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然遗产:福建武夷山
武夷山是中国东南部最负盛名的生物保护区,也是许多古代孑遗植物的避难所,其中许多生物为中国所特有。九曲溪两岸峡谷秀美,寺院庙宇众多,但其中也有不少早已成为废墟。该地区为唐宋理学的发展和传播提供了良好的地理环境。
自11世纪以来,理教对中国东部地区的文化产生了相当深刻的影响。公元前1世纪时,汉朝统治者在城村附近建立了一处较大的行政首府,厚重坚实的围墙环绕四周,极具考古价值。
武夷山位于福建省西北武夷山市,总面积达999.75平方公里。相传上古唐尧时,彭祖隐居于此并生有二子,长名“武”、次名“夷”,二人开山挖河,疏干洪水,后人为了纪念他们,就把此山称为武夷山。也有说此山为古代闽越族生息之地,因其首领名武夷君而得名。
武夷山唐朝时即被封为天下名山大川。
武夷山景区分生物多样性、九曲溪生态、自然与文化景观和城村闽越王城遗址4个保护区。
武夷山西部属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区。分布着世界同纬度带现存最完整、最典型、面积最大的中亚热带原生性森林生态系统,保存着大量古老和珍稀的动植物物种,被称为“昆虫世界”、“鸟类天堂”和“蛇的王国”。
武夷山东部,以“碧水丹山”的丹霞地貌著称。有“三三秀水清如玉”的九曲溪与“六六奇峰翠插天”的三十六峰,以及七十二洞和九十九岩——奇、秀、深、幽,尽显真山真水之灵气,被誉为“奇秀甲东南”。
武夷山历史文化丰富悠久,在景区的峭壁上有世界上已发现最早的、距今约4000年的“架壑船棺”、“虹桥板”等遗存。在城村有建于公元前1世纪的汉闽越王城遗址,是江南保存最完整、出土文物最多的汉代古城,也是中国古代南方城市的典型代表。
武夷山儒、释、道三教同山。为道教“第十六升真元化洞天”,是佛教的“华胄八名山”之一,一代理学巨儒朱熹在此结庐讲学近半个世纪,更是将其推至“执全国学术之牛耳”的文化巅峰——“闽帮邹鲁”、“道南理窟”。
武夷山茶文化历史久远。武夷山岩茶享誉天下,元代即为皇室贡品。明末清初,乌龙茶首先在武夷山问世。 据考证,红茶也发源于此。
武夷山风光独特,曲折萦回的九曲溪贯穿于丹霞峰群之间,将三十六峰、九十九岩连为一体,构成“一溪贯群山,两岸列仙岫”的美景,是山与水完美结合的典范。
摩崖石刻
优越的自然环境吸引了历代文人雅士、达官显贵前来造访,九曲溪两岸的山壁上因此留下了堪称中国书法艺术宝库的摩崖石刻450余方,为武夷山增添了浓郁的文化气息。
武夷宫
始建于公元8世纪中叶,道教第十六洞天,宋代武夷山道教臻于鼎盛时,扩建为一组富丽堂皇的建筑群。据载,陆游、辛弃疾和朱熹等文化名人都曾出任过此宫的提举或主管。
推荐文章:中国历史和自然遗产大全
中国历史文化遗产:西递宏村
顾恺之被世人称之为三绝是哪三绝
延伸阅读:
暂无内容!
评论列表 (0条):
加载更多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