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坦钱七虎获得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历史得主简介
刘永坦钱七虎获得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于2019年1月8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按照惯例,党和国家领导人将出席并为获奖人员颁奖。
2018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共评选出278个项目和7名科技专家,合计285项(人),其中最高科学技术奖2人、国家自然科学奖38项、国家技术发明奖67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73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技合作奖5人,授奖总数比2017年增加5项。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刘永坦院士,钱七虎院士。
国家科学技术奖是衡量科技创新和重大成果产出的重要指标之一。2018年度本市共有47项牵头及合作完成的重 大科技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占全国获奖总数的16.5%,连续第17年获奖比例超过10%。
47项获奖项目中,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3项,占全国38项国家自然科学奖的7.9%;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7项, 占全国67项国家技术发明奖的10.4%;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37项,占全国173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21.4%。
在高等级奖项中,2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中,上海参与1项;20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中,上海牵头完成1项。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上海科技为国家国防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获得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刘永坦、钱七虎有着怎样的经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发展历史是怎样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历史得主都有哪些?小编这就为你介绍:
刘永坦简介
刘永坦(1936.12.1— ),中国雷达技术与信号处理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祖籍湖北武汉,1936年12月1日生于江苏南京。
1953年至1958年先后就读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机系,清华大学无线电系。曾任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子工程教研室主任、无线电系主任,现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研究生院院长,电子工程技术研究所名誉所长。
刘永坦院士研制新体制对海探测雷达,突破多项关键技术,解决了在强海杂波,大气噪声及电台干扰背景下信号处理和目标检测问题,并建成了中国第一个对海探测新体制雷达站。
在逆合成孔径雷达研究中,发展了运动补偿理论,并针对大宽带信号提出了全系统的补偿技术,成功的实现了对运动目标的雷达成像。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4年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9年1月8日,刘永坦获得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钱七虎简介
钱七虎,男,1937年10月生,江苏昆山人,中国著名的防护工程专家、军事工程专家、教育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196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1961年赴莫斯科古比雪夫军事工程学院留学,获博士学位。曾任南京工程兵工程学院院长、总参科技委常委;现任军委科技委顾问、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在国内首次应用动力有限元法对防护门进行应力分析。在国内提出将运筹学应用于防护工程的破坏概率确定、抗力论证及方案比较,开创了我国国防与人防工程的软科学研究。
建立了我国的三自由度土中结构相互作用计算理论及防护结构概率设计理论。主持实施了世界最大药量的多层多列条形装药峒室大爆破工程——珠海炮台山大爆破。主持了“21世纪中国城市地下空间发展战略及对策”的国家咨询课题研究。
2019年1月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钱七虎院士获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简介
国家科学技术奖每年评审一次,根据最新发布的《关于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的方案》,规定“国家三大奖”每年授奖总数不超过300项。
国家科学技术奖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即大家常说的“国家三大奖”。还包括授予外籍科学家或外国组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和分量最重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一、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发展历史
1、积极推进国家科技奖励创新举措
2018年是《关于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的方案》进入正式实施阶段的第一年,在遵循现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的前提下,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积极推进落实了提名制、定标定额评审等改革措施和创新举措。
2、全面实行提名制 提名数量大幅增加
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五大奖种全面放开专家学者提名,同时取消了单位提名的名额限制,对提名者资格条件、提名程序、责任监督以及信用管理和动态调整机制进行了规定。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主任 林新:结果是专家提名占到了总数的9%,其中自然奖中专家提名比例最高占到了25%。协会、学会提名的积极性也很高,也占到了20%。全面提名,放开了单位的限制,这样给更多的好的项目和成果,有提名的机会。
3、试行一、二等奖独立投票机制
为引导科技人员找准定位,遏制浮夸和包装拼凑等不良风气,提名一等奖的项目评审落选后不再降格评为二等奖,提名二等奖的项目,特别优秀的可以破格提升为一等奖。
受该政策影响,提名特等奖和一等奖项目数量大幅下降。以通用项目为例,2017年提名特等奖和一等奖项目437项,2018年仅有70项。从评审结果来看,2018年共提名一等奖项目98项,有73项未通过一等奖评审,不再参评二等奖。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主任 林新:我们试行了一些国外同行的评审,在自然奖中我们邀请海外的专家函审,收回了120份的函审意见,在评审中成为重要的参考。
4、完成奖励委员会换届 增强学术性
2018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完成了换届工作,第五届奖励委员会由过去20人增至25人,主要增加了专家委员人数,进一步增强奖励委员会的学术性,充分考虑了学科专业和所在单位类型覆盖面,两院院士比例均衡,年龄梯度老中青结合。
同时,完成科学技术奖励监督委员会换届,加大监督惩戒力度,强化了奖励全程监督,确保评审过程公平公正。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自1999年国务院发布《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首次设立,至2017年度,共有29位科学家登上了我国科技界的最高领奖台。这些最高奖的获得者,或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对我国科学技术发展有卓越建树;或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了巨大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二、历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
科技进步是国家发展和改善民生的强大推动力,而科技的进步,得益于这样一批值得尊敬的科学家,将他们的毕生心血,投入到国家各项科研事业当中。1999年设立以来,2004年度、2015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两次空缺,29位科学家分别是:
吴文俊,中国数学机械化研究的创始人之一;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两人共同获得了2000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
2001年:黄昆,中国固体物理学、半导体技术奠基人之一;王选,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创始人;
2002年:金怡濂,中国巨型计算机事业的开拓者之一;
2003年:刘东生,中国环境学专家、地质学家、“黄土之父”;王永志,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
2005年:叶笃正,著名气象学家;吴孟超,“中国肝胆外科之父”;
2006年:著名遗传学家、小麦育种学家李振声;
2007年:闵恩泽,石油化工催化剂专家;吴征镒,著名植物学家,植物区系研究的权威学者;
2008年:王忠诚,我国神经外科的开拓者之一;徐光宪,著名的化学家和教育家、“稀土之父”;
2009年:享有国际盛誉的数学家谷超豪、“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著名的航天技术专家孙家栋。
2010年:被誉为“高温合金之父”的师昌绪;内科血液专家、血液研究的领军人物,王振义。
2011年:我国粒子加速器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谢家麟;——另一位是被誉为“人居环境科学创建者”的吴良镛。
2012年:郑哲敏,国际著名物理学家、力学家、爆炸力学专家;以及“中国预警机之父”,王小谟。
2013年:张存浩,我国高能化学激光、分子反应动力学开拓者和奠基人;另一位是我国核武器发展的开拓者和奠基人程开甲。
2014年:授予我国著名的核物理学家、核武器研究和国防高技术发展的领军人物于敏。
2016年:授予我国高温超导研究的奠基人之一的赵忠贤,以及在青蒿素发现上做出科学贡献的屠呦呦。
2017年:授予我国著名火炸药学家、发射装药理论体系的奠基人王泽山,另一位是我国分子病毒学、现代医药生物技术产业和现代传染病防控技术体系的主要奠基人侯云德。
2018年:刘永坦、钱七虎获得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为什么探花比榜眼出名
延伸阅读:
暂无内容!
评论列表 (0条):
加载更多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