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庄迷楼:南明遗民的爱国情怀
迷楼依桥傍水始建于清末,明崇祯年间的建筑。小楼原来是当地一家小酒店,叫“德记酒店”,母女俩相依为命而开设,因当时地处偏僻,小楼又很破旧,所以平时生意也很清淡。
1909,中国第一个进步革命文学团体——南社在苏州虎丘张公祠成立,主要发起人是爱国诗人柳亚子、陈去病等,诗社起名“南社”主要是对抗当时的“北廷”,写大量的爱国诗篇,宣传新文化,用笔杆代替枪杆来抨击时政,因南社其中有一部分有周庄籍人,象沈体兰、柳率初、费公直等,所以其他南社成员也经常来往于周庄。
当时他们无意中发现了“德记酒店”,发现这酒店虽很破旧,但环境偏僻,风景幽雅,很适应他们聚会写诗,1920年,南社发起人柳亚子、陈去病、王大觉、费公直相约来到德记酒店,叫老板娘炒了几个小菜,送上小楼,酣歌痛饮,这其中写了好多脍炙人口的爱国诗篇,不知不觉就这样连续过了几天,因当时白色恐怖下,他们为了掩人耳目,有时不得不把母女俩也一并写进了诗里面,由于他们的这些举动,慢慢引起了社会各届人士和老百姓的误会(有柳亚子当时的诗“何人谣诼峨眉误”)在外人眼中德记酒店是破破烂烂,甚至是有些荒野的地方,这些风流才子要不是冲着母女俩肯定不会去的,柳亚子等人听说这些风言风语后,索性干脆将计就计,叫老板娘德记酒店的招牌取下来,大笔一挥题了“迷楼”二字,把新招牌重新挂上去。
后来,在迷楼里面写的一些诗篇经整理后组编成一本册子命名为“迷楼集”,这爱国诗篇就问世了。“迷楼集”发行后在社会各届上传送,在当时引起了轰动,小楼也因此一夜成名,现在的这幢小楼是93年政府出资重建,已成立昆山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进门看到的扁额“迷楼”,就是由当年柳亚子所书,一楼主要陈列南社社员几年来聚会的留影和一些书稿,还有当时一部分周庄籍南社成员的相片,二楼主要有四个发起人当时酣歌痛饮的蜡像,还有他们生平一些简单的介绍。从墙壁上挂的由吴江黎里柳亚子故居赠送的迷楼旧址图,可看出原来的迷楼确实风景幽雅,再一次把“贞丰桥畔屋三间,一角迷楼夜未关”呈现给我们。
返回上一级>>>周庄特色之旅
返回首页>>>周庄:中国第一水乡古镇
延伸阅读:
暂无内容!
评论列表 (0条):
加载更多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