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状元一般封什么官
在古代金榜题名是每个读书人的梦想,十年寒窗就为那一朝。在史籍中留有名号的状元约有七百多人左右,他们都是在苦读之后,才一举天下知,成为当时科考上的佼佼者。而科举考试,又是古代大多数读书人出官人仕的唯一途径。如今我们从影视戏剧中看到书生高中状元,感觉他们受到皇帝钦点,立马就飞黄腾达,高高在上了。但实际上,“状元”的官职是有规定的,而且职位也比小说、戏剧中所说的低得多。
自隋朝创立科考以来,从庶民百姓到达官显贵,无一不坚定地认为:“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读书的直接功利目的就是入仕。自孔老夫子起,“学而优则仕”成了亘古不变的知识分子的奋斗之路。因而,苦读寒窗数十年,为的就是金榜题名,为的就是以文入仕,为的就是跻身宦臣,光宗耀祖。状元及第,不但是天下读书人的毕生追求,而且在百姓心目中也具有“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的巨大殊荣。
殿试是科举中最高级别内的一次考试,也是最后一次考试。最早的殿试出现于武则天时代,在宋太祖赵匡胤时期作为制度正式确立下来。宋初科举仅有两级考试,第一级是各州举行的取解式,第二级是礼部举行的会试。赵匡胤首开先河——“天子策于廷”,只要考生在殿试及第就可以直接授官。然而古代状元并不是官职,所以没有品位。当了状元只能说你拿到了一个可以当大官的资格证,至于当几品官那还要看皇帝怎样用人了。历史上的状元,有当七品县官的,也有进翰林院的,也有直接辅佐朝政的,也更有落魄的,都不一定。
明代状元赵秉忠殿试卷在明清朝以前,状元做官官品都非常低,明清两朝其官品有所提升。宋朝是中国古代比较重视文人,然而状元只授签判,只相当现代地区一级的秘书长。而明清两代,在太和殿举行进士考试,头名由皇帝点定,即是状元,其次是榜眼和探花。这头三名合称“一甲进士”,可以得到“进士出身”头衔。只有这“一甲进士”,在金殿唱名后立即按规定封授官职。状元的官名叫“翰林院修撰”,是个从六品官,榜眼和探花二人,则封授为“翰林院编修”,正七品官,是地道的芝麻官儿。
历届文状元中官最高的是南宋状元文天祥,官至宰相,正一品。他也是历代文状元中最为出名者,他的浩然正气和坚贞不屈的精神一直鼓舞着华夏儿女。
古代的武状元一般都授六品兰翎侍卫前锋校、护军校、骁骑校之类的官职。宋以前并没有“武状元”之设,但是考中之后也只是得以起家为军官,先是补左卫长史,后来逐步升迁为边防军将领。在《打金枝》中的郭子仪,是历代状元中,唯一由武状元而位至宰相者,一生历仕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曾两度担任宰相。虽然郭子仪是历代武状元中军功最为显著者,但他刚开始从军才补任左卫长上职位(从九品下)。
虽然古代高中状元官虽小,但因为翰林院是皇帝的秘书机构,翰林们接近皇帝,飞黄腾达的机会多。不过状元在历史上很少有做到宰相位置的,娶公主更是小说中的无稽之谈了。
费迪南德个人资料和职业生涯
延伸阅读:
暂无内容!
评论列表 (0条):
加载更多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