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愬是如何夜入蔡州 平李师道叛乱的?
安史之乱后,藩镇逐渐强大,节度使拥兵自重,独揽一方军政财权,削弱了中央集权。唐宪宗在实施削藩的政策时,虽然连续平定了一些藩镇的叛乱,但始终难以攻克淮西。
淮西节度使吴元济是一个凶残暴戾的人。他在父亲吴少阳死后,秘不发丧,自己悄悄接管了淮西的一切权力,侵扰周围县镇。唐宪宗多次出兵讨伐他,但均落败而归。
一时间,朝中的宰相、谏官主张罢兵,以求和平,只有新任宰相裴度坚持讨伐叛贼。元和十一年(816年),李愬(sù)请求到军中效力。宪宗任命他为唐邓节度使,赴唐州(今河南泌阳、桐柏、社旗、方城、唐河等地)剿灭吴元济。
李愬是一个擅长谋略、工于心计的人。他深知朝廷之前派出的将领昏庸腐朽,导致平藩战事不利,已令众多将士灰心失望。到了唐州以后,他也觉察到这里弥漫着一股消极作战的气氛,于是就跟众人宣布:“我没什么本事,对攻打吴元济也没什么信心。皇上派我来只是管理地方秩序的。”
他说完这些话以后,果真对军备防务的事情不闻不问,只是处理一些行政事务,并且上门慰问唐州城里受伤的和生病的士兵。他平易近人的作风很快赢得了军民的衷心爱戴。
吴元济打听到李愬的这些做法,暗自高兴,从此对他不加提防。
一次,唐兵在遭遇战中捉到了吴元济手下的一名勇将,名叫丁士良。唐州很多士兵对他恨之入骨,希望处死他。但李愬没有听从士兵的意见,他宽厚地对待丁士良,劝说他不要跟从吴元济。丁士良十分感动,投降了李愬。
在丁士良的帮助下,李愬占领了淮西的两座城镇,擒获了李祐和吴秀琳两员大将。李愬看出这两名降将对吴元济也心怀疑虑,而且富有军事才能,就说服他们为朝廷所用。李愬经常跟他们秘密讨论军事计划。这种做法引起唐州将士的不满,他们猜测降将定有什么不可告人的阴谋,会不利于唐军。
李愬坚信自己的眼光,奏请唐宪宗下令任用李祐,平息了谣言。李祐受到信任,大为感动。
这时,吴元济战事吃紧,向唐宪宗请降。但是,淮西内部有不同的意见,所以吴元济的归降显得摇摆不定。唐宪宗向宰相们问计。裴度主张要组织一次大规模的总进攻,全面震慑吴元济,使他不再有其他念头。宪宗赞同裴度的建议,派他到前线督战,极大地鼓舞了士气。
李愬跟李祐商讨攻打吴元济的计策。李祐献计道:“吴元济的老巢虽然在蔡州,但他的精兵都在洄曲(今河南商水西南),留守蔡州的都是一些老弱残兵。我们可以直抵蔡州(今河南汝南),趁虚而入,杀他个措手不及。”李愬十分赞同,请示裴度,裴度说:“打仗就是要出奇制胜,这是个好办法。”
817年冬天的一个夜里,北风呼啸,大雪飘飘。李愬命令李祐率领三千精骑兵作前锋,自己领三千士兵为中军,命令田进诚率领三千士兵作后军,急速奔袭蔡州。士兵们冒着严寒,踏着积雪,连夜赶到蔡州城下。守城的士兵根本没有防备,大多数人还在睡觉。李祐带领士兵轻而易举就从城墙上翻进了城内。
淮西兵发现了进入城内的唐兵,慌忙跑进内室叫醒吴元济。吴元济根本不相信唐军这么快攻打进来,说:“不会吧,应该是洄曲那边派人来找我们讨寒衣的吧。”等到他发现情况不妙时,才慌忙带领士兵登上内衙的卫城顽抗,试图等洄曲的援军前来解救。
李愬识破吴元济的意图,马上派人去劝降了洄曲将领董重质。吴元济只得投降。
李愬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孤军奇袭获得了全胜。当吴元济被活捉的消息传出去以后,朝廷上下大为振奋。北方各藩镇也震惊不已,原先起兵闹事的都纷纷表示归顺。藩镇之乱暂时被平定下去了。
诸葛亮用石头摆的八阵图
周恩来为什么去日本求学
延伸阅读:
暂无内容!
评论列表 (0条):
加载更多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