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沧浪亭主要景点
沧浪亭
宋、庆历四年文人苏舜钦所创,原亭置北埼,清康熙三十四年巡抚宋荦移此山岭。亭立山岭,高旷轩敞,石柱飞檐,古雅壮丽,山上古木森郁,青翠欲滴,左右石径斜廊皆出于丛竹、蕉、荫之间,山旁曲廊随波,可凭可憩。遁级至亭心,可凭陵全园景色,旧时可眺南园田野村光,周望极目可数里,园外涟漪一碧与山亭相映,亭柱石刻联珠独点其妙,相传亭中石棋枰为子美遗物。
看山楼
看山楼,位于明道堂南侧山石之上,同治十二年巡抚张树声创建,取卢集诗:”有客归谋酒,无言卧看山”之意,故名。楼筑于洞曲之上,共三层居园之西南隅,近俯南园,平畴村舍,远眺楞伽、七子和灵岩、天平诸山,隐现槛前。而今已被周围的高楼所围,视野近乎咫尺,旧景已不复见。
面水轩
面水轩,原为”观鱼处”,同治十二年巡抚张树声重修后改为”面水轩”,袭唐杜甫诗”层轩皆面水,老树饱经霜”之意,故名。此轩面北临流,庭前古木参差交映,轩左复廊一条蜿蜒而东,两面可行,内外借景,隔水迎人。相传,临河一带旧有湖石玲珑,形有五百罗汉像之说。
翠玲珑
翠玲珑,又叫做”竹亭”,有三间房,另外连贯几间大小不一的旁室,南宋绍兴初韩世忠时就有其名,取苏子美诗”秋色入林红黯淡,日光穿竹翠玲珑”之意为名。此处前后,万竿摇空,修竹如林,粉墙竹影,滴翠匀碧,历来为文人墨客雅游、静观、觞咏、作画之地。
观鱼处
观鱼处,又名”静吟”,庄子语”庄子与惠子观鱼于濠梁之上”故取名”观鱼处”,此处旧为”自胜轩”,康熙巡抚宋荦重修沧浪亭记曰”循北麓稍折而东,小轩曰’自胜’,迤西十余步为屋三楹曰’观鱼处'”可见今之观鱼处为旧之”自胜轩”,而今之面水轩实为旧观鱼处,其皆为同治重修时所改,将轩改筑亭,是因康熙时移亭于山之岭,故在北碕处筑亭以为弥补。
仰止亭
仰止亭,袭诗经”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之意而名。此为半亭,始筑于同治年间,其名与五百名贤祠有关,亭内嵌有御题文徵明小像石刻,是珍贵的历史文物。新亭建在遗址上,原亭为六棱六柱、六角形屋盖式凉亭,石木结构,高6米,周长20米,顶盖小青瓦、柱为红色、顶内盖板与花额窗为绿色,亭西一米靠山处立有”讲经台”石碑一块。
五百名贤祠
五百名贤祠,此祠道光七年陶澍所创,祠中三面粉壁上嵌594幅与苏州历史有关的人物平雕石像,为清代名家顾汀舟所刻。咸丰间毁于兵火,同治十二年恩锡重建,当时搜求刻像,存者大半,觅得拓本,补刻自晋散骑常侍顾公荣至清初尚书彭龄一百四十人,皆旧记所有,共自林文忠公则徐至吴学士信中十二人,则旧记无之当为丁亥以后所增。
明道堂
明道堂,位于园内假山东南部,面阔三间,为清同治十二年巡抚张树声所创,龚苏舜钦《沧浪亭》中语”观听无邪,则道以明”之意而名。旧为会文讲学之所,此堂开敞四舍,宏伟庄严,是为园中主厅。其北峰峦若屏,乔木郁然苍翠。该堂的主体建筑为砖木结构,门厅三层,礼拜厅二层,建筑面积约600平方米。该堂的建筑物至今犹存,现在作为福州天安堂的附属宗教活动场所开放。
清香馆
清香馆,又名”木犀亭”,南宋绍兴初韩世忠时所题。袭唐李商隐诗”殷勤莫使清香透,牢合金鱼锁桂丛”之意,故名。馆前一道漏窗粉墙,自成院落,院内植有桂花数枝。
瑶华境界
瑶华境界,南宋绍兴初沧浪亭为抗金名将韩世忠时就有其名。明卢熊府志”梅之亭”曰”瑶华境界”。瑶华,本为传说中的仙花,色白似玉,花香,服食可致长寿,为仙界之人所食。此为借称,景色已经改变。此屋北对明道堂,南有丛竹掩映,原为园主会客之所。题额美丽脱俗,催发人们的浪漫情思,虽与景点不甚相合,但于质朴素雅的院落之外,仿佛又另辟仙苑幻境,倒也别有情味。
上一节:沧浪亭建筑文化
下一节:沧浪亭园林特色
返回首页>>>沧浪亭:清风明月本无价,近山远水皆有情
苏州沧浪亭园林特色
延伸阅读:
暂无内容!
评论列表 (0条):
加载更多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