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名臣郦食其为什么会被韩信视为眼中钉?
郦食其是刘邦最为优秀的外交家,也是出色的军事家、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总之,在刘邦手下也算是个举足轻重的人物,在刘邦手下谋士如云中排名第五(前四位:萧何、张良、韩信、陈平),而且在外交的位置上无人能出其右,这对一个年近七旬的耄耋老人来说也算是名副其实的大器晚成。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被刘邦倚重的老人,他的生命却走到了尽头。
请大家注意,郦食其不是功成名就后,在人生最风光的时候急流勇退告老还乡的,也不是在生老病死中安详地走完了他短暂而光荣的一生,因为他是被人杀死的。
作为刘邦身边的宠臣,除了刘邦本人,谁敢杀他?如果你是这么想的,那就大错特错了。
借用一个老故事(《三国演义》中的魏延),就在郦食其大声高呼:“谁敢杀我”话音未落时,这个时候一个人出现了,他大声叫道:“我敢杀汝。”这个人便是刘邦手下的大将军韩信。
韩信为什么要杀郦食其?原因很简单,在同一个屋檐下,如果不是个人恩怨,那就是两人之间的争宠了。韩信和郦食其显然是后一种了。当然以韩信的智商是不可能自己亲自去对郦食其下毒手,如果是这样韩信就不是韩信了。于是聪明的韩信假借了一个人的手,这个人便是新“齐天大圣”田广。
说起田广可能大家很陌生,但如果说起他父亲田荣大家就一定很熟悉了。田荣的最先反楚给了刘邦在汉中养精蓄锐的机会,田荣后来被项羽打得兵败而死后,他弟弟田横继承了他的事业。田横虽然继承了兄长的事业,但他并没有自立为王,而是扶起他兄长之子田广为王,他自己做了个丞相的官职。
不过话又说回来,作为他们那样的临时政府,当不当王对田横来说并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实权仍在他手里。而且一旦有意外(特别是亡国之罪),这一切的承担者就是田广而不是他了。所以就这一点来分析,看似厚道的田横其实并不是真正的厚道啊。
在项羽被逼撤兵去救彭城之围后,齐国的压力顿解了,随后楚汉两国开始了拉锯战,齐国在这个时候也没闲着,乘机搞起了经济建设,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不知不觉中齐国也成了一支不可小视的力量。
楚汉相争不单单是项羽和刘邦两人之间的纷争,还涉及其他诸侯之争。前面我们已经说过了,项羽在这场人才争夺战中只得到了秦朝两员旧将司马欣和董翳。而刘邦却得到了九江王英布、燕王臧荼,并且还成功灭掉了不听话的赵王(包括陈余势力)、吞并了魏国(生擒了出尔反尔的魏王魏豹)。现在天下唯一不安定的就是齐地了。偏生这齐地还就是骨头硬,跟其他诸侯的“顺风倒、势利眼”不一样,他们在自己的国土上自食其力、自力更生,对项羽和刘邦还谁都不买账。
齐国的态度不明确,让刘邦大感头疼,现在他正与楚国争天下争得不可开交,要是正在关键时候被齐国从背后捅一刀子那还了得?别看刘邦长年东躲西藏,过着流浪的逃亡生涯,但这些平叛工作都交给了大将军韩信来做。按他的话说,虽然自己的行为有点狼狈,但好歹牵制住了项羽,大将军你可以放心去干这些后防的事了。
刘邦虽然是这样说,但上次在修武微服私访,急于拿点兵马充当脸面的他,以韩信“怠慢”军情为由,拿了他的印信兵符就直接夺了他的兵权。韩信没办法,他只得去赵地重新招兵组织人马。幸好他有非凡的军事才能,很快就把新招来的士兵训练得有模有样,不到一个月便组成了一支威武雄壮之师。有了兵马,韩信磨刀霍霍准备全力来攻齐。偏生这个时候,郦食其出现了,他跟韩信抢战功来了。
韩信剧照
郦食其为什么不知好歹,早不来抢晚不来抢,偏生这个时候来抢呢?这得从刘邦重新夺回成皋后说起。成皋失而复得,刘邦却高兴不起来,他知道项羽听到成皋失守后,马上便会带兵来对付他,项羽的勇猛他已经不是领教过一两次了。
看到刘邦怕成这样,成天惶惶不可终日,上次在政治会议中大放异彩的郎中郑忠,心里那个急啊。因此,郑中为刘邦分忧地说道:要是齐地能早一点平定就好了,只要齐地一安稳,就可以把大将军招来,只要大将军在就能抵御住项羽的复仇报复。
刘邦想,这也是啊。只要有用兵如神的韩信在,才有可能打败不可一世的项羽啊。但问题是他把韩信的军队全部夺到自己手上,又叫人家去临时招兵,然后进入魔鬼训练营里进行训练,最后马不停蹄地还要去平乱。这样一来,是神仙也要需要时间去折腾啊。
可眼下时间又紧迫,刘邦心里就琢磨:如果能把齐国招降过来多好啊,这样既不费神,又可以使齐地问题得到最快也是最佳的解决。郦食其不愧跟了刘邦很久了,刘邦的心思他一猜就中。于是他主动请求去齐地做说客,说服齐王归汉(其实这也是作为外交官必须要做的工作)。刘邦当然很满意地答应了。
全球最显赫的10大家族排行榜
延伸阅读:
暂无内容!
评论列表 (0条):
加载更多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