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仪身系天下功高盖主
郭子仪是中唐名将,他在平定安史之乱等一系列大小战役中,建立了盖世奇功,因功而荣,唐肃宗册封他为汾阳郡王;唐代宗赐给他丹书铁券,犯大罪可免死;唐德宗尊其为“尚父”,以示尊崇,可谓荣耀不已。他的部下,因功位至将相者就达数十人之多。
郭子仪一生身系天下安危近三十年,可谓“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世而上不疑,侈穷人欲而议者不之贬”。此三者,旁人得其一尚且不易,而郭子仪却三者蒹备,实为世人所艳羡,实是中国历史上的异数。
建元二年(781),郭子仪辞世,享年85岁。德宗深表哀痛,决定废朝5日,并下沼书高度评价和追念。依当时律令,一品官坟墓高1丈8尺,由于郭子仪的盖世奇功,德宗特下沼给他加高10尺,以示尊崇。君臣依次到郭子仪的府第吊唁,德宗还到安福门临哭送行。
郭子仪一生经历了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唐德宗七朝,福寿双全,名满天下,生前死后,哀荣始终。
安史之乱被平定后,天下局势其实还远远没有廓清,当此时,曾在安史之乱“一身系天下安危”的郭子仪,理所当然地又要承担起平天下的重任了。因此,在仆固怀恩联合吐蕃和回纥再次发起叛乱时,郭子仪积极主动地备战迎战。
仆固怀恩是铁勒部人,曾在安史之乱中随郭子仪征讨叛军,立下赫赫战功。后来,仆固怀恩因为受到朝廷的猜忌而叛乱,领兵占据了并州、汾州等地(今山西汾水中游地区),代宗对此十分忧虑,考虑到仆固怀恩手下将士多为郭子仪旧部,便派郭子仪兼任河东副元帅、河中节度使,镇守河中(今山西永济)。仆固怀恩的儿子仆固场被部将所杀,手下人都归顺了朝廷,仆固怀恩害怕了,扔下母亲逃到灵州,接着招引吐蕃、回纥、党项共数十万人马入侵。
朝廷惊恐万状,又急命郭子仪屯兵奉天。代宗问郭子仪有何良策,他胸有成竹地回答说:“没什么大不了的,仆固怀恩本来是我部下的偏将,虽然刚毅勇敢,但不得军心。现在之所以能够作乱,是因为他引诱了一些想回长安的人,劫持他们一起反叛,这些人也都是我过去的部下,平时我以恩信相待,他们怎么能忍心和我刀兵相见呢?”代宗心稍宽。
不久乱军前锋柢达奉天,将士们请求出击,郭子仪说:“敌军深入内地,欲图速战速决,我们不能让敌人阴谋得逞,仆固怀恩的部下平常都感激我对他们的好处,我缓和一下,不立即和他们交战,他们就会分崩离析。”于是下令:“谁再鼓噪出战,军法从事!”郭子仪的部队只在营垒中坚守,拒不出战,敌人果然逃走了。
永泰元年(765),仆固怀恩又勾结回纥、吐蕃、党项三部,共计30万人马大举来犯。郭子仪临危受命,率10000唐军御敌,军队刚到泾阳,即受到回纥、吐蕃10余万人马的围困,形势剑拔弩张。或许是仆固怀恩为人不善、弃母自逃受了天谴,在此千钧一发之际,他突然暴病而亡。于是,敌军内部开始分裂,郭子仪知道这是破敌的最佳时机,便决定独自一人去见回纥主将药葛罗。
郭子仪临行之时,其第三子郭晞紧扯马缰劝道:“回纥虎狼之师,父亲三军主帅,怎可亲身犯险?”郭子仪道:“如今敌强我弱,若硬拼,不但你我二人都要战死,江山社稷亦危矣。倘若可以说服回纥倒戈,便可扭转战局,成败在此一举。”
郭子仪来到回纥大营,药葛罗将信将疑,生怕有诈,命部下严阵以待。郭子仪毫无惧色,除去头盔铠甲,卸下兵器,缓步前行。当郭子仪走到药葛罗面前时,回纥酋长们一起拜倒,以表示最真挚的欢迎与尊敬。
郭子仪对药葛罗责备道:“昔日回纥不惜远涉万里,助我大唐收复两京,我们对回纥一直很不错。如今你们背弃盟约,帮助仆固怀恩这样遗弃母亲的叛臣,对回纥有何益处?这是何等愚蠢的举动?!”药葛罗闻言惭愧不已,当即向郭子仪认错:“我们是被仆固怀恩蒙骗了,他口口声声表示天可汗已经驾崩,郭令公又已辞世,如今中原无主,我们才兴兵来犯。如今我们知道这一切都是骗局,仆固怀恩已遭天谴,我们又怎么会再与大唐雄师为敌呢?”
