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真能代表正史?
很多时候史书都是为政治服务的,史书里的文字不见得就是铁打的事实。就拿陈寿的三国志来说,他为何极力的黑诸葛亮呢?这后面是否有某些政治目的呢?
小编特别喜欢三国的历史,经常把三国志、后汉书对比、当然也少不了看三国演义,还花重金买了古代汉语词典。在发文中,一般都会指明三国演义还是三国志,或者后汉书之类的。生怕自己才疏学浅,耽误看官的时间。但是在评论中,经常发现看三国志的看官有点鄙视说三国演义的人,说看小说不懂正史。而且个人感觉三国志中也有黑蜀国的五虎上将、诸葛亮、刘备等人。如鲠在喉,不吐不快!今天就谈谈三国志及其作者陈寿,有不同看法看官,麻烦在评论中指正!
于公,尊魏为正统,必须丑化蜀、吴;
三国志作者陈寿是晋朝朝臣,晋承魏而得天下,所以《三国志》尊魏为正统。因此不免美化曹魏,而丑化蜀、吴,同为造反派,《三国志》为曹操、曹丕、曹睿分别写了武帝纪、文帝纪、明帝纪,而《蜀书》则记刘备、刘禅为先主传、后主传。记孙权称吴主传,记孙亮、孙休、孙皓为三嗣主传。均只有传,没有纪。这本身就不公平,美化曹魏,必须丑化蜀、吴。就像突出曹操,就必须丑化刘备、关羽、诸葛亮等等;从篇幅来看,《魏书》约占全书的二分之一,《吴书》占三分之一,《蜀书》只占六分之一,也证明了这点;这是于公的原因。那么元末明初,罗贯中综合民间传说和戏曲、话本,结合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史料,根据他个人对社会人生的体悟,创作了三国演义的前身《三国志通俗演义》,是以尊蜀为正统,所以美化蜀国,尤其美化诸葛亮、关羽等人,就必须丑化曹操一样。
于私,陈寿与诸葛亮有世仇,而且他老师还是投降派
《晋书 陈寿传》 记载陈寿本来就是蜀国人,师事同郡谯周,谯周就是那个力主让刘禅投降的人,在城内还有大军,姜维即将回兵救主,谯周却劝刘禅投降,而且还要求刘禅命令所有将士投降。谯周因劝刘禅投降有功,被封为阳城亭侯,迁骑都尉,散骑常侍。而且陈寿本人在宦官黄皓的打击下,官越做越小,能不记恨吗?陈寿父为马谡参军,马谡为诸葛亮所诛,陈寿父亦坐被髡(剃光头发),诸葛瞻(诸葛亮的儿子)又轻视陈寿。陈寿为诸葛亮立传,谓亮将略非长,无应敌之才,言瞻惟工书,名过其实。就是说陈寿为诸葛亮立传,说“诸葛亮在带兵与谋略方面并不擅长,没有对敌的才干”,说“诸葛瞻只擅长书法,他的名声过于才能”,议论的人因此轻视他。这是于私来泄愤,所以喜欢读三国志的朋友读《三国志》时,一定要把裴松之的注文当作正文来读。 裴注为史书注释开辟了新的广阔道路。同时也借鉴后汉书。当今,文人黑人,不会那么明显,但是处处玩弄小伎俩。蒋公当年把李敖先生抓到监狱,李敖先生现在无处不在黑蒋公!
关于历史,冯友兰说过历史分两种,一种是真实客观的历史,这种历史过去了,因为时间的关系,很难还原。一种是人写的历史,这个是带有主观的历史。胡适先生告诉我们: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今天我们能了解的历史都是人写的历史,都不是客观的!
无论是正史还是野史,只要对自己有用,就不要纠结。比如三国演义,有人说就是一部兵书啊!准备拾人牙慧,写三国演义的36计的系列,估计会让大家笑谈吧!也欢迎大家给予批评指正!哈哈,这就是小编在这里瞎哔哔,让各位看官见笑了!
曹爽投降司马懿掌握朝纲
太后联合司马懿 曹爽集团灭亡
延伸阅读:
暂无内容!
评论列表 (0条):
加载更多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