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世忠死后葬于何处
南宋爱国将领韩世忠(1089~1151),字良臣,延安(今属陕西)人。他出身贫苦,年十八从军,出生入死,累建战功。建炎四年(1130),以水师八千阻挡金兵十万渡江,与兀朮相持于黄天荡(今江苏南京附近)四十余日。此役,韩世忠之妻梁氐亲自披挂上阵,擂鼓助战,激励士气,为后世所传诵。京剧有《击鼓战金兵》一折,描写这一历史故事。
黄天荡之战大灭金兵的凶残气焰,对宋金对峙局面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此后,韩世忠屡败金兵,使敌人望而却步。但由于他在南宋朝廷的和战之争中反对和议,力图复战,遭到权贵的猜忌,绍兴十一年(1141)与岳飞等同时被解除兵权,自此杜门谢客,绝口不言兵,常纵游西湖以自娱,将佐罕得见其面。但是,他的部下忘不了他的知人善用,身先士卒;百姓忘不了他的坚持抗金,奋勇杀敌,直至今日,苏州灵岩山韩世忠墓前,还常有游人怀着崇敬的心情,缅怀这位爱国将领的英雄业绩。
苏州灵岩山韩坟地势开阔,气势非凡,墓前碑高三丈,人称天下之冠,与韩世忠的身份、威望颇为相合。新中国成立后,这里被列为江苏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但是,在民国初年,就有人提出,此墓充其量是一座衣冠冢,韩世忠的遗骨决不在其中,真正的韩墓应在浙江湖州一带。由此,争论遂起,因依据不足,成为悬案。
20世纪80年代初,史学工作者査阅大量历史资料,又进行实地考察,认为韩墓应在浙江省湖州市西南部当时的青山公社境内,确址位于北纬30°45\东经120°02’,在金鸡山主峰之东麓的菁山坞。他们的论据是:一、从文献资料看,《万历湖州府志》有“蕲王韩世忠墓菁山”的记载(宋孝宗时,韩世忠被追封为蕲王)。菁山是山名,也是古集镇名。青山公社原名即是菁山公社,后才改为“青山”。
因此坐落在菁山坞的韩墓,与文献记载相合。二、从口碑材料看,韩墓之说在当地相袭流传,沿称已久。当地老农称菁山墓为“王墓”“元帅墓”,说墓主“大得很,同岳飞一起打过仗”。韩墓附近还有一桥,名曰“韩家桥”,当地老农说,据前辈相传,那是韩府守墓家丁所造,而守墓家丁的后代,直到清同治年间才绝。三、从墓址看,此墓气势非凡,金鸡山突兀于墓之西北,山脊绵延约1千米,呈龟龙状,远眺山脉,如龟龙脱壳,居高临下,气势磅礴。韩墓所在地即为“龙首”,墓坐落于“龙首”右侧。
韩世忠为武将出身,“文左武右”,葬之右侧,礼仪得当。封建时代建王墓,必择风水宝地,韩墓气势与他蕲王身份十分相符。四、从墓的规格、形制看,此墓幽圈直径25米,背高10米,有坟祠痕迹。墓前有一坪台,原有石人、石马、石羊,还有华表、牌楼、界碑,此属“王”的排场。墓前是一开阔平地,呈斜坡形,整个墓址有明显的坟城痕迹,那是个顶边宽40米,底边宽160米,两边各长140米的梯形坟城。总之,墓阙之宏伟,气势之浩大,此墓非“王”不可相称。
反观苏州灵岩山韩墓,有许多不合情理之处。首先,碑高三丈,在宋代是不可能的,宋代任何一个皇帝之墓碑高都未达到三丈,韩世忠子孙岂敢如此僭越犯上?这不符合宋代礼制的韩墓,必是明清时所造。其次,韩世忠卒于高宗绍兴二十一年,孝宗隆兴元年(1163)追封为蕲王。这一时期,苏州、镇江、扬州一带一直是宋金双方争夺的地区,时有军事冲突,韩世忠后人应不会葬先人于此不安全之地。
相反,湖州地区是韩氏父子后期辖区,韩家在这里社会影响大,群众基础好,韩世忠归葬于此,较合情理。灵岩山的地势也不是王墓的理想所在,它地形显露,易被盗被损,山也不成龟龙之势,远不及群山环抱的菁山。更重要的是,韩世忠葬于灵岩山之说,文字史料甚少,只有清《同治苏州府志》有一条记载。而菁山韩墓却有许多历史资料证明,其中最早的是南宋《嘉泰吴兴志》,编纂时间距韩世忠死仅五十余年,可信程度当然更高些。
如果上述考察结果符合历史事实,如何解释苏州韩墓的存在呢?人们推测,韩世忠在苏州、镇江一带驻屯多年,几次重大的抗金战役发生在这一带,韩世忠及夫人梁氏的一些轶事在当地广为流传,人们修筑灵岩山的韩墓,主要是为了纪念韩世忠夫人。
下一节:赵明诚误服寒药至死的吗
返回首页>>>宋元历史疑案详解
陈桥兵变简介 陈桥兵变是怎么回事
宋王室南迁继续抵抗金国
延伸阅读:
暂无内容!
评论列表 (0条):
加载更多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