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和会中国代表是哪五个人
1919年举行的巴黎和会,名义上是一战后胜利的协约国集团为战后的和平安定所举行的一场会议,实际上却是由美、英、法三国主导的有利于列强们自身利益的分赃大会。
中国作为胜利协约国集团中的一员,也是参加了巴黎和会。当时的所谓中国当局,派出了以外交总长陆征祥为首,驻美公使顾维钧、南方政府外交部长王正廷、驻法公使施肇基、驻比利时公使魏宸祖为辅的五人全权代表,组成中国代表团,前往巴黎。
本来作为战胜国之一,中国应该在和会上争取到更大的权益,然而令人震惊的是,列强们直接无视中国的利益,将本应从德国手中归还的山东半岛的主权,直接转送给了日本人。代表团的提案,最终被否决,中国代表们拒绝在合约上签字,表现出了应有的民族气节。代表团的五位“全权代表”,是当时中国政府内的知名外交官,曾经的外交风云人物,他们的一言一行,是中国外交形象的体现。在“弱国无外交”的前提下,他们还是保持了应有的操守,这点上值得后人敬仰。
陆征祥(1871-1949),字子欣,原籍江苏太仓,出生于上海,中国第一代职业外交家。陆征祥早年就读于上海广方言馆、北京同文馆,1892年起被派往俄国担任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翻译官。1906年,他又升为驻荷兰公使。辛亥革命后,由袁世凯任命为外交总长。任职期间,他的最大功劳是创建了民国外交人才培养体系,为中国培养与扶植起了一批杰出的外交官,最为痛心的应当属在政府不断施压下与日本人签订的中日《二十一条》。
1919年,陆征祥作为领队参加了巴黎和会,最终日本坚持想要继承战败德国的中国的权益而没有签署合约。和会后,陆征祥夫人的病情加重,陆征祥便辞去职务留在比利时,照料病妻。1926年,妻子病逝后,陆征祥进了本笃会的圣安德鲁修道院,专心教会事务。抗日战争期间,陆征祥再也不能不闻不问,主编了《益世报海外通讯》,揭露日军的种种暴行。抗日战争胜利后,他又专心于教务,还被教廷封为圣安德鲁修道院名誉院长。1949年,陆征祥因病去世,享年78岁。
雪峰山战役是谁指挥的
"二十四史"是哪些史书的合称
延伸阅读:
暂无内容!
评论列表 (0条):
加载更多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