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护照的发展变迁历史
1949年开国大典半年后,新中国第一本护照问世。
此前,外交部办公厅秘书处护照科的女科员袁蘅,找来国民党政府护照和苏联、瑞士护照作参考,设计出新中国的护照样式。
1949年11月28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秘书厅通知各部委,周总理决定国内护照由公安部制发,国外护照由外交部制发。
国内护照和国外护照的说法,源于晚清及民国时期,国民出国使用的旅行证件及内地旅行使用的通行证件,统称护照。国内护照实际上就是通行证。新中国成立不久,为了保卫新生政权,各部队、各地政府和军管会都在自己的辖区颁发护照和路证,设卡查验。周总理关于“国内护照由公安部制发”的决定,就是为了统一政令,规范全国护照格式和颁发相关事宜。
当时,1946年成立的东北行政委员会已发护照3年。北平、上海、广东各省市解放后,也都印发过各自辖区居民的国外护照。由于护照不统一,国际社会对其真伪和权威性产生了怀疑,给正常出国旅行和公务活动带来麻烦。
1949年年底,中央军委第一军医大学校长周泽昭去朝鲜参加外科医学会议。从新义州入境朝鲜时,东北代表持东北人民政府外事局发的护照,一路绿灯很快通过检查,而周泽昭所持的北京市政府发的护照,则被朝鲜边防阻拦。“最后,平壤派人迎接,问题才告解决。”
1950年年初,周恩来发出了各地人民政府停止颁发护照,由外交部拟定新护照方案的“通告”。3月,周恩来审批并签署了新护照方案:国外护照有外交护照、官员护照和普通护照3种。其中,普通护照又称“侨民护照”。据史料显示,开国第一本普通护照由广州市军管会外事处处长曹若茗签发,持照人是一个叫苏奎福的福建永定人,其取道香港前往缅甸。
开国第一本官员护照发给了谁
新中国第一本官员护照发给了谁?以往有3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发给了中国驻苏联首任大使王稼祥。1949年10月5日,王稼祥被任命为中国驻苏联大使。当年10月20日,王稼祥乘火车离京前往莫斯科就任。他走的时候,外交部还没有成立。“稼祥同志赴任,没有拿护照。”1999年12月,王稼祥夫人朱仲丽回忆说,“稼祥乘的是专列,一路绿灯,没有关卡。”
第二种说法是发给了1949年12月6日率中国代表团前往苏联访问的毛泽东,理由是这是新中国第一个出访的代表团。
第三种说法是发给了新中国第一任外交部长周恩来,理由是周恩来于1950年1月10日前往莫斯科与毛主席会合。但是,据亲历者回忆,毛主席、周总理相继去苏联访问,均未持任何证件。他们就像走亲戚一样,打个招呼就去了。
曾任中国驻非洲加蓬国大使范振水在其所著《中国护照》一书中推定,新中国第一本官员护照发给了时任外交部领事司副司长的高世坤。
1950年3月,高世坤启程去中国驻苏联使馆工作。“我本应持外交护照,干部处把我当作翻译,护照科凭干部处的介绍信给我发了官员护照。”高世坤回忆说,“我于1950年3月下旬乘火车离京赴任,因签证问题,4月30日到达莫斯科。”
范振水推断,高世坤的介绍与现存新中国最早护照——00069号官员护照是吻合的。00069号官员护照的签发日期是1950年4月,高世坤持官员护照去苏是3月下旬。根据现有材料和护照科第一批领事干部刘山等人的回忆,新中国第一本官员护照是发给了高世坤。
从传统本式护照到新型电子普通护照
据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统计,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前,全国仅批准21万人因私出国,而且主要是归侨和侨眷,年均7000人左右。
改革开放后,出国人数猛增。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中国公民因私普通护照发生了6次版本变化。“80版”是发放使用期最短的一版,但该版护照将“75版”的“本护照前往下列国家和地区有效”改为“本护照前往世界各国有效”,只改了几个字,却反映了国家已经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
“当时护照内容还都是人工手写的,在办证窗口,接待员先核对证件,然后盖章表示已核对。后来接待量越来越大,接待员一天下来累得头晕眼花,有时候没看清地址门牌号,晚上还要给人打电话问。钢印特别沉,一天两三百个盖下来,手累得直哆嗦。相关领导也要一本本签字,我记得当时我们一个领导签字签到手得了腱鞘炎。”北京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退休民警李爱萍回忆说。
随着出国的人越来越多,造假的也多了起来,护照防伪技术也随之升级。
2012年5月15日起,全国公安机关统一启用签发电子普通护照,就是在传统本式护照中嵌入电子芯片,芯片中存储持照人的姓名、出生日期、照片图像等个人基本信息。“如今的护照防伪能力越来越强,即便丢失了也不用担心被不法分子利用。”外交学院外交学与外事管理系副主任夏丽萍说。
新型电子普通护照,在持照人信息安全保护方面做了充分考虑,依照国际标准对芯片数据读取采取专门保护措施,保证芯片内的个人基本资料安全。芯片中存储的指纹数据,则采用了双重密码保护机制,只有我国护照签发机关和边防检查机关,通过专用解码设备才能读取和还原。
中国单方面免签国家大全
晋朝皇后杜陵阳比织女还传奇
延伸阅读:
暂无内容!
评论列表 (0条):
加载更多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