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为什么会失败,只因杀害了孔融?
说这篇文章之前我们先来介绍一下孔融。
孔融,字文举,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汉献帝即位后任北军中侯、虎贲中郎将、北海相,时称孔北海。在任六年,修城邑,立学校,举贤才,表儒术,经刘备表荐兼领青州刺史。性好宾客,喜抨议时政,言辞激烈,后因触怒曹操而为其所杀。
有传闻说曹操杀害孔融成为其成败的风水岭,那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来仔细分析一下。
纵观三国最大英雄曹操,他的人生应该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公元174年到公元208年,这34年是他人生的上升期,虽然其中也有挫折,但整体上是一帆风顺,从镇压黄巾军到起兵反董卓、从北方逐鹿群雄到最终将北方大军阀如吕布、袁绍包括其残余势力剿灭干净,可以说是有惊无险,到公元208年南征刘表,曹操可以说是基本平定北方,按照这个趋势,曹操征服天下那是顺理成章之事。然而,从公元208年开始,曹操的人生却进入第二个阶段,从屡战屡胜到屡战屡败,虽然期间也有征服马超、韩遂和张鲁的胜绩,但整体上是人生进入尴尬的阶段,赤壁之战是败得体无完肤,接下来的汉中之战还丢掉了汉中这块土地,不但没有征服天下,而且最终也只是称王而走完人生,没有实现其称帝的人生最大宏愿。
历史上对于曹操在公元208年为何会成为其成败的分水岭一直有过不同的观点,其中主要的观点主要有五个方面:
一是孙权和刘备组成联盟。这个理由其实站不住脚,三国时期,各军阀组成联盟那是常有的事,当年曹操同样与各大军阀组成过联盟以讨伐董卓,曹操本人就是积极的推动者,但事实上没有多大效果,而曹操在征服北方的过程中,许多军阀同样有过联盟来对付他,但最终都被曹操打败。
二是曹操军队南征水土不服。曹操在北方称雄,但南征时,面对南方的气候,曹军水土不服,尤其在赤壁之战中,军队发生了疾疫,导致战斗力下降,但曹操在后来与刘备的汉中战役时同样以大败而告终,而汉中属于北方,而且曹军也没有发生疾疫,这又怎么解释呢?其实,赤壁之战的地方并不特别南,应该说属于中国中部,曹操在208年前其实多次在类似的地方发动过许多战争,如在河南、安徽等地,地理位置其实类似。
三是曹军水军太弱。曹操能在北方称雄,那是因为北方军阀几乎没有水军,所以,曹操南征时忽视了南方水军的不同特点。其实,这一点理由似乎也不充足,曹操在南征前其实做了大量的准备,在208年初期,组建水军,并且在玄武池训练了水军,而且在征服刘表政权之后,获得了近十万的水军,而刘表手下的水军将领蔡瑁、文聘等那都是当时著名的将军,特别是刘表水军在与东吴多年的交战过程中并不占下风,这也是刘表政权多年来基本稳定的根本原因。更何况,曹操在公元218年在与刘备发动的汉中战役中,双方与水军无关但也大败。
四是曹操骄傲自满。这或许有点道理,在逐鹿中原的过程中,曹操基本上能够以少胜多,而且顺风顺水,并且南征刘表,那也几乎不费一枪一弹,现在,以拥有几十万军队的实力南征,征服天下那应该是唾手可得,所以,产生了骄傲自满的情绪。但是,对于一个志在天下的英雄来说,在面对一场真正的战争时不清醒的可能性也不会很大,更何况,曹操手下有一大批杰出的人才,曹操骄傲,那他的手下不应该也会都骄傲吧。
五是孙权手下的大都督周瑜雄才伟略实在太超群。周瑜虽然雄才伟略了得,但说要超过曹操包括其手下一大批谋臣武将的才能,相信没有谁能够相信,从周瑜征刘表手下的江夏太守黄祖来看,虽然最终是消灭了黄祖,但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而且在后来周瑜与曹仁争南郡的战斗中,虽然最终取得了南郡,但差点牺牲,更何况,周瑜只是孙权手下的大都督,其雄才伟略的发挥也不可能全面。所以,说周瑜的能力了得那也说不过去。
那么,曹操在基本平定北方之后,为何突然不会打仗了呢?给历史的印象简直是从此判若两人,当时曹操征服天下无人敢怀疑的前提下,为何马失前蹄,连遭败绩呢?而且不是小败,是败得一踏糊涂,大伤元气,从此无力南征,只能接受三分天下的现实。那其中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其实,大家如果仔细阅读三国在公元208年前后,曹操方面发生的事情来看,应该能够明白其中的根源。其实,在曹操南征前,曹操内部发生过一件大事,那就是曹操杀害了孔融,而历史的事实是曹操杀害孔融成为曹操成败的分水岭。
孔融其实只是一个文人,虽然在当时的影响很大,但他的生死对于天下大局应该没有多少影响,因为他既不会谋略,也不会武功,而且他处处与曹操作对,如果丢掉其他方面不讨论,曹操杀孔融其实是清除了一块绊脚石,对于曹操征服天下应该有利,但为何曹操杀孔融会成为其征服天下的分水岭呢?如果我们结合当时的天下环境,不难发现,曹操杀害孔融确实不对于其征服天下是有害而少利的。
