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文化遗产:明清皇家陵寝
明清皇家陵寝依照风水理论精心选址,将数量众多的建筑物巧妙地安置于地下。它是人类改变自然的产物,体现了传统的建筑和装饰思想,阐释了封建中国持续500余年的世界观与权力观。
辽宁的永陵、福陵和昭陵均修建于17世纪。清朝皇室为开创大清基业的先帝们修建的这些陵墓,展现了古老的中国风水理论。石像、雕刻以及龙纹砖上丰富的装饰都在述说着清朝墓葬建筑的演变。加之于2000年和2003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明代皇陵,这三个墓葬群不仅继承了前朝的文化传统,同时又融入了新的满族文明特色。
明清时代是中国封建社会陵寝建设史上的一个辉煌时期。
明显陵位于湖北省钟祥市,是明嘉靖皇帝父母的合葬墓,是中国唯一的一座墓主人生前没当过皇帝却享用了帝王规格的陵墓,面积1.83平方公里,是明代帝陵中最大的单体陵墓,其“一陵两冢”的陵寝结构,为历代帝王陵墓中绝无仅有。
清东陵因地处北京以东而得名,位于河北省遵化市西北昌瑞山南麓,是清王朝入主中原后营建的第一处大型皇家陵墓群,也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体系最为完整、集山川自然之美与人文建筑之美于一身的皇家陵墓建筑群。葬有顺治、康熙、乾隆、咸丰与同治五位清朝皇帝,及孝庄文皇后、慈禧太后和香妃等 161人。
清西陵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易县,与东陵相对,故得名。这里葬有雍正、嘉庆、道光、光绪四位皇帝及他们的后妃、王爷、公主、阿哥等76人,是中国最后一处封建帝王陵墓群,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最高的规格和建筑水平,并拥有华北地区最大的,约7平方公里的古松林。
明孝陵坐落于江苏省南京市钟山南麓,是明太祖朱元璋和马皇后合葬墓。为明初皇家建筑的代表,开创了“前朝后寝”和将封土由覆斗型改为圆形或椭圆形等新的布局与结构,规范着明清两代500多年帝陵建设的总体格局和风貌。
明十三陵位于北京昌平区境内的燕山山麓,陵城面积80平方公里,是明朝迁都北京后13座皇帝陵的总称,也是世界上埋葬皇帝最多的陵墓群,被视为研究明朝陵寝制度、丧葬典制、祭祀礼仪、职官体制和建筑技术、艺术乃至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等方面的绝佳且不可多得的实物史料。
盛京三陵包括永陵、昭陵、福陵,位于辽宁省,建造于17世纪,是开创满清皇室基业的祖先陵墓。福陵是清太祖努尔哈赤与皇后的陵墓,是清朝命名的第一座皇陵。昭陵是清太宗皇太极及其皇后的陵墓,在盛京三陵中规模最大、结构最完整。永陵占地仅1.1万平方米,但却列三陵之首,是满清皇族的祖陵。
孝陵神道
孝陵是清东陵的主陵,其神道是主神道,长约5公里,大红门、大碑楼、石像生、龙凤门、石桥、小碑楼、隆恩门、隆恩殿、宝城、宝顶等建筑,自石牌坊起依神道向北顺序排列,构成了东陵的大格局。
明十三陵景陵
明朝第五位皇帝宣宗朱瞻基与孙皇后的合葬墓,其修造历经正统、景泰、天顺三朝共28年时间,但规模较小。之后,明嘉靖朝和清乾隆朝对其进行过扩建与修缮。
清关外三陵之福陵
背山临河,古木参天,虽规模较小但陵寝建筑规制完备,礼仪设施齐全,是清朝开国皇帝努尔哈赤与皇后叶赫那拉氏的陵墓,因位于沈阳市东部,又俗称“东陵”。
清关外三陵之永陵
号称“盛京三陵”之首,是清朝皇帝爱新觉罗氏族的祖陵,也是满族文化特色最浓郁的帝陵。其正红门的木制栅栏门体现了“树栅为寨”的遗风,为皇陵中绝无仅有。
推荐文章:中国历史和自然遗产大全
世界上最大的原始森林
延伸阅读:
暂无内容!
评论列表 (0条):
加载更多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