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路是怎么形成的
本文来说收中国历史上道路从先秦时期到清朝的发展情况:
先秦时期的道路
自从人类诞生后,就开始有了路的历史。原始人为了生存和繁衍,已在中华大地上开辟了最早的道路。
传说中炎帝、黄帝和尧、舜、禹当部落首领的时候,各地的交通已有了明显的进步。到公元前2000多年前,我国已有了可以行驶牛车和马车的古老道路。据《古史考》记载:“黄帝作车,任重致远。少昊时略加牛,禹时奚仲驾马。”《尚书·舜典》亦载:尧禅让帝位给舜后,舜登位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辟四门,达四聪”,“明通四方耳目”,二月巡泰山,五月去衡山,八月访华山,十一月到恒山。
到禹时,也以“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尚书·禹贡》)为重。他“陆行乘车,水行乘舟,泥行乘橇,山行乘撵”(《史记·夏本纪》),足迹几遍黄河、长江两大流域。商代亦十分重视道路交通,商汤的祖先从王亥开始就“服牛乘马”,远距离经商,从而揭开了以畜力为交通运输动力的历史。经过夏商两朝长期开拓,到西周时期,我国的道路已初具规模。
西周初年在都城镐京和东都洛邑之间修建了一条宽阔平坦的大道,号称“周道”,并以洛邑为中心,向东、北、南、东南又修建了等级不同的、呈辐射状的道路。周道是西周王室的生命线,也是国家交通的中轴线。《诗经·大东》上说:“周道如砥,其直如矢;君子所履,小人所视;睠言顾之,潸焉出涕!”意思是说在这条宽广平坦、笔直如矢的大路上,老百姓看到王公贵族掠走了他们辛勤劳动的成果,不能不伤心落泪。
《诗经·大东》还说:“维北有斗,西柄之揭。”是说正如天空北面有北斗,周道也像一把朝西的勺柄而上扬。在我国古代交通发展史上,修建周道的重大意义是不可低估的。不仅周、秦、汉、唐的政治经济文化重心都是在这条轴线上,而且在以后的宋、元、明、清时期,这条交通线也仍然是横贯东西的大动脉。周道在我国经济文化发展史上起了奠基性的作用。
东周时期,道路又有了极大的发展。除周道继续发挥其中轴线的重要作用外,在其两侧还进一步修建了纵横交错的陆路干线和支线,如秦惠王时秦国修筑的褒斜栈道就是其中重要的一条通道。该栈道北起秦岭北麓眉县西南15公里的斜水谷,南达秦岭南麓褒城县北五公里的褒水河谷,故称褒斜道。全长200多公里的栈道,基本是在峭岩陡壁上凿孔架木,又在其上铺板而成的。
除褒斜道外,此后几百年间还陆续开凿了金牛道、子午道和傥骆道等栈道。《史记·货殖列传》记载:“关中南则巴蜀,栈道千里,无所不通,惟褒斜道绾毂其口。”除秦国的栈道外,其他主要的道路还有:楚国经营的从郢都通往新郑的通道;晋国打通的穿越太行山的东西孔道;齐鲁两国修建的四通八达的黄淮交通网络;燕国开辟的直达黄河下游和通往塞外的交通线等。至此,中原大地上的陆路交通网已基本上奠定了。
秦汉时期的道路
全国陆上交通网的正式形成始于秦朝。秦统一中国后,实现了“车同轨”,即全国车辆使用同一宽度的轨距,同时把过去错杂的交通路线加以整修和连接,修筑了以驰道为主的全国交通干线,形成了以京师咸阳为中心,向四方辐射,将全国各郡和重要城市全部联通起来的道路系统。
驰道有统一的标准:路面幅宽为50步,约合70米;路基高出两侧地面,以利排水,并用铁锤把路面夯实;每隔三丈种一株青松,以为行道树;路中央三丈为皇帝专用,两边开辟了人行旁道;每隔10里建一亭,作为区段的治安管理所、行人招呼站和邮传交接处。公元前212年到公元前210年,秦始皇还下令修筑了一条长约1400公里的直道,途经陕西等省,穿越14个县,直到九原郡(今包头市)。建成后的直道宽度一般都在60米左右,沿途各支线纵横交错。
汉朝在秦原有道路的基础上继续扩建延伸,构成了以京城为中心向四面辐射的交通网。自西汉京城长安而东,出函谷关(今河南灵宝东北),经洛阳至定陶,以达临淄,为东路干线;自长安而北,直达九原郡(包头市),为北路干线;自长安向西,抵达陇西郡(今甘肃临洮),为西北干线。公元前2世纪开通河西、西域后,西北干线又可经由河西走廊到达敦煌,再西行分成南北两路,最后到达西域诸国,总长达7000多公里,这就是闻名中外的“丝绸之路”。
