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墉为什么又叫刘罗锅
电视剧《宰相刘罗锅》的热播,让“刘罗锅”的形象深入人心。刘罗锅就是清朝著名大臣刘墉(1719-1804),至于为什么被人称为“刘罗锅”这就不得而知了。“罗锅”,其实是驼背的意思,“刘罗锅”就是刘驼背。但是在中国古代科举考场中,驼背肯定是不可能过关的。
中国古代选择官员,有自己的一套标准,称为“身、言、书、判”,清朝更是如此。身,就是身材相貌,要求应试者要相貌堂堂,相貌丑恶的人是无法通过的。言,就是应试者的言谈举止要得体,回答问题要流利,而且普通话要讲得好,不能使用方言,甚至乡音太浓都是不合格的。
刘墉画像
书,就是书法,应试者考试时必须用正楷书写答卷,字必须写得漂亮。到了明清时期,更是要用官方定的标准字体——馆阁体。判,就是写判词的水平,也包括对事情的判断力,因此应试者要熟悉当时的法律和法令,能够对某一案件做出准确的判断,结案时写的判词要漂亮。
可见如果刘墉是罗锅的话,那他面试这一关就过不了。史书记载,嘉庆帝确实曾称刘墉为“刘驼子”,不过,当时刘墉年近八十岁,难免有点驼背弯腰。
据史书记载,刘墉机敏绝伦,忠君爱民,正直不阿,跟他父亲刘统勋一样是个清官。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刘墉中进士。
刘墉画像
据说,他当时考了第一名,乾隆皇帝怀疑是有大臣想要巴结刘墉的父亲刘统勋才给他的第一名,因为当时刘统勋正是乾隆身边的红人,所以乾隆皇帝就把本该第一的刘墉贬为第二,将原来的第五名吴鸿拔为第一名。
本来刘墉前途很光明,可后来刘墉的父亲刘统勋却出了问题。乾隆二十年(1755年)十月,时任陕甘总督的刘统勋因为办理军务失宜被捕下狱,刘墉也受到株连。乾隆皇帝念及刘统勋多年功劳,没有把刘统勋怎么样,刘墉也只是离开京城,到外地做官。
后刘统勋去世,刘墉回家服丧,丁忧三年。三年后,刘墉丧期满回到京城,在仕途上逐渐顺利。乾隆皇帝通过观察,觉得刘墉确实可用,升任他为内阁学士,入职南书房。后来,更是任命其为四库全书馆副总裁。
刘墉书法
刘墉一生查办了许多著名案件。他曾奉旨审理山东巡抚国泰结党营私、贪赃舞弊案,称“国泰案”。经过审问,国泰知道自己贪赃罪行已暴露,于是想通过银两掩饰罪行。另外国泰还是乾隆一位妃子的叔叔,因此皇妃为国泰说情,有很多大臣也附和皇妃。
结果刘墉不畏权贵,他拿出在民间查访的证据,据理力争,终使国泰伏法。刘墉晚年协助嘉庆查办和珅案,为自己的人生再添上辉煌的一笔。嘉庆四年(1799年),刘墉得到嘉庆皇帝命令他办理和珅植党营私、擅权纳贿一案的诏书。
刘墉及时认真查明和珅及其党羽横征暴敛、搜刮民脂、贪污自肥等罪行,嘉庆皇帝根据刘墉的调查,处死了和珅这“古今第一贪官”,并没收了他的全部家产。
嘉庆九年(1804年)十二月,刘墉在家中逝世,享年八十五岁。传说后有盗墓者挖开刘墉的坟墓却没发现金银珠宝,仅有玉片一块。从这一点看来,刘墉一辈子清廉,果真如此。有人感叹这件事情,写下诗一首:“少听刘公廉,半百吊石庵。千秋埋铮骨,长抱残玉眠。”
水浒传中宿太尉为什么不怕高俅
马嘎尔尼访华的历史故事
延伸阅读:
暂无内容!
评论列表 (0条):
加载更多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