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睢阳守将张巡是个怎样的人
张巡,山西永济人,本是一介文官,却又成了挽救唐朝的名将。他的画像,悬于凌烟阁之中,与他并列的,是长孙无忌、魏征等大唐盛世的开创者。这份殊荣,终唐一朝,配享者不过千人。
他的功过,曾引发朝堂论战,一方称其忠勇,一方称其野蛮,到底是衣冠禽兽还是救世功臣,就连唐肃宗也难以判断。大能者常伴有大骂名,那些湮没在历史中的真相,其背后,往往是满纸的血色与无奈。
唐朝天宝十四年,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悍然起兵,携麾下雄兵兼罗、奚、契丹、室韦共二十万人剑指长安。“渔阳颦鼓动起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叛军一路烧杀抢掠,生生用武力击破了整个大唐盛世的幻梦。
封常清、高仙芝被冤杀,哥舒翰兵败被俘,大唐名将人才凋零,整个国家危如累卵!接下来,便是长安陷落、唐玄宗”游幸“蜀中、马嵬坡兵变。唐朝的覆亡看起来已无可避免,那个曾经称霸整个东亚的庞然大物,终于将要迎来自己的死亡。
但有人不甘。当唐玄宗躲在蜀中的时候,太子李亨为救国难,在朔方宣布登基,是为唐肃宗。唐肃宗掌权后,任命郭子仪为兵部尚书、李光弼为河东节度使,开启了轰轰烈烈的帝国保卫战。
而此时,安禄山已经被其子安庆绪所杀,其一手建立的大燕也全被安庆绪纳入囊中,此消彼长之下,伤痕累累的大唐终于迎来一口喘息,但这也只是一丝丝渺茫的希望而已。
至德二载,安庆绪麾下大将尹子奇领十三万兵南下,河南诸镇纷纷陷落,而那些被视为帝国救星的名将们则把目光投向了东都洛阳与原首都成安,毕竟,这两个地方的政治意义太过重要,只有夺回它们,才配称得上大功。
唐廷之所以撑到现在,其实全靠大运河这条生命线。正是通过它,江南的物资和赋税才能源源不断地运往北方,让唐廷得以支撑这旷日持久的战争。而尹子奇的目的,就是在于切断这条生命线,从而以此为跳板,占据富庶的江南,为大燕获得金库与粮仓。
此时此刻,拱卫汴京大运河段的所有屏障城市几乎都已落入燕军之手,而唐军主力无暇他顾,尹子奇的眼前,唯有一座名为睢阳的小城,孤零零横亘在自己与大运河之间。某种意义上,毫不夸张地说,这座城的陷落与否,便代表着整个大唐是否终结。
就是在这一前提下,张巡带着三千残兵,进入了睢阳城。张巡接任睢阳主帅之位后,先杀叛徒田秀荣,而后出其不意的主动出击,于城外大败来犯的敌军,挫其锋芒。尹子奇大惊之下,率众围城,中国历史上知名的睢阳保卫战自此展开。
五月,围困睢阳的敌军于城外割麦充军粮,张巡命部下佯攻数次,弄得燕军疲惫不堪。学乖了的燕军再不理唐军的假动作,决定专心割麦,殊不知再一次落入张巡的圈套。张巡趁此敌军麻痹大意的机会派出敢死队直捣尹子奇大营,斩下敌军帅旗,这才搬师回城,弄得尹子奇暴跳如雷。
七月,围城战已进入白热化。通过张巡和睢阳众将士铜墙铁壁的防守,尹子奇始终不能攻陷这座小小城池。但尹子奇也不是无能之辈,反正自己粮草充足,大可不用硬攻,这番思量下,尹子奇就干脆把睢阳围的如铁桶一般,意图饿死守城众人。
这一战略果然收到了奇效,围困数月之后,耗尽城中粮食的睢阳城已到强弩之末,城中连树皮、皮甲、纸张、虫蚁等但凡能入口之物均已耗尽,如此惨况下,张巡仍然死守不降,甚至把自己的爱妾都杀死煮熟,以供守城将士食用。这也直接导致张巡在事后遭遇了连番骂名,称他为食人的衣冠禽兽。
就算如此,张巡依然没救下睢阳城。十月,在粮食耗尽,援兵不至的情况下,睢阳城终于被尹子奇攻破,张巡宁死不降,最终遇害,终年四十九岁。
就在睢阳城陷十几日后,唐军已趁燕军主力被困在睢阳的时候攻陷了洛阳,失去洛阳的燕军在全局上已陷入被动,再也无力南下,最终失去了胜机,不久便兵败如山倒,被唐军一一剿灭。
在这个过程中,张巡凭一己之力与不满一万的残兵,竟然抵挡了十三万大军十月之久。看似是一个奇迹,但我们但凡深思一下,文人带兵的艰难、断粮坚守的决心、求援不得的委屈、杀妾烹煮的悲伤,便会深知这里面所包含的重量。一个人要勇敢到什么程度,才能坦然承受这一切,才能不后悔自己的所作所为。
我们常说,为官者有两大境界,即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死。纵观张巡的一生,身为文官,廉洁奉公,没有丝毫贪腐之事;身为武将,领兵抗敌,毫不吝惜这一身皮囊。
于国,他无愧天地;于君,他忠贞不二;于民,他死而后已。他是一位真正坚守了“气节”二字真义的人。也只有如张巡一般,在国家危难之时,以一腔颅血,勇作中流砥柱之人,方能成为英雄,受百代敬仰,万世传颂!
康熙驾崩与雍正有什么关系?
信用卡是怎么产生的
延伸阅读:
暂无内容!
评论列表 (0条):
加载更多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