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思成为什么对修缮赵州桥表示非常遗憾
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春,中国营造学社桥梁专家梁思成,对赵州桥进行了详细考察、测绘。提出“桥东面的中部,已经显然有向外崩倒的倾向,若不及早修葺,则毁坏将更进一步。”同时他积极向民国政府提出修缮计划。并奔走呼号,筹集资金。后因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未能实现其修桥宏愿。
建国之后,修缮赵州桥被提上日程,梁思成却有反对意见。
以“压力灌浆”工艺,取代古桥原来采用的“干摆砌筑”工艺,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得已的选择——拆除主拱和小拱,以原工艺重新修砌,在当时不现实,经费方面不能允许。
因为经费匮乏,梁思成1930年代提供给国民政府的修缮方案,也与“压力灌浆”大致相同。梁的建议是:“修补方法,首先须将已崩倒之东面三券,及其次已倾斜之数券,恢复原位,然后将各券之间加以联络,或用钢铁,或用钢骨水泥。石缝之间,全部用水泥灌满,使桥身成为一整体。”
但桥体修葺时的全面翻新,却令梁思成相当痛心。
1963年,梁思成撰文,相当克制地表达了自己在这方面的不同意见:“直至今天,我还是认为把一座古文物建筑修得焕然一新,犹如把一些周鼎汉规用擦铜油擦得油光晶亮一样,将严重捐害到它的历史、艺术价值。……在赵州桥的重修中,这方面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不能说不是一个遗憾。”
当然,梁思成也不是绝对正确,他也只代表一家之言。仅就赵州桥修缮而言,梁思成的方案成本太高。在百废待兴的年代,把有限的资金用于修桥,而不用于急需改签的工农业,实施难度可想而知。
再者,所谓“修旧如旧”,赵州桥建成有千年,也修缮了千年,千年前后修桥技术也在变化。别的不说,就是桥上的腰铁、浮雕也在不断变化。
所以说,修缮应该依据哪个“旧”呢?隋唐的旧,还是明清的旧?新中国修桥。把水泥压浆技术用于桥的内部,是否也有其历史合法性?历史不能重来,讨论赵州桥的修缮,似乎可以用北京城墙的命运与梁思成的建议作为参照。
破土动工、架桥修路、城市建设,往往不是简单的专业技术问题,还要考虑政治因素、经济成本、社会影响等等。是非成败,留与后人说。
延伸阅读:
暂无内容!
评论列表 (0条):
加载更多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