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兴孙中山曾为国旗闹掰过
众所周知国民党的党旗是青天白日旗,但鲜为人知的是国民党内两位大佬曾为国旗闹掰过,这是怎么回事呢?
因为用什么样的旗帜,国民党内部人员分歧很大。
因为这个,
黄兴和孙中山还曾闹掰过。
青天白日旗是革命党人陆皓东设计的。
1895年,孙中山约集陆皓东等人准备广州起义, 认为“我等倡议革命,旨在倒清立国,迟早而已,必有成功日,当今世界各国皆有国旗,以资国家的象征。举义在即,亦应预谋此事,以代满清之黄龙旗”,并希望陆皓东筹办此事,而陆皓东自幼聪慧过人,能工善画,陆也认为有必要制定一国旗,一为革命的标志和象征,一为战时方便指挥。
很快,陆皓东即将一面旗帜的样式交给孙中山,孙对此旗帜大加赞赏,这就是第一面青天白日旗。
陆向孙中山解释这面旗帜的设计思路说,“青天白日”意味着自由平等和正大光明,体现了西方的自由民主观念,在“白日”的四周还有十二个角(又名叉光),如太阳光之辐射状,陆说此正对应着地球上一昼夜的十二个时辰,也即与中国传统的“地支”相应。孙中山对陆皓东的设计赞叹不已,当即表示采用。
1906年,革命党人专门召集会议商讨国旗问题。
会上廖仲恺提议用带“井”字的大红旗为国旗,廖认为“井字旗”有“井田”之意,意味着革命党人能让人民过上“人人皆有田可耕”的好生活。黄兴也赞成廖的提议,并认为“此旗(青天白日旗)形式不美,且与日本太阳旗相近,有日本并华之嫌”, 但是所有的建议都被孙中山拒绝。
孙坚持认为“此旗为陆皓东所发明,兴中会诸先烈及惠州革命军将士先后为此旗献血,不可不留作纪念”,并说“我在南洋所见所闻,托命于此旗者数万人,如欲毁弃此旗,先摈绝于我”,黄兴表示不赞成,两人为此闹掰。
后孙中山提议与黄兴再商量,孙中山表示可以用三色旗即“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取代青天白日旗,将原来的带十二道叉光的“白日”移到旗帜的左上角,占整面旗帜的四分之一,蓝底上其余四分之三为红色。
为何孙中山愿意使用三色旗?红色是血的颜色,象征着愿为革命而流血,蓝色是天空的颜色,象征着公正平等,白色是清洁之色,意味着博爱。三色在一起就是自由、平等和博爱,正与孙中山等人所倡导的三民主义相吻合,孙中山的提议得到同盟会众人的认可,三色旗因此取代青天白日旗成为同盟会主张的国旗,而青天白日旗则正式成为革命军军旗。
民国14年(1925年),以中国国民党为首的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定青天白日满地红旗为中华民国国旗。 1928年(民国十七年)12月17日,南京国民政府立法通过青天白日满地红旗为中国的正式国旗。
慕容冲:从男宠到皇帝的凤凰星君
三国时期谋士真实能力排名
延伸阅读:
暂无内容!
评论列表 (0条):
加载更多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