了一块空地,仿造了老家沛县丰邑,并把丰邑老乡也迁了过来,同时迁来的还有蹴鞠,从此蹴鞠就在长安生根发芽,深受汉室皇帝以及高官贵族的喜爱。
长安不仅有了蹴鞠,还有了举行蹴鞠比赛的专门场所,称为鞠域。吕后迫害戚夫人的时候,就曾经把她关在鞠域中。
汉朝皇帝中对蹴鞠最情有独钟的有两人——汉武帝、汉成帝。
汉武帝本就是个好动的皇帝,在皇宫内经常举办各种“鸡鞠之会”,在外则“弋猎、射驭、狗马、蹴鞠、刻镂”,征战时则“得胡人善蹴鞠者,尽衔其便捷跳跃”,十分会玩。
上有所好、下必效焉,由于皇帝的喜爱,蹴鞠自然而然就成了民间一项十分热闹的活动。富贵人家就经常驰逐蹴鞠,因此出现了蹴鞠的专业性人才,称作鞠客。这或许是最早的足球运动员。手底下养了一大批鞠客的大臣董偃自然而然也就成了汉武帝的宠臣。
汉朝另外一位喜爱蹴鞠的皇帝是汉成帝,由于太喜欢蹴鞠,汉成帝甚至遭到了大臣的一致反对:蹴鞠劳体伤神,不适合您。汉成帝十分委屈:我就喜欢蹴鞠,除非你们找一个和蹴鞠相似又不劳体的运动给我玩。
唐宋时期,蹴鞠发展迎来巅峰。唐朝不少皇帝对蹴鞠十分喜爱,比如唐玄宗就经常和宠臣在宫中蹴鞠。面对大臣关于玩物丧志的劝谏,玄宗则下诏反驳“蹴鞠之戏者,盖用兵之技也……义不可舍”,以士卒锻炼为理由给蹴鞠说好话。
另外唐文宗、唐武宗好蹴鞠角抵,唐穆宗甚至因为蹴鞠而受伤丧命。
宋朝的蹴鞠最为世人熟悉,从宋太祖到神宗、徽宗、高宗、孝宗等等都是忠实球迷。著名的《宋太祖蹴鞠图》描绘的就是宋太祖、宋太宗、赵普、卷思、梦昭辅、石守信六人蹴鞠的场面。
在宋代,甚至出现了专门的蹴鞠团队——齐云社,以及权威赛事——山岳正赛,类似于今天的俱乐部比赛。
蹴鞠的衰亡
唐宋以后,蹴鞠走向衰败。随着蒙古人入主中原,蹴鞠不被统治者喜爱,逐渐走向没落;明朝朱元璋称帝后,明确下令禁止将领、士卒蹴鞠玩乐,皇宫聚会的时候也禁止蹴鞠表演,卫所里就有小军官曾因蹴鞠被卸了右脚,并且全家被发配云南。
朱元璋的禁令,可称中国蹴鞠历史上的一个大转折点。
虽然明朝后来蹴鞠逐渐开禁,但也已经走向衰败。清朝统治者同样对蹴鞠不感兴趣,顺治、乾隆都发布过禁止蹴鞠的命令,清朝史料中关于蹴鞠的记载也很少。
回顾中国蹴鞠发展史,在汉朝,“建长立平,其列有常。不以亲疏,不有阿私”,蹴鞠已经有公平、公正、公开的比赛原则;唐宋时期,有女子队参加比赛,技术踢法得到很大发展,比赛形式也多种多样。唐朝出现可以充气的足球,宋朝足球的制作工艺进一步发展,其重量与现代足球相差无几。
唐宋以后蹴鞠的衰亡大致有以下原因:
一是竞技性减弱、娱乐性增强。这被文人士大夫认为是玩物丧志的典范。因蹴鞠而误国误民、丧师败绩的例子屡见不鲜;
二是受传统思想限制。蹴鞠这种活动毕竟只是消遣工具,在“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古代,毕竟是属于“不入流”的活动;
三是受民族风俗所限。随着很多传统节日的变迁、娱乐活动越来越丰富多样,蹴鞠也就越来越不受重视。
在蹴鞠发展过程中,古代帝王似乎对蹴鞠呈现两极分化的态度,喜欢的人爱不释脚,讨厌的人明令禁止。这些帝王无疑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凡是被统治者接受的时代,蹴鞠都得到很大发展,而在不得统治者欢心的时代,蹴鞠自然而然就走向了衰亡。
延伸阅读:
暂无内容!
评论列表 (0条):
加载更多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