首先,孔融是当时文人的一面旗帜,他的影响可以用民心向背来形容。虽然孔融只是文人,但他不仅是孔子的后代,而且他的成就是当时文人的代表,可以说是一面旗帜,更何况,他是当时儒家道德方面的风向标,他的影响虽然在军事方面没有直接作用,但能够起到民心向背的作用。孔融在曹操阵营中一直是高官(虽然为汉之高官,但当时的汉朝廷实际上在曹操的控制之下)。所以,孔融能够在曹操阵营中风生水起,那对于天下文人来说那是一块巨大的磁石,而文人有一个特点,虽然打仗行的很少,但能够影响民心的走向。现在,孔融被曹操杀害,那天下文人就会对曹操的看法发生根本的改变,口诛笔伐,再加上老百姓都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道德观占据头脑,这样,天下老百姓对于曹操的看法就由好转坏,民心向背就在这个关键节点发生根本的改变,天下有识之士不再投奔曹操。曹操南征前,许多有识之士投奔曹操,南征后,天下少有有识之士再来投奔曹操就是证明。
其次,杀害孔融,曹操再也听不到不同的声音了。孔融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一生似乎处处与曹操作对,从史书记载来看最著名的有三处,一处是讽刺曹操,如曹丕私自娶了袁熙的妻子甄氏。孔融写信给曹操,说:“武王伐纣,把妲己赏赐给周公。”曹操不明白,后来问孔融这出于何经何典。孔融答说:“按现在的事情量一量,想当然而已。”第二处是反对曹操禁酒;第三处是对曹操发动与袁绍的官渡之战持坚决的反对意见。其实,纵观孔融讽刺和与曹操作对来看,我们不难看出,孔融其实并不是真正的反对曹操,而只是想表明一个文人的与众不同,尤其是只是表现其有才而已,即使在官渡之战前反对曹操,这其实也是正常,至少可以让曹操清醒,对于强大的敌人必须要注意什么,更何况,曹操与袁绍打起来之后,孔融并没有继续反对下去,而是和其他人一样在为曹操如何取得胜利在努力,这其实就是一种最好的民主,在形成决议时大家都可以议,表明各个方面的利害关系,这样,可以考虑充分、全面,但作出决定之后,大家一条心,这也是曹操在逐鹿中原时能够由一支普通的势力成长为平定北方的最大的势力。但是,现在,曹操杀害了孔融,那些喜欢唱反调、讲事实、有不同意见的人从此闭嘴,而那些喜欢唯领导是从的人就得到了重视,曹操再也听不到不同意见的声音,表面上是上下同心,实际上只有曹操一个人的思想在转动,大家对于曹操的观点只高呼和喝彩,曹操也就在大家的喝彩声中迷失了自己,再也看不到不利的方面,也不会考虑不利的情形。所以,曹操南征,虽然是率领最豪华的阵营,那这种豪华也是表面的,所有谋臣集体失声,所有武将也不敢有自主能动性,这也是曹操在赤壁之战,以几十万军队的阵营被周瑜率领的区区3万人马打得大败的最根本原因。而且曹操被打败之后只怀念郭嘉,认为其他谋士尤其是荀彧没有提出好的建议,但曹操没有反醒自己,在对于不同声音方面采取的政策实在令人寒心,郭嘉即使在,那郭嘉的那种性格他会再容忍吗?为什么程昱在南征前突然交出兵权呢?这应该都与曹操杀害孔融造成的影响有关。
其实,孔融在生前反对曹操南征刘表,最根本的理由就是刘表是汉室成员,是皇族后代。如果曹操反过来一想,完全可以利用这一契机,同意孔融不南征,这样,刘表病死之后,刘备与孙权就会为争夺荆州两相争斗,曹操完全可以在他们两败俱伤时,以捍卫皇族为最大口号出兵,孔融等自然不再反对,这样,曹操就能坐收渔翁之利,那征服天下岂能还有对手?如果曹操没有想到,其他谋士也会想到,曹操可以轻松的得到天下。但是,曹操杀害了孔融,再也听不到反对的声音了,曹操只想到南征刘表时能够获得多少利益,而没有想到南征刘表会有哪些不利,至少刘备与孙权不但不会联合起来,而且会为争夺荆州而成为你死和活的敌人。
第三,杀害孔融,让那些匡扶汉室的志士从此清醒。孔融自然是匡扶汉室的典型代表,而且当时有匡扶汉室的志士不少,这其中还包括曹操手下的第一谋士荀彧,他为曹操举荐了大把的人才,最著名的就有荀攸、郭嘉等,而且他们之所以这样尽心辅助当时并不特别起眼的曹操,根本原因就是曹操打出的旗号就是匡扶汉室。然而,随着曹操实力的壮大,他取代汉室的动作日益明显,现在,终于拿有志于匡扶汉室的孔融开刀,那岂能不让其他有匡扶汉室之志的人寒心?所以,这些人终于清醒,不再为曹操死心卖命了,这也是曹操南征时,所有谋士不再为曹操出力的重要原因,尤其是程昱,干脆交出兵权。而其他各路英雄,他们也是打着匡扶汉室的旗号,现在,更有坚定的理由反对曹操了,也有坚定的理由联合对抗曹操了。
公元208年,之所以成为三国鼎立的关键一年,曹操成败的分水岭在此出现,不是曹操的智慧突然出现了问题,而是从杀害孔融开始,民心变了。
曹操终于开始南征之路
延伸阅读:
暂无内容!
评论列表 (0条):
加载更多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