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史上第一个和最后一个状元
第一位状元——孙伏伽
在隋朝,科举考试虽然开科几次,但由于历史湮没,隋炀帝时的开科情况没有留下状元的任何资料。到了唐高祖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朝廷任命吏部考功员外郎申世宁主持贡举,考取进士四人,第一名是孙伏伽,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名可考的状元。
孙伏伽,贝州武城(今山东德州武城)人。据有关史料记载,孙伏伽在隋朝就考中进士,并涉足官场。孙伏伽在隋炀帝末年,成为京畿西安的法曹(县级司法部门部长,相当于法院院长兼公安局长),负责审理刑狱,督捕奸盗,查办赃赂,成为西安颇有名望的官员。李渊在长安建立唐朝后,孙伏伽识时务地降顺了大唐王朝。
唐武德五年,唐朝举行建国后的第一次科举考试,孙伏伽在角逐的30名举子中名列第一,由此成了一千多年来“状元”行里的第一人。孙伏伽中状元后赐男爵,食邑乐安,贞观元年(公元627年)提升为大理寺少卿。贞观五年,孙伏伽审理一桩案子不慎失误,被罢免官职,不久李世民又重新起用为刑部郎中,任职不久,再度出任大理少卿,旋即调任民部侍郎。贞观十四年,孙伏伽被提升为大理寺卿,数年后出任陕州刺史。永徽五年(公元654年),孙伏伽年老辞官,四年后,即显庆三年去世。
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
在此后的科举历史长河中,历朝历代共产生了几百名状元。到了清朝末年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清朝正处在风雨飘摇、日薄西山之时,为了庆贺自己的七十大寿,慈禧太后置社会要求改革科举制度的呼声于不顾,开科取士,并亲点刘春霖为状元。
刘春霖,直隶肃宁(今河北肃宁县)人,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甲辰科状元,因第二年在袁世凯、张之洞等高官的强烈敦促下,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制度,故刘春霖成了最后一名状元,即所谓“第一人中最后人”。
刘春霖在状元及第后,授翰林院修撰,旋被派往日本留学,入东京法政大学深造。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回国,历任资政院议员、记名福建提学使、直隶法政学校提调、北洋女子师范学校监督等职。辛亥革命后一度隐居家中,继而出任政府文职官员。1928年愤然辞官,在上海、北京以诗书自勉。1944年因心脏病突发与世长辞。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千百年来,人们把大魁天下、高中榜首作为人生最大的喜事。但与科举兴衰相对应,历代的状元受重视程度也不尽相同。
唐代初期,状元并不一定受朝廷重用。唐代状元及第后,一般只授予九品官职。清朝末年,随着封建社会的日衰和科举制度的没落,状元的待遇更不及前。但在民间的诸多文艺作品中,却将“中状元、选驸马”大肆渲染,至今许多民间戏剧仍常演不衰。
1977年以来,随着高考制度的恢复和发展,状元文化被赋予了新的内涵。虽然古代科举与当代高考有着本质的不同,但状元情结总让中国人挥之不去,恋恋不舍。
延伸阅读:
暂无内容!
评论列表 (0条):
加载更多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