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亲政 宫内党争仍风起云涌
1886年(光绪十二年),光绪16岁,按照惯倒,皇帝应该亲政了。7月初,慈禧不情愿地宣布明年举行光绪亲政大典,归还朝政。但是,老臣们非常了解慈禧的心思。经过 苦思冥想,醇亲王奕谓想出用”训政”代替“垂帘听政” 的办法,博得慈禧的赞许。随后,醇亲王奕澴、礼亲王世铎等人上书请求慈禧再行训政,慈樁顺水推舟,“不得已” 同意在光绪亲政后再训政数年。
1889年(光绪十五年)3月4日,19岁的光绪亲政。但是,最高权力仍在慈禧手中。慈禧规定:每隔一日,光绪 必须亲自向她奏报政务,听候训示。
光绪做了12年的少年天子,主要任务就是读书。光绪 自幼瘦弱,对慈禧怀有强烈的畏惧;凡事不敢与她辩驳, 向慈禧跪安时常常是浑身发抖;听到锣鼓、物体碰撞声、 吆喝声也心惊肉跳。
在这种极端压抑的成长环境 中,光绪将所有精力都用在读书 上。在军机大K翁同龢(1830~1904)和侍郎夏同善的指导下发奋学习。夏同善主要教光绪写字,翁同龢教光绪读书。翁同穌先后 为同治、光绪两代帝师,历任刑、工、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军机大臣,总理各国事务大臣等,凡同治、光绪年间的重大朝政活 动无不参与^向光绪传授儒家文 化的同时,翁同穌也将改革进取的思想传授给他。
在翁同龢的影响下,光绪不仅阅读了龚自珍、魏源以及冯桂 芬等人具有改良思想的著作,并且大量阅读汉译西学书籍 和出国使臣的笔述记录,以了解世界情况。亲政后,光绪 在新思想的激发下,锐意进取,希望成为有所作为的明君。
然而,慈禧几乎没给光绪多少自主权。慈禧把自己的侄女强塞给光绪做皇后。这个毫无姿色可言,瘦弱又驼背的叶赫那拉氏让光绪心生厌恶,又无可奈何。慈禧将侄女嫁给光绪,就是要监视光绪的一举一动,以便控制光绪。
为了摆脱慈禧及后党的干涉,光绪亲政后也开始组织 自己的政治势力_逐渐形成帝党3帝党的核心人物是光绪的师傅翁同龢。翁同龢一直周旋于光绪与慈檫之间,慈禧对他也很看重。光绪亲政后,翁同龢渐渐倾向于光绪。帝党的其他成员多为清流派人物,如工部主事沈曾植、翰林张蒈、侍读学士文廷式、礼部侍郎志锐(光绪宠妃珍妃的哥哥)、工部侍郞汪鸣銮、长麟等。
甲午战争爆发后,光绪及帝 党一力主战。但是,由于李鸿章 指挥不力,一再延误战机,导致 士气不足,连连战败。
平壤失守后,朝臣对李鸿章 普遍不满—帝党纷纷上书弹劾李 鸿章.在“群议沸腾”下,光绪发布上渝,罚李鸿章“拔去三眼花翎,褫去黄马褂9月29日, 光绪再度启用奕沂,督办军务。 11月2日,正式成立督办军务处。 后又任命翁同龢、李鸿藻为军机大臣,借以打破后党独霸军机处的局面。
然而,此时的奕沂年老多病, 锐气大减。重新上台后,只是顺 着慈禧的意旨办事,不敢稍有出 格,并未撼动李鸿章的军事统帅 地位。
尽管如此,光绪的作为还是 触动了后党的利益,触怒了慈禧 黄海海战失败后,慈禧支持李鸿 章议和,并决心剪除光绪的帝党 势力,打击光绪。慈禧首先降旨 革去光绪瑾妃和珍妃(姐妹俩) 的封号,贬为贵人。据野史记载, 慈禧还下令将光绪宠爱的珍妃处 褫衣廷杖的苦刑;同时,将志锐 贬到乌里雅苏台。
甲午战争失败后,后党也发生了变动,军机大臣孙毓 汶和徐用仪因主和而受到舆论攻击,被迫卸任步军统领、 会办军务的满人荣禄(1834-1903)得到慈禧的重用.授总理 各国事务大臣、兵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督练北洋新建陆军; 李鸿章虽然身败名裂甚至被一些人斥为秦桧,却仍为慈樁 所重用。此后,随着百日维新、戊戌变法的兴起,清朝的 党争又进入另一波高潮。
返回首页>>>最全面的清朝历史 清朝历史全解读
三国那些悲壮的故事
延伸阅读:
暂无内容!
评论列表 (0条):
加载更多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