自蒲津(今山西永济西)渡黄河,经平阳(今临汾西北)、晋阳(今太原市南),以达平城(今大同市东),为河东干线;自长安向南经汉中,以达成都,并远至云南,为西南干线;自长安向东南出武关,经南阳,以达江陵,并继续南进,为南路干线。此外,还有一些支线和水运干线通向全国各地。
唐宋时期的道路
唐代是我国古代道路发展的极盛时期。当时,京城长安是国内与国际的交通枢纽,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都市之一。唐长安城规模宏大,城内有11条南北大街和14条东西大街,把全城划分为一百多个整齐的市坊。各条大街车水马龙,熙熙攘攘。而出长安城,向东、向南、向西、向北,都建成了四通八达的陆路交通网此外,像洛阳、扬州、泉州和广州等城市,随着唐朝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也相继成为国内与国际交通的重要中心。
宋与辽金时期,我国的道路建设又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特别是在城市道路建设与交通管理方面,已实现了街和市的有机结合,城内大道两旁,第一次成为百业汇聚之区。北宋都城汴京(今开封)的中心街道称作御街,宽两百步,路两边是御廊。北宋政府改变了周、秦、汉、唐时期居民不得向大街开门,不得在指定的市坊以外从事买卖活动的规定,允许市民在御廊开店设铺和沿街买卖。
御街上每隔二三百步设一军巡捕,铺中的防隅巡警白天维持交通秩序,夜间警卫官府商宅,实为历史上最早的巡警。唐代已有公共交通车,当时称之为油壁车。到了南宋,京城临安(今杭州)的油壁车车身加长,装饰华美,可供六人乘坐观光。这应算是世界上最早的公交车了。
元明清时期的道路
元、明时期建成了以北京为中心的稠密的驿路交通网,驿路干线辐射到我国的四面八方。特别是元代,综合拓展了汉唐以来的大陆交通网,进一步覆盖了亚洲大陆的广阔地区。在蒙古军军事势力的极盛时期,道路甚至直通东欧多瑙河畔。
清朝作为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既奠定了近代中国的基本疆域,同时全国道路的布局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合理而有效。清朝把驿路分为三等:一是“官马大路”,即国家级官道,由北京向各方辐射,主要通往各省城;二是“大路”,自省城通往重要城市;三是“小路”,是大路或重要城市通往各市镇的支线。京城东华门外设皇华驿,为全国交通的总枢纽。官马北路是通往大东北的干线及通往朝鲜半岛的国际通道。官马西路系统包括兰州官路与四川官路两大干线。
前者从北京经保定、太原、西安、兰州,分别到青海、西藏和新疆,并通往中亚、西亚诸国;后者则是通往大西南的干线。官马南路系统包括云南官路、桂林官路和广东官路三条干线。前两条均从太原南下过黄河到洛阳,然后分道到昆明或桂林,并延伸到印度支那半岛。第三条干线即广东官路的主干道,则是从北京出发经济南、徐州、合肥、南昌、赣州、韶关,直达广州。这是纵贯中国南北的主要官道,历来被当做“使节路”,而终点广州又曾是清代对外通商的惟一口岸,所以清政府对此线特别重视。
官马东路的惟一干线就是福建官路,途经天津、济南、徐州、南京、苏州、上海、杭州、福州等重要城市,它是清政府经济上赖以生存的重要通路。此外,还有横贯东西的长江官路等。全国各地及各族人民通过这个庞大的交通网络,实现了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交流。
《孙权劝学》的全文和翻译
唐代《阳关三叠》叠在何处
延伸阅读:
暂无内容!
评论列表 (0条):
加载更多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