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选择雍正并隔代指定乾隆
清朝关于雍正帝帝统的合法性问题百年来争端不休,其实在小编看来,雍正帝是合法继位。康熙虽然有了比较满意的继承人,但是孩子选择,最终使他下定决心选择胤禛的,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弘历。
话说康熙末年,两次废立皇太子,令康熙非常失望,其他的儿子又对皇储的位置跃跃欲试,让康熙一时拿不定注意,最终使他下定决心选择皇四子胤禛的,就是胤禛的儿子弘历。《清史稿》没有明确指出,但是放在《高宗本纪》第一段的那篇文字,寓意深刻:
“(高宗纯皇帝弘历)隆准颀身,圣祖见而锺爱,令读书宫中,受学於庶吉士福敏,过目成诵。复学射於贝勒允禧,学火器於庄亲王允禄。木兰从狝,命侍卫引射熊。甫上马,熊突起。上控辔自若。圣祖御枪殪熊。入武帐,顾语温惠皇太妃曰:“是命贵重,福将过予。”
由此,可以得出几个信息:
一 、乾隆面相好——大富大贵
二、 乾隆深受康熙喜爱
三 、乾隆习文从武,康熙对她从小培养
四 、乾隆的心理素质高
康熙在位六十一年,经历血雨腥风,读书万卷,行路万里,阅人无数。古时候也盛行相面,如果是皇孙弘历真的有天子命运,就必须传位于他,否则日后必有大乱,动摇根本。
汉唐以来故事太多了。秦始皇的时候,就有流言说东南有天子迹象,后来陈胜吴广、刘邦和项羽就是在东南起家的。汉高祖也喜欢相面,他把侄子刘濞封为吴王,临行前,语重心长的说:“汉兴百年之后,东南有人谋反,该不会是你吧。”刘濞当时被他三叔这一问,也给吓坏了,表现的很乖。谁成想五十多年后,他还真谋反了。
唐朝的李渊,原本立了太子李建成,而次子李世民功勋卓著,实际的开创功劳属于李世民,李渊还是皇帝,儿子们就相互争斗,酿成“玄武门”之变。唐太宗李世民是伟大的君主,但是他也开创了唐朝因为争夺皇位而不惜宫廷政变的先例,一直到唐朝灭亡,都是如此。明太祖朱元璋原本意中朱棣,但是碍于嫡长子继承的传统,就把皇位传给了皇孙朱允炆,身死之后。朱允炆被一群腐儒蒙蔽,错误削藩,骨肉相残,导致靖难之役。
前文曾说:顺治、康熙两个娃娃皇帝即位,确定了清朝皇位必须是父死子继,不能采用兄终弟及的模式。鉴于有这样的传统,又发现皇孙弘历,康熙只能选择胤禛。清朝初年,国家政局区域稳定,但是各地还有反对势力。否则,日后一旦皇家因为皇位争端,各地反对力量必定借势闹事,与皇家不利。
周朝吴太伯的故事,流传深远。吴太伯是周部落古公亶父长子,他发现三弟季历和侄子姬昌(周文王)很贤惠,父亲也意中三弟,自己主动让贤,跑到了蛮夷之地。后来古公亶父传位季历,季历又传位姬昌,姬昌又传位姬发,才开创了周天子八百年江山。虽然说春秋战国五百年周天子早已名存实亡,但是名义还是有的啊,周天子天下共主。
巧合的是,胤禛是康熙第四个儿子,康熙的大儿子因与皇太子争夺皇储被废除;康熙的二儿子是皇太子,经历两立两废;康熙的老三儿子是个文学家,不适合当皇帝。而胤禛就成了事实上的长子了,胤禛也有长兄的风范,年龄大,也参与政务处理,并且受封雍亲王;所以康熙在最终就决定雍亲王胤禛继承皇位,并且特意叮嘱要传位给弘历。
所以,《清史稿》记载:“雍正元年八月,世宗(雍正)御乾清宫,密书上(乾隆)名,缄藏世祖(顺治)所书正大光明扁额上。”
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
延伸阅读:
暂无内容!
评论列表 (0条):
加载更多评论 Loading...