郭子仪趁机鼓动道:“吐蕃与我大唐本属甥舅之国,可是他们背信弃义,屡屡犯我境土,掠我民财,倘若你我两军合兵一处,乘势击之,你们既可得到吐蕃掠走的财物,又可与我大唐继续修好,这样的机会不容错过啊!”药葛罗马上表示愿意听从郭子仪调遣,以求将功折罪。于是,两军闪电出击,在今甘肃灵台县西大破吐蕃军,斩首、俘虏敌军共计60000余人。各路来犯敌军肝胆欲裂,逃之夭夭。郭子仪单骑退兵,名震千古,传为佳话。
郭子仪回到长安,受到了很高的礼遇,得到很多赏赐,同时被升为尚书令。尚书令是尚书省之首,主管全国的行政事务,因为事权过重,同时因太宗李世民在即位前曾任此职,皇帝一般不授此职给大臣,大臣也不敢接受。郭子仪此前曾推辞过太尉封衔,此次也不例外,照样推辞。代宗不同意,下沼让他尽快到尚书省衙门理事,命文武百官前往庆贺,还令500名骑兵执戟护卫。
郭子仪坚决辞让,说:“我朝太宗曾任此职,所以好几朝都不设尚书令,哪能为了我一人而坏了国家规矩?自从用兵平叛以来,得到非分赏赐的人很多,直到身兼数职,只顾高升,不知羞耻。国家的规章制度、官吏的作风都曰渐败坏,贪功冒进的人多,廉洁谦逊的人少,德薄的高居尊位,功少的获得厚赏,这样的情况数不胜数。我每见到这种情况,都引起无限的忧虑。
现在正是皇上建立法规、审核百官的时候,我一定要身体力行,带头改变这种浮薄的风气,或许我的些微举动可以对复兴礼让的风气起一些推动作用。”代宗只好同意,并把郭子仪辞尚书令的事向史官陈述,载入史册。同时赏给郭子仪舞女、侍卫,以示表彰。
郭子仪因平定安史之乱而立下大功,爵封汾阳王,王府建在首都长安的亲仁里。汾阳王府自落成后,每天都是府门大开,任凭人们自由进进出出,而郭子仪不允许其府中的人对此加以干涉。
有一天,郭子仪帐下的一名将官要调到外地任职,来王府辞行。他知道郭子仪府中百无禁忌,就一直走进了内宅。恰巧,他看见郭子仪的夫人和他的爱女正在梳妆打扮,而王爷郭子仪正在一旁侍奉她们,她们一会儿要王爷递毛巾,一会儿要他去端水,使唤王爷就好像奴仆一样。这位将官当时不敢i几笑郭子仪,回家后,他禁不住讲给他的家人听,于是一传十,十传百,没几天,整个京城的人都把这件事当成笑话来谈论。郭子仪听了倒没有什么,他的几个儿子听了却觉得大丢王爷的面子,他们决定向父亲提出建议。#p#分页标题#e#
他们相约一起来找父亲,要他下令,像别的王府一样,关起大门,不让闲杂人等出入。郭子仪听了哈哈一笑,几个儿子哭着跪下来求他,一个儿子说:“父王您功业显赫,普天下的人都尊敬您,可是您自己却不尊重自己,不管什么人,您都让他们随意进入内宅。孩儿们认为,即使商朝的贤相伊尹、汉朝的大将霍光也无法做到您这样。”
郭子仪听了这些话,收敛了笑容,对他的儿子们语重心长地说:“我敞开府门,任人进出,不是为了追求浮名虚誉,而是为了自保,为了保全我们全家人的性命。”儿子们感到十分惊讶,忙问其中的道理。
郭子仪叹了一口气,说道:“你们光看到郭家显赫的声势,而没有看到这声势有丧失的危险。我爵封汾阳王,往前走,再没有更大的富贵可求了。月盈而蚀,盛极而衰,这是必然的道理。所以,人们常说要急流勇退。可是眼下朝廷尚要用我,怎肯让我归隐,再说,即使归隐,也找不到一块能够容纳我郭府1000余口人的隐居地呀。
可以说,我现在是进不得也退不得。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紧闭大门,不与外界来往,只要有一个人与我郭家结下仇怨,诬陷我们对朝廷怀有二心,就必然会有专门落井下石、妒贤害能的小人从中添油加醋,制造冤案,那时,我们郭家的九族老小都要死无葬身之地了。”几个儿子听了,都拜倒在地,佩服父亲的思虑之周详。
唐德宗时,宠臣卢杞前来拜访郭子仪,郭子仪连忙屏退众姬妾,自己则正襟危坐,小心接待这位“鬼脸”大臣。卢杞离开以后,家人不明所以,郭子仪解释道:“卢把这个人,相貌丑陋,而且心胸狭隘,满腹险恶,倘若姬妾见到他,必然会忍俊不禁,而卢杞则定然怀恨在心,有朝一日他大权在握,那么我们郭家就要大祸临头了。”后来,卢杞成为当朝宰相,“小仵己,不致死地不止”,与郭子仪说得一般无二,一场大祸就这样被郭子仪消弭于无形。
“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侈穷人欲而议者不之贬。”一语道出了郭子仪的功绩和为人。
作为臣子,他赤胆忠心,横刀立马、单骑赴敌,屡救国于危难。功勋卓绝而不忘形,权倾天下而不骄横,实乃真真正正的国之砥柱,股肱良臣。
作为父亲,他治家有方,又不失慈祥。儿子女儿人品端庄,才华出众,实乃为父者的槽模。
作为同僚,他洞悉世情,府门大开,任人出入,处事谨慎,不授人以把柄,于是满朝皆敬。
郭子仪一生,无论是做臣子、做父亲、做统帅、做同僚,乃至做敌人、做丈夫,都几近完美,人生如此,夫复何求!
下一节:李辅国残害异己终食恶果
更多王侯将相传记故事:中国古代王侯将相传记大全
延伸阅读:
暂无内容!
评论列表 (0条):
加载更多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