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贝勒阿敏到底有没有反心?
清朝初期曾有过一个八大贝勒的制度,二贝勒阿敏也就是今天的主人公也在其列。
天聪四年(1630),皇太极公布阿敏十六条罪状,将其幽禁,十年后,阿敏在幽禁之所郁郁而亡。
十六条罪状归纳起来是两个问题:其一,对皇太极汗位不认同,有严重分裂倾向。其二,对国体改制不满,屠杀汉人。
那么,阿敏到底有没有反心?幽禁十年致死冤不冤?
爱新觉罗·阿敏生于1586年,死于1640年。
阿敏能成为四大和硕贝勒之一,与其父舒尔哈齐在努尔哈赤兴起事业中的重要作用是密切相关的。
其父死后,努尔哈赤为了照顾亲弟之子及其附庸势力,而重用提拔阿敏。阿敏幼时,正是父亲舒尔哈齐与伯父努尔哈赤为统一建州女真大业浴血奋战之时,耳濡目染中,阿敏亦成为勇武之将。
作为亲兄弟的舒尔哈齐起了异心,决定自立门户,努哈尔赤出奇兵,抓住了舒尔哈齐及其拥立者。努尔哈赤杀死了两个侄子,当要杀阿敏的时候,皇太极等人苦苦求情,阿敏才得以活命。后来,阿敏就在大爷努尔哈赤身边长大。
弟弟舒尔哈齐幽禁而死,努尔哈赤心中十分悲伤,便厚待弟弟唯一的骨肉阿敏,成为二贝勒,与大贝勒代善、三贝勒莽古尔泰、四贝勒皇太极议政。
努尔哈赤死后,没有指定接班人,作为不是直系血脉的阿敏,自知无法成为储君,就成为各派拉拢的对象。
在皇太极继承汗位时,阿敏虽表示同意,但却企图以率镶蓝旗“出居外藩”作为拥立条件。
言外之意,就是想率镶蓝旗另立门户、分裂国家,这自然遭到皇太极的严辞拒绝。
阿敏自建独立王国的旧梦似乎破灭,虽没有什么异样的举动,但却一直在寻找实现这种君王梦的机会。
继承汗位的皇太极在推行封建化,加强法制、皇权建设中,阻力最大的是三大贝勒。主要是因为他们手握重兵。后金的八旗,努尔哈赤在世自掌两旗,其余六旗,四大贝勒即拥有五旗。
为此,皇太极在位期间不断地解除诸贝勒的兵权,而镶蓝旗旗主阿敏是势力最大者之一,因而阿敏是皇太极加强皇权而被削弱的主要对象。
阿敏的骨子里,流淌的是继承自父亲的不安分的血。
相比大贝勒代善的拥立之功、三贝勒莽古尔泰的浑浑噩噩,曾经露出异心的阿敏无疑让皇太极最容易找到下手的理由。
天聪元年,二贝勒阿敏率后金军远征朝鲜,军队进抵平山时,朝鲜王弟前来议和,岳托等人主张与朝鲜订盟而退,阿敏却不同意:我的意见是再往里面深入一些再议此事,不然,就在此地住下,种种地不也很好吗?再将老婆孩子接来团聚。
作为一名执掌后金四分之一政权的大贝勒,阿敏不可能不知道在公开场合开这种玩笑的后果。后金史官中在记录下阿敏的话后,又加上一句:“贝勒阿敏以戏言道出真情。 ”
皇太极并没有立刻对这件事进行追究,是因为他的宽宏大量吗?我们经过分析,认为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惩治阿敏的时机尚未成熟,皇太极在心中暗暗给阿敏记下这笔账,等待清算的时机。
(电视剧照)
任何事情,积蓄到一定程度,就会爆发。
皇太极对阿敏也是一样。
天聪三年,皇太极命阿敏摄政,留守沈阳,自己率领八旗军突破喜峰口,一直打到北京城下。后金兵的进攻虽被祖大寿击退,皇太极仍然占领了关内四座重要的城镇:滦州、迁安、遵化和永平。皇太极对四城军民采取安抚政策,令金兵严守军纪,并盛情款待明朝降官,其中包括当地行政官员、卫所军官和三名高级将领。在晓谕降民的公告中,皇太极也承诺决不扰害。皇太极的本意是要将此四城建成一种具有示范性质的地方,进而将之当作再次入关作战的基地。
皇太极返回沈阳,阿敏奉命至前线督师,抵达永平。不久,总兵祖大寿率明军反攻,阿敏丢了滦州,军中大臣劝他守住其余三城,保护城中百姓。他非但不从,反向几年来因皇太极不断扩大其权力而日益活跃的汉人大发怒气,下令对迁安、永平实行屠城,只有少数妇女幸存。在这场野蛮屠杀之后,阿敏将所有家畜、财物及幸存的妇女掠作战利品,抛下空城退回沈阳。
天聪四年7月,阿敏回到沈阳。皇太极勃然大怒:阿敏竟然不惜以身试法,违背自己的命令,到底是何居心?
皇太极命将阿敏一干人总兵以下,备御以上有职诸臣悉数捆绑,经过一番审讯,唯独将阿敏等驻守滦州三旗将领收押,其余诸人全部无罪释放。
农历六月七日,皇太极召开公审大会,公布阿敏十六条罪状,群臣更是一致要求诛杀阿敏。
皇太极并不想做得太过分,让阿敏沦为阶下囚,终身幽禁就够了。十年后,阿敏在幽禁之所郁郁而亡。镶蓝旗于是落入皇太极的亲信堂弟济尔哈朗之手。
小编点评:
皇太极究竟有没有反心?
谈论有没有反心,一定要和当事人所处的身份和地位有关。
阿敏所处的位置,还不能撼动大清的江山社稷,所以无论是否有反心,都无法改变大清的历史。
他爸爸是因为想做女真首领,单独自立门户,最后被努尔哈赤幽禁而死。阿敏一样,也想着自立门户,但是最后成为权力争夺的牺牲品。
纵观阿敏的一生,他的命运,与其父舒尔哈齐简直如出一辙。他的显赫地位和权势令人羡慕,可他的桀骜不驯却带来了一场无法改变的人生悲剧。
6号台风最新台风情况
延伸阅读:
暂无内容!
评论列表 (0条):
加载更多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