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复台湾的姚启圣最后为何郁郁而终?
我们知道,收复台湾是康熙执政时期的一大政绩,这位“真的想要再活五百年”的千古一帝,任用施琅为大将,在台湾冲锋陷阵,一举收复脱离大陆几十年的台湾。
维护了祖国的统一,建立了不世之功,后世谈起收复台湾的功绩,一般都先归功于康熙决策的正确,然后就是施琅武功的强大,甚至国产的第一艘航母就有网友建议取名叫施琅号。
但是在他们两人的光辉下,却往往忽略了一个关键人物,起着运筹帷幄作用的姚启圣。
姚启圣出生在现如今的浙江绍兴,和后来的老蒋和鲁迅等人都是同乡,他虽然是江南人氏,又是个秀才,却有着北方的豪侠风范,在他年轻时候,他曾游历到了通州,受当地土豪的气。
于是他到清军大营,说要参军报国,而这时清军刚刚平定江南,老百姓一般都躲的远远的,见到一个主动投靠的很是希罕,况且又是个知识分子,于是就上报朝廷,让他担任通州的知州,他上任后就首先把那位土豪打了八百大板,然后弃官挂印而走啦。
从这点上看,青年时的姚启圣的思想虽然没有上升反清复明的民族大义,但也不象洪承畴等人主动卖身投靠,他的投军只是为了出一口气,是反抗土豪压迫的策略。
在路上,他又遇到两位兵痞劫掠女子,他就上前用好话稳住兵痞,乘他们不防备,夺下刀来就把两个兵痞给杀掉啦,然后一路护送女子回家,这就更了不得啦,着那像个江南的小秀才,这简直就是古代的大侠呀。
如果青年时期的姚启圣还算是一位侠客的话,而中年的姚启圣则完全变成了清廷的“走狗”,在这时候,人民的意味中“我的国”已经从大明彻底转变成了大清,而姚启圣也已经随着族人编入八旗军,虽说是下八旗中的汉八旗,但也开始享受了八旗特权。
因此,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行事风格上,他都有了重要的转变,那就是以维护大清的国家利益为基础,要为政府做一个忠臣和能臣。康熙二年,他参加八旗乡试,名列第一名,从此正式进入官场。
到广东香山县担任知县,刚一接手就遇到了一个棘手问题,前一任知县,拖欠了几万税款,已经下了大牢,姚启圣就励精图治,发展经济,开扩税源,不仅新的税款再无拖欠,而且把前任所欠也偿还了。
为了民生,他就尝试着小范围的充许出海打鱼经商。颇有改革家的风貌,但朝廷却对他这种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很不感冒,就以擅自开放海禁的罪名把他革职了。
就这样,虽然初次执法就有了一个小小的教训,但也充分表现出他敢为天下的能臣特色。
后来三藩之乱,耿敬忠的部队攻入浙江境内,多外州县沦陷,朝廷就派康亲王,前来浙江平叛,姚启圣就趁机和儿子招募了数百名健壮青少年,又一次投军报效,随着康亲王平叛,他为康亲王出谋划策,筹措粮草,为迅速的平定叛乱,立下了大功。
于是,他又一次被朝廷启用,耿精忠投降后,他被朝廷任命为福建布政使,从此开始治理福建前线,谋划收复台湾的事宜。
当时台湾的郑氏政权多次骚扰大陆,迫使滨海居民迁徙到内地,很多百姓家人离散。姚启圣就出资赎回难民数万人,并再次向朝廷请求开放海禁,使老百姓的生活恢复正常,让投降的士兵屯垦自给。
姚启圣在福建前线,一边整军经武,一边花重金离间台湾郑氏政权,一举扭转了台海之势,姚启圣也因功被任命为福建总督和兵部尚书,全面主持台海工作。
为收复台湾,他向朝廷举荐了施琅和李光地等名将良臣,来做武力收复台湾的准备,同时他又亲自主持与郑氏政权的谈判工作,想用和平手段解决台海问题。
可是,当他主持的谈判效果显著,郑氏政权已经答应投降的时候,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准备已经充分做好,于是康熙大帝就对和平解决台湾台湾问题再也不感冒啦,就命令水师提督施良开始进军征讨。
因为经过了充分准备,又有姚启圣全面操作后勤供应,台湾很快就攻下了,姚启盛发运畴多年的台海大计终于取得了成功。
从他第二次投军以来,就为平叛和收复台湾而理想,尽管最后率兵收复台海的是施琅,但这和姚启圣长期的运畴帷幄、苦心经营分不开的。
也只有在姚启圣将统一的一切必要条件准备成熟时,收复台湾才会一举成功,而朝廷却把收台第一功归于他人,而对于姚启圣所起的作用一字不题,难怪他在回师福州后,就郁郁而终啦。
揭秘:史上最悲惨的皇帝
韩国人眼中的中国是啥样?
延伸阅读:
暂无内容!
评论列表 (0条):
加载更多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