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郑贵妃:神宗皇帝最宠爱的福王生母
神宗的妃子郑氏,祖籍顺天府郭京县(今北京大兴)。郑氏是一个工于心计,且权力欲望极强的女子。神宗在位时期,为了谋取权力,她不惜一切手段扰乱朝纲,使得明朝朝野上下一片狼藉,官员腐败,民心涣散,宫廷争斗此起彼伏,这也是当时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原因之一。
据史书记载,郑氏不仅容貌美丽,而且天性聪敏,特好读书。工于谋略和曲意逢迎让她在后宫生活得风生水起,不久便因神宗的宠爱而被晋升为贵妃。此时,郑氏的地位已经超过了皇长子的生母王恭妃。
由于郑氏一直都十分鼓励神宗亲政,因此被神宗引为知己,对她的宠爱和信任更是达到了令人难以想象的地步。不久,郑氏诞下一子,这就是三皇子朱常洵。母以子贵,郑氏立刻被封为皇贵妃。
皇贵妃的地位仅次于皇后,这样一来,郑氏的地位比皇长子的生母恭妃高出了两级。这时,郑氏已然在后宫站稳了脚跟,但在野心和私欲的支配下,她并没有停下追逐权力的脚步。
在封建王朝统治时期,作为女子所能追求的最高地位莫过于皇后了。郑氏显然深谙其中的门道,于是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她处心积虑地想要把自己的儿子朱常洵推上储君之位。
郑氏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当时的朝廷看似由朱翊钧掌控,而实际上大权是掌握在郑氏手中的,许多政见都是出自她手。但是,这场权力的角逐最终还是以郑氏的惨败告终。
郑氏不仅有着极强的权力欲望,而且还跟神宗一样极度贪财。这两人唯一不同的是神宗负责各地搜刮钱财,而郑氏则是大肆挥霍。史载郑氏每年仅仅胭脂钱就要花费白银十万两,而当时全国一年的田赋收人才四百万两。
郑氏的儿子朱常洵被封为福王,按照明朝祖制,藩王受封之后应当立即去国就任,但福王却迁延不肯启程。由于群臣一致的反对和坚持,郑氏无可奈何只能退而求其次,向神宗提出许多条件,想要借机大捞一笔,她提出必须在洛阳为福王修建好府邸之后福王才能就任。神宗于是下令拨款二十八万两白银为福王修建了府邸。但是,当府邸竣工之后,郑氏却变本加厉,又要求划给福王四万顷庄田。这样完全违背祖制的无理要求遭到了群臣的反对,神宗无奈之下,只好两者折中,给福王的封地按郑氏的要求减半。
福王就任之后,开始大肆横征暴敛,胡作非为,直接导致了当地连年大荒,人民骚动,有些地区甚至出现了人吃人的惨状。而福王聚敛的钱财竟达到了几百万,比大内仓储还要多。
郑氏受宠之后,她的家族也随之飞黄腾达。由于族人常常仗势为非作歹,在朝廷内郑氏也受到了很多大臣的攻击。因为怕神宗听信了大臣的话对自己不利,郑氏便开始唆使神宗少与大臣见面。到了万历十八年之后,神宗几乎不再临朝理政,而是整日与郑氏和一些太监宫女厮混在一起。
万历四十二年,太后去世,这时郑氏在后宫完全没有了顾忌,于是她开始肆无忌惮地采取手段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在这期间,她制造了震惊明朝后宫的三大案:移宫案、梃击案和红丸案。最终郑氏将她的眼中钉明光宗迫害致死,此时她还妄图把持朝政。
到了明熹宗年间,郑氏已经年过六旬,虽然她还有着强烈的权力欲望,但早已力不从心。
公元1630年7月,郑氏寿终正寝。郑氏一辈子都在做着皇后梦,到最后还是未能如愿。这样一个心机险恶、手段毒辣的女人,几乎将大明王朝揽得天翻地覆,最终却安稳地度完余生,在死后还被封谥“恭恪惠荣和靖皇贵妃”,葬于银泉山。
下一节:神宗皇帝朱翊钧的怪异葬式之谜
返回上一级>>>万历皇帝朱翊钧:28年不上朝的酒色皇帝
盘点昆剧有名经典的曲目
延伸阅读:
暂无内容!
评论列表 (0条):
加载